用户思维案例分享:真正的用户思维不是前端交互那么简单使用者

编辑导语:真正的用户思维,并不是前端交互那么简单,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那怎么才是真正具备用户思维呢?作者举了三个案例,来阐述自己对用户思维的理解,一起看看吧。

我们都听过用户场景思维,但很少有产品经理深入渗透到用户场景中,并且把用户场景思维贯穿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更多的用户思维,像是口号。

举3个案例,来看下真正具备用户思维,是怎么在前后端设计中创作出精彩的产品。

案例1:缺乏用户思维不止是用户体验问题

假如让你做一个打卡小程序,需求背景:老师会布置一些打卡任务,主要是一些课后作业,学员在小程序中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录制音频、上传图片、输入文字的形式完成打卡。

现在我们需要设计作业打卡的内容编辑页,你会怎设计呢?

下图是我们曾经踩过的坑,第一张图是学员点击开始打卡进入正式打卡过程的页面,第二张图是学员点击了录音按钮的页面。

似乎一切都是常规交互,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如果你真正有用户思维,会深入到用户使用该小程序的场景中去,也就会发现上述设计中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录制音频的交互设计中,上述方案采用了遮罩式浮窗交互(一种底部置黑半透明,强调浮窗内容,触碰区域只能在遮罩浮窗中的交互,是录音设计中很常见的交互),乍一看没毛病,让用户聚焦去录音不受其他事情干扰。

但是我们回归到场景中:写作业的场景,包含了朗读内容、看图说话等作业,该设计方案学员不能清晰地看到完整任务,更不能边朗读边查看或滑动查看任务内容(比如朗读一段文字,没办法再录音时查看文字,或滑动查看完整文字),完全不符合用户实际使用的场景。

此外,任务也应该默认展开,因为学员写作业之前必须看到完整的任务描述,而不是原型中需要点击查看详情才能查看。这就是一个使用了常见的交互方式,但却不深度思考自己的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失败设计。

这个设计的问题,给了我们2点重要的启示:

原型图中,只要有内容相关的陈述,比如上述的陈述打卡任务,要还原真实内容,如果内容很多样,甚至要还原几种典型的内容形式。体现在原型图中,而不是简单的自己随便编辑一段内容,才能真正贴合场景去发现问题。要足够理解你的用户,你的产品使用的场景、环节、流程,是做出好的产品的前提。案例2:用户场景对商业化的影响

我们小时候,课本中的听力要用磁带播放,非常麻烦,十几年前步步高点读机风靡市场,七八年前,各类把教材搬到线上的课本点读的APP开始盛行,哪里不会点哪里。

上图是小学语文课本点读,这是属于工具型偏内容型产品,客单价一般在20元左右。如果你想让课本点读的用户,通过前端产品的设计,购买更高价格的教学辅导课程(暂不讨论构建低价短期课、搭建销售体系等多元化的方式),有以下2个方式,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采取哪一个方案经历过非常有意思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只通过数据做决策

看这两个地方的数据,经过数据发现,使用课本的DAU是购买课本的20倍以上,毫无悬念使用课本成为了首选。但在课本使用路径和使用页面加入营销广告方案上线后,无论怎么优化营销形式和文案,效果都非常差,原因在哪里?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户使用场景分析的缺失。谁会去使用课本点读?——孩子去使用。这样傻瓜式的点击交互,没有任何教学成本,也没有学习难度,家长根本不会在旁边与孩子一起学习。

2)第二阶段:用户找准了,场景却没找准

于是大家转变方向,抓住课本的购买场景,因为产生购买行为的,一定是家长用户。但事实发现,网校营销效果仍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

因为家长在购买课本过程中的目的性太明确了,就是奔着去购买一本书去的,其它内容已经选择性忽略了。

3)第三阶段:重新深入思考用户和场景

首先我们要找家长而不是孩子,所以先聚焦订购前的路径。

其次我们要找家长,在订购路径中最好的一环是在用户刚刚完成了课本的订购,这个时候原本非常明确的购买行为已经变成了没有那么明确的浏览行为,且用户还没有退出,还不会阻碍用户订购课本点读。

再次,分析家长用户最容易在哪里?做k12教育的用户,深入研究会发现,家长在APP中停留的时间和次数非常少,而家长用户停留时间和次数,最容易完成转化的地方,是在微信里。

最后,如何把这几个分析串联起来?

信息可以是用户购买的x年级x学期x版本(非常精准和垂直的用户画像)家长都在的社群,提供垂直的家长交流平台/升学资讯/学习资料/孩子课本的学习报告……后续利用社群再去做高客单价的转化,则成了一个相对更简单的命题。

通过分析精准用户,构建符合用户使用场景的商业模式,用户思维在商业链路中构建,也是不可获取的能力。

案例3:用户思维不止是C端,B端系统更需要

B端系统中,你的用户是系统的使用者,你有没有用户思维直接决定了你做的系统,使用者的使用意愿、使用效能。

这里拿常见的评论审核系统为例,近年来社区内容受互联网严格监管,往往需要经过人工审核才能对外开放(市面上虽然有非常多内容审核第三方工具,但审核的准确性很难得到保障,误杀太高用户满意度,误杀率低又容易有漏网之鱼,而监管这种事情,就是一个涉黄案例能毁掉一个APP那么严重的事情)。

下面来看下2种设计方案的对比:

1)普通且常见的设计

这里为了不涉及公司隐私,重新简单手绘了下大概的原型(省略了一些细节,只保留了框架示意,能看懂大概的设计思路)。

几个原因:

大面积的空间浪费,空间利用率非常低,很多公司后端内部操作系统,重UI的程度比重空间利用率的程度要高得多,用一些各种业务组件,搭建的业务间距标准,很好看,但一页都显示不了几个有用的信息。点击审核通过或者拒绝,要多少步?4-5步,每一步都是效能的浪费。审核评论是否通过时,看视频内容是不是高频操作?——其实不是,大部分内容是否通过是有非常明确的标准的,是否涉黄涉爆、脏话、政治等,少量内容才会涉及到需要查看视频本身去判断评论是否要通过。

如果不是,为什么要放到必经路径?

2)真正站在审核人的角度,敢于突破的方案

内容全部展示出来,不要折叠,减少展开详情的一步操作。操作:通过和拒绝直接在一级页面,不要折叠,减少点击操作的步骤。不合适内容直接拒绝无需确认(可以有误操作的撤回)。一页看完后,除了拒绝的内容,点击本页全选一键审核通过(因为拒绝是低概率事件,大部分是可以直接审核通过的,如果每一个审核通过的评论都要点击审核通过,需要多增加98%左右的点击)。页面间距缩小,留白缩小,不要用组件,自己开发简单的前端页面最多2天的工作量,却能够节省审核人员多少效率!点击评论详情可以跳转到查看评论来源,源视频或源专栏,这是低频操作,不应该在必经路径。审核拒绝回复模板直接可以右上角编辑维护,拒绝时可以一键选择。

这个方案跟上述的方案对比,审核的效能差异不止100倍,有用户思维的设计可以扩大100倍以上的人效,但可惜的,很多公司因为各种设计要求、流程制度,很多合理的方案都没办法有效地推行下去。

大象的身躯不是那么容易被搬动的。

回到问题本身,B端系统,拥有使用者的用户思维,就会去深入研究整个流程,哪些是核心、哪些是必经、哪些是高频、哪些是低频……才能设计出更好用的系统。

总结

这三个案例已经很好地反馈出,缺乏用户场景思维轻则损害用户体验、产品满意度下降,重则造成用户流失、无法带来商业化价值等问题。场景思维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如果一定要说几个原则的话,可能有以下几点:

实践一次抵过想十次,把自己当成用户切身实地在真实场景中走完整个使用流程,注意不是脑海里想,是真实去行动去操作。用户场景是很复杂的,需要尽可能考虑周全不同的身份和情境,如果产品设计只是举其中一个例子,很可能会忽略其他不一样的场景。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刻意提醒自己要反思,是否与用户场景有背离。

以上,共勉!

本文由 @盒小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重新学习产品思维4:基于场景洞察用户痛点用户的痛点都有对应的场景,通过人货场的逻辑、场景细化方法(七问法或鱼骨法),洞察用户的痛点。真正解决痛点的产品,才有市场。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系列: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1:重新认识产品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2:用HMW将用户需求落地成产品方案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3:怎么做好用户研究 jvzquC41yy}/lrfpuj{/exr1r1<6f@g89;7d8o
1.《场景连接一切:场景思维+场景构建+场景营销+案例实战》(罗敏场景连接一切:场景思维+场景构建+场景营销+案例实战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jvzquC41g0pe0lto15655;5;60nuou
2.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学生问“学函数有什么用”,如果老师只能回答“考试要考”,那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数学思维的本质是“用抽象模型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购物时计算折扣是“百分比应用”,规划出行路线是“优化问题”,这些场景才是思维生长的土壤。 二、课堂提问:从“会不会”到“怎么想”,设计有梯度的思维引导 提问是思维的导火索,但无效提问(如“对不 jvzquC41yy}/srszwg9777hqo1lbppkc15>37=<0jvsm
3.三问反思法与思维拓展技巧的场景化应用:以职场沟通冲突为例三问反思法与思维拓展技巧的场景化应用:以职场沟通冲突为例 作者:德应老师 职场中因意见分歧引发的情绪波动与决策纠结,往往源于“思维惯性的闭环”——我们被即时情绪裹挟,困在单一视角中,既难理性判断,又易激化矛盾。“三问反思法”与逆向思维、证据清单等技巧的组合应用,能像“心智拆弹工具包”,帮助在冲突中按jvzquC41yy}/lrfpuj{/exr1r1>6;okd54gcfA
4.场景学习,最重要的是思维在场学习情境就是一种模拟真实场景的学习方式,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或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情境,需要放在具体的场景中,场景学习就是指学习者把学习内容嵌入到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实践系统。有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学习与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构建场景是为了学习,但最重要 jvzquC41yy}/lrfpuj{/exr1r1hd3k<5f;=23A
5.探寻冬日养生新方式,抖in健康计划如何带领消费新浪潮?一、以场景思维做长线营销IP 如今在广大消费者的眼中,养生概念已逐渐升级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养生“基因”,更代表着积极向上、爱自己的生活态度。 图源:freepik 《中国消费者全健康需求洞察报告》显示,追求健康的概念已经渗入了社会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食品饮料行业,74%的受访者认为品牌的jvzquC41jggmvq3ejktb0lto1rvhe86522:29>4424824;=166795?550jznn
6.格瑞维亚,一辆改变中高端MPV市场格局的车车家号发现车生活格瑞维亚的场景思维 “全场景 新主流”MPV,这是一汽丰田格瑞维亚的产品定位,其中“全场景”更是它更实用的底气所在。 购买MPV的消费者更为注重车辆座舱的内部表现,而格瑞维亚拥有5175mm*1995mm*1785mm顶级车身尺寸,轴距更是长达3060mm,能确保第二排与第三排乘客都能有更为宽绰的乘坐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格瑞维亚jvzquC41ejkkkjmcq0gvvxmqog4dqv3ep1oohx4364879A9
7.探索场景思维、打造云端大脑多款服务型机器人亮相第八届上交会探索场景思维、打造云端大脑 多款服务型机器人亮相第八届上交会 央广网上海4月14日消息(记者唐奇云)4月15日—4月17日,以“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将于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记者从探营活动获悉,本届上交会将有不少企业携其jvzquC41yy}/eww0ep5tjjsijco0v}4424716:91v46339936a;37=;3;9:/uqyon
8.深度玩转思维导图+掌握思维导图的88次刻意练习与20个应用场景英国博赞认证思维导图管理师手把手教你玩转思维导图,1个卷轴人生、2个思维模型、88幅思维导图及20个应用场景,随书附赠19节超值视频课,助力成为思维导图达人。 作者:马芷子,徐斌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A>;74730qyon
9.瞭望“解码科大创新”系列报道量子科技助推量子城域网、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合肥从“平台思维”到“场景思维”打造创新生态。 去年11月,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在合肥举行。这个活动如今是国内外开发者们一年一度的“节日”,更是人工智能融入城市治理、jvzq<84pgyy/w|ye0gjv0ls1kplp1:5771>29@50jvs
10.陈增宝张凌寒:算法纠纷裁判中的场景化思维和审查方法以杭州本文在梳理全国法院近十年的算法纠纷基本情况基础上,重点对杭州互联网法院15件典型算法纠纷的裁判难点要点进行实证分析,系统性地归纳了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不同场景中算法纠纷的裁判规则,并对算法纠纷场景化审查的规律性特点和思维方法进行了总结提炼。在场景化审查中既要坚持jvzq<84yyy4dkloe0eun0ls1kplp1:562176;B50jvs
11.“化虚为实”重庆场景营城的思考感悟图3 重庆场景思维分析 图片来源: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里,融入场景量化是温度与个性的表达。传统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约束满足了快速城镇化建设地速配、标配,但在未来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下,对存量空间的优化提升,如若探索出“绿视率”“建筑混合度”“通勤舒适jvzq<84yyy4dc~uf0eun1jhjkg|fonsvu1pjcx4fgvgjn864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