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官宣「纯血鸿蒙」!语音助手进化成「贾维斯」,时代的操作系统来了

根据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最新数据,华为 HarmonyOS 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上涨至 17%,超过 iOS 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

在刚刚的华为开发者大会,鸿蒙操作系统迎来了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更新。

华为正式宣布 HarmonyOS NEXT 正式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启动 Beta 版本,也就是说大家所说的「纯血鸿蒙」,一个真正独立于 Android 、iOS 的操作系统,很快就能用上了。

目前鸿蒙生态设备突破 9 亿台,TOP 5000 应用已全部加入鸿蒙生态,吸引超过 254 万开发者,一个打通多设备、多场景,带来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体验的系统生态已经初露峥嵘。

华为也在这场发布会,重新展示了对于 AI 体验的布局——「鸿蒙原生智能」( Harmony Intelligence)。

在原生鸿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华为在 1778 天里突破核心技术的星河璀璨,也并非手机操作系统格局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个操作系统怎么能将各种分散在大模型和应用里的 AI 能力,转化为每个普通用户的日常体验。

HarmonyOS NEXT 除了是一次底层架构的脱胎换骨,作为一次大版本的更新迭代,也带来体验上的飞升,也是 HarmonyOS NEXT 区别于其他家系统的核心优势。

可以说鸿蒙现在从 Android 的「出租房」中搬了出来,自己建了一个「鸿蒙小区」,自己规划,自己管理,带来了更强大的功能。

在这个小区中,鸿蒙带来了更加强大的「管家」——Harmony Intelligence 鸿蒙原生智能。HarmonyOS NEXT 依托昇腾的算力和盘古大模型,带来了系统级的 AI 能力,实现「原生智能」的体验。

首先是比较基础的「AIGC」体验:

而全新的小艺超级智能体与单纯将大模型接入语音助手不同,在记忆感知、推理规划、记忆增强、服务分发等多个方面都有了增强。以更强大的面目,出现在 HarmonyOS NEXT 系统的方方面面。

全新的小艺不仅是语音助手,还在导航条「随时待命」,用户可以随时将文字、图片、文档拖拽到导航条,让小艺进行创建日程、以图搜索、一键听书、表格提取、摘要问答等操作,还能根据数据图片,生成一个数据文件。

而鸿蒙原生智能能做到的不仅限于此,来到了自己更熟悉的鸿蒙小区,AI 不再是一个单独的预置应用,而是和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深度整合,这才是鸿蒙原生智能的真正王牌。

因此,应用和应用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小艺能实现更便捷的跨应用操作。自研数据库 ArkData 为小艺带去了「记忆」,加上「意图框架」带来的意图理解的能力,小艺能够更智能匹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也能让开发者通过以小艺为入口,更精准地触及目标用户。

比如说,跟小艺说把昨天鸿蒙应用开发会议材料里,涉及到技术的部份转化为 PDF,小艺就会在手机里找到对应的资料,把涉及技术的几页转化为 PDF,用户看完没问题,又可以跟小艺说,回复 Jason 的邮件,说请查收附件,附上这份 PDF,小艺也能按要求完成一个邮件。

何刚形容这种多应用协同的体验:

这就像开启了手机上的自动驾驶,只需要告诉它目的地,小艺就能帮你走到目的地

如果说打通应用只是打通「房间」之间的壁垒,那么 HarmonyOS NEXT 的「全场景」还能打通「房子」,实现设备之间更加流畅自然的互联互通。

基于分布式技术和一次开发多端部署,HarmonyOS NEXT 真正实现统一生态的全场景体验,三方生态都能高效调用。

跨设备体验原本就是华为和鸿蒙的强项,而现在这把利刃更加锋锐。集成了接续能力的鸿蒙原生应用,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无缝流转;系统层的跨设备复制粘贴、音乐视频多媒体不中断等等能力,让体验更「流动」,不局限于不同设备的方寸之间。

要想让用户「住」得更舒适,「小区」必须要有合理的「门禁」系统,特别是全场景流通,必须让数据能既自由,又有序流通。

Android 因为早期过于开放,隐私管控粗放,导致不少「流氓应用」都要求索取过量的隐私权限,一个读书应用索取通讯录权限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 HarmonyOS NEXT 和 iOS 一样,将系统权限牢牢掌握在手里,加上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者证书,从根源上开发者恶意索取权限隐私和诱导下载等乱象。

HarmonyOS NEXT 还带来了首创的安全访问机制,只有用户同意给予数据,用户才能获取,从「管权限」细化到「管数据」。

如果你告诉一个华为手机用户,你的手机将彻底转移到 HarmonyOS NEXT 系统,完全抛弃 Android 框架,他可能会听不懂,也不理解这有什么意义。

但他会发现手机上的语音助手更好用了,不会再问乱七八糟的权限了,手机和自己的平板、智慧屏设备协同更强了,还能加密文件。

不破不立,彻底放弃了 Android 框架,HarmonyOS NEXT 才能为用户带去更核心的系统优势,真正实现「万物智联」,吸引更多消费者加入鸿蒙生态。

HarmonyOS NEXT 将于今天正式启动开发者 Beta,于 8 月启动公测 Beta,第四季度正式在手机和平板上推出正式版。

对于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最大的挑战就是应用生态的构建,这是连微软 Windows Phone、三星 Tizen 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是笼罩在 HarmonyOS NEXT 上的乌云。

与开发者的关系,是鸿蒙生态构建的重要基础,官方提供开发套件和丰富的课程资源,集成 AI 辅助编码工具,目前 HarmonyOS 开发者数量已达到 254 万。

鸿蒙原生应用「全场景」原生多端的特征,则可以通过一次开发,自动适配直板手机、折叠屏、平板多种设备屏幕尺寸和布局;还提供了各种种类的鸿蒙应用 UI 规范,适配更加轻松;丰富的接口和 Kit,让普通应用简易适配也能成为全场景应用。

这带来双赢的局面:开发者适配工作量大幅降低,而消费者在不同的设备上得到风格和体验一致的家族化体验。

鸿蒙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单纯布局好「够用」的应用生态,还要将生态作为「亮剑处」,深度与 HarmonyOS NEXT 系统体验整合,带来其他平台没有的独门优势。

其中的原生智能 AI 能力,将会开放 API 提供给第三方开发者,让开发者直接调用系统级别的 AI 功能,不需要开发者自己去研发 AI 功能。

不同的新闻和阅读软件,可以通过统一的播控中心进行管理,智能语音体验更一致。

接入「意图框架」的第三方应用,则更加智能。比如说支付宝会根据用户的所在地,智能匹配用户可能需要的服务。

还有全场景下的应用流通,由于一次开发就可以实现多端部署,鸿蒙原生应用在体验针对设备优化的同时,还能实现体验的统一化,设备流转更加方便快捷:手机的相册,小红书可以直接调用;钉钉会议不需要中断,就可以跨设备转移。

一般的操作系统都是仅仅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底座和平台,和应用本身互动极少,而 HarmonyOS NEXT 整合了框架和接口,让系统级功能也能接入第三方应用,强调系统对应用的赋能,同时让鸿蒙、开发者、用户三方都获益的生态:

鸿蒙不是赢者通吃,而是各方共赢,是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放弃 Android 框架,HarmonyOS NEXT 迎来了脱胎换骨的自我重塑。

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 AI 框架、编程语言,HarmonyOS NEXT 实现了全栈自主研发,真正成为独立于 Android、iOS 的操作系统。

它摒弃 Linux 内核,换上了全新的鸿蒙内核,不仅结束了 30 年来终端操作系统内核长期被西方主导的历史,同时性能较上一代提升 10.7%,在稳定性、流畅性与安全性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自豪地说:

OpenHarmony 是发展最快的开源操作系统,Gitee 指数为 NO.1,社区贡献者达到 7800+,代码数超过 1.1 亿行,其中华为累计贡献了 6200 多万行核心代码。

HarmonyOS NEXT 首次公开亮相 HDC 互动展区,带来原生智能、全场景、原生安全等 6 大原生体验,主打一次开发,多端体验。

这种创新也渗透到了用户与设备交互的细微之处。

ArkGraphics 是业内首个高并行、低负载的统一渲染引擎,2D 绘制性能提升 26%,同时功耗降低 10%。

方舟多媒体引擎首次支持 HDR Vivid 图片标准,图片的动态范围提升 2.7 倍,还原真实世界色彩;拍照时出图速度提升 3 倍;视频播放负载降低 30%,延长了手机续航。

又或者自研的方舟编译器/毕昇编译器/方舟,在运行高性能代码时,能够做到端云芯协同,自适应优化。

例如,招行使用 ArkTS 和方舟编译器运行时,性能提升 10% 以上;高德地图的 C/C++ 代码使用毕昇编译器重新编译,性能就得到了大幅提升。

华为的 AI 功能升级为系统级别,不仅仅停留在用户界面或应用层面,而是嵌入到操作系统的最基础层面。

结合对各子系统(如媒体、文件)进行智能化升级,华为构筑了一个原生智能的系统底座,从而提供更加流畅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基于分布式技术和一次开发多端部署,HarmonyOS NEXT 则推动了全场景智能体验的革新。

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全面升级,进一步强化了设备之间的原生互联和协同工作能力,连接速度提升 3 倍,最多可连接 4 个设备,功耗降低 20%。

得益于根技术的全面突破和架构的创新,HarmonyOS NEXT 重构系统架构,深度整合软硬芯云,使得性能相比 HarmonyOS 4 提升 30%。

华为的目标是通过极简架构极致并行,要让整机的性能每年再提升 20% 到 30%,超越整个行业芯片工艺制程的进步速度。

华为终端 BG 软件部总裁龚体在发布会上强调,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绝不只是简单地重写代码,而是重新设计用户体验。

例如,美团和华为进行了深度合作,重新设计了骑车的体验。

过去骑车从解锁手机到完成开锁至少需要五步。那么现在通过开发的扫码直达能力,五步变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并且还能在锁屏状态下的实况窗一键还车。

HarmonyOS NEXT 也重新定义了应用获取隐私数据的规则。

至于金融级的安全能力,支付宝、建行、农行、工行、招行等企业都已经率先接入使用了。

操作系统与应用之间的紧密深度优化,让鸿蒙原生应用运行更加流畅。比如淘宝的结算速度提升了 1.5 倍,美图秀秀的 P 图速度也提升了 1.7 倍。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手机操作系统?在鸿蒙系统发布 5 年后,这个问题有必要重新回答。

原生鸿蒙应用的到来,固然标志着打破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在一系列大众产品中拥有我们自主可控的技术,这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价值,也注定在中国科技史挥下华章之浓墨。

然而我更想讨论的是,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自主版的 iOS 或 Android 系统吗?

在大模型快速进化, AIGC 浪潮席卷而来后,虽然大部分人日常生活并没有因此产生太多变化,但交互方式在悄悄发生变化。

1980 年代,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出现看似平平无奇,最终却发展成为现代操作系统,电脑、手机、平板、车机……我们今天几乎所有带屏幕的设备交互都是以此为基础。

年初我们在 ifanRank 提出一个观点,AI 将成为智能手机新的操作系统,而大模型就是智能操作系统的核心。今天可以更新一下,将「智能手机」换成「智能设备」。

将 AI 能力融合到系统层级,以最简单、最直观的交互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才是 HarmonyOS NEXT 在当下最大的价值。

比如我在屏幕前进行编辑文字、阅读文档、观看视频时,都可以直接将这些不同媒介的信息拖拽至导航条,召唤「小艺超级智能体」来进行表格提取,摘要问答等操作。

我还可以告诉小艺,将这些处理的文字图片或视频发送给某个人,同时提醒他在哪一天要来参加会议讨论。这其实需要 AI 同时调用日历、联系人、短信来执行任务,但因为盘古大模型隐藏在系统中,用户不会察觉。

这样的处理逻辑,让我想起 OpenAI 创始成员、AI 技术大牛 AndrejKarpathy 去年提到一个概念:大语言模型操作系统( LLM OS ),大模型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种新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它可以连接各种软件和硬件,以及所有模态信息组成的外设,并通过通过函数调用执行各种任务。

基于原生鸿蒙的操作系统,试图在让用户逐渐忘记应用,或者说忘掉那种需要在不同应用之间切换的「孤岛感」。这也是鸿蒙上线之初我们的推测,也是「超级终端」的交互形态:将服务原子化。

日常超高频的 App 被 API 形式的服务应用所替代,而对接这些服务到前端用户的体验,由 AI(人工智能)来介入。AI 借助语音、图像等传感器,进行意图识别和服务调度。

比起大模型,和 AI 硬件,怎么打造一个 AI 操作系统对用户体验的提升的价值甚至要更大。当然这还有一段路要走,怎么在原生鸿蒙中构建起丰富的应用生态,这是 OpenAI 等 AI 明星公司也在尝试但却不太成功的领域。

在 AI 时代,华为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就是「操作系统公司」,将 AI 的力量渗透到系统,塑造一个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平台,提供一种实用、触手可及但隐形的 AI 体验。

本文由李超凡、苏伟鸿、莫崇宇合写

李超凡

副主编

痴迷好故事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

THE END
0.AI时代的工作与生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AI时代。在这个在AI时代,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变得尤为重要。由于AI技术的普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工作可以通过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来完成,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关注自己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AI技术,以免失去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 jvzquC41zwkrk~3eqo566<:946?8487:6;835;8
1.要不要限制AI?我们把与GPT4有关的观点收集全了降临派(欢迎 AI 降临)接受程度最高,拯救派(用 AI 造福人类)次之,幸存派(在 AI 时代幸存)最保守,以便于我们理解立场。 让我们看看在这一周内,三派有哪些观点碰撞。 降临派 吴恩达:暂停 AI 开发不可行 本周,一封上千人签署的公开信火遍了全网,一家名为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的机构呼吁全球应该至少jvzquC4158qs0lto1r533B>45:779@<758:
2.凯文·凯利:AI的未来不是“黑镜”丨AI时代的人类意见但关于当下的人工智能发展进程,我的观点是,我们已经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但不太可能真正存在一个完全通用的人工智能。我认为,从生成式AI技术目前的智能程度来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AI仍然不够聪明,而大多数人真正想象中的人工智能,显然还不是现在这个状态。所以我想,目前生成式AI的技术阶段有一点像是黑莓手机在移动jvzq<84yyy4fgx3eqo4dp87245524;7184718:3ujvsm
3.对话黄仁勋:AI时代的领导力创新与未来前瞻黄仁勋英伟达克里森: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AI领域的进展。假设现今全球所有GPU的总计算能力为X,那么你认为在未来五年内,我们会达到X的多少倍? 黄仁勋: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点出发来推理。首先,全球数据中心的投资已达约一万亿美元,这些数据中心主要用于通用计算,但通用计算已逐渐接近其极限。因此,为了处理日益增长的数据量,世界将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452675=7a:c=76<=823?13;xky0nuou
4.李彦宏:创业18年始终保持警惕时代成就了我们传媒“到今天,平等、便捷获取信息”的理想已经基本实现,但是摆在AI时代面前新的“智能鸿沟”又在重新拉大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因此在AI时代,消灭“智能鸿沟”成了我们新的任务。 AI时代主要是由数据、算法和算力在不断推动的。我们希望通过数据、算力和算法的不断替代和不断开放来填平这样的鸿沟,让每一个开发者能够接触到全球最先 jvzq<84ogfob0yjqrnk/exr0ep5o38723;514:61e6672?2528776A90jvsm
5.专访云天励飞邓浩然:拿下16亿元AI算力服务大单,我们做对了什么时代财经:进一步来看,云天励飞未来想要打造出什么样的业务形态? 邓浩然:面向政府、政企类客户销售,软硬一体的AI行业解决方案未来至多会占到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我们对这一业务板块的要求是提升利润率,未来只接毛利率较高、回款良好的订单。只有这样,这块业务才能跟客户一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497629911l;824>55=<0ujznn
6.AI时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查特拉斯ai时代的领导力是哪个出版社的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个 AI 大时代的哲学? AI 的能力边界究竟在哪里? 大模型的智能为什么出乎意料? 我们在 AI 时代下应该怎么办? 我最关注的是最后这个:我们在 AI 时代下应该怎么办? 而今天这个笔记,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01 为什么 ChatGPT 有创造力? jvzquC41dnuh0lxfp0tfv8rq56691jwvkerf1mjvckrt1:9325=3:<
7.AI大模型爆红一年后:“人机共生”时代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六大问题三、“到底是人驯化了狗,还是狗驯化了人?AI时代也要回答类似的问题” 季燕江:“AI辅助⽣存” 的趋势已不可避免,某种程度上,我们和AI的交互已经开启了⼈类和AI的共同演化之路。 什么是共生演化?我觉得人类社会可能一直都是共生演化的。有一个笑话说,是狗驯化了人还是人驯化了狗呢?有些人说恐怕是狗驯化了人jvzquC41dnuh0lxfp0tfv8u{vjuo3;86a1gsvrhng1jfvjnnu1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