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我们如何读大学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专业调整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下,一批高校专业面临转型,甚至成为“濒危”专业。AI时代,高校如何完善学科建设、推动专业长远发展?教师如何用好AI工具,让教学契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学生利用AI辅助学习,又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只有精准把握技术变革的趋势,高等教育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拥抱未来。

——————————

今年诺贝尔奖结果公布,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大赢家”。因为202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中,两大奖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先是物理学奖颁给了曾获图灵奖的机器学习先驱,紧接着化学奖也将一半颁给了“程序员”。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标志——人类的理性时代迎来了“AI+”。在今后的学术探索中对AI的依赖不断加深,很可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挑战:AI时代,我们如何上大学?

不少学者对人工智能具有强烈的拥抱热情。这一类“技术乐观派”认为,AI是重要的科研助手,有助于我们继续航行于探索的“深水区”。一些学者很直白地表示:必须将AI训练为出色而高效的学术助理,让它分析大量数据,从而增加论文产出的效率。比如,一些样本量众多的量化研究,就非常需要AI来进行统计,有些AI甚至能够自行展开分析。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在短时间之内交出了一份非常优异的作业,我差点以为发现了某位被埋没的学术天才,一问才知道他是借助了AI的力量。

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AI那里似乎有无穷宝藏,但也可能存在着某种陷阱。当代大学是理性主义的产物,是研究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教研场所。但“AI+”的植入,意味着“理性主义”这个前提发生了动摇。当摸一下手机,就有大量的知识扑面而来,就算现场查阅问题,可能也花不了几秒钟,有人就会疑惑:人是否已经不需要学习那么多知识了?甚至有人表示:就算是小学生,也能在AI的帮助下完成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我已经意识到:AI浪潮崛起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被强烈冲击。试想这样的场景:在做一个科研项目时,人离不开AI,但AI却能离开人,在无人指示的时候,AI可以自动完成一系列科研实验。此时,人在理性探索中的意义就被消解了。这时,AI到底是学术助理,还是成为了科研的主体?这一点恐怕谁都不能保证。不同于其他工具,AI有能力削弱人的主体性。当人类放弃自己的思考、深度依赖AI时,就意味着理性价值将被大大削弱。

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读大学,归根结底还是要学习思想,培养自由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之使命,重点还是在人的培养,让人类这个“万物之灵”能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人可以通过AI看到更大的世界、探究到自然的奥妙。换句话说,理想情况下,AI能够帮助人类拓宽理性的边界,而不是让人类放弃理性。如果AI的使用反而让人类变得脆弱,让人文精神和理性之光黯淡,那就意味着大学的衰败。

AI是不是永远都是人类的助手?这种看法难免有点“短视”。总有科学家提醒我们,AI的自主意识已经不遥远,它已经逐步具备“生命”的特征。虽然它不是传统的碳基生命,但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也许我们今天对AI的追逐,某种程度上是在呼唤一个未来新物种。届时,面对AI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是否有能力捍卫自身?

因此,在AI时代读大学,无疑不能忽视AI的存在。一方面是要了解AI前沿科技,对它的机理、应用与边界要有一定的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读大学的过程武装自身,加强我们的理性分析能力,获取更多经验与知识,捍卫人类的主体性和理性价值。

大学的求知,总体来说还是强化自身的过程,而不是不断加深对AI的依附。对此,有一句经典的话值得重申——科技以人为本。一旦失去价值准绳,科技有可能会站在人类利益的对立面。届时,人类可能会怀念那个诗意栖居的美好过去。

THE END
0.AI时代的工作与生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AI时代。在这个在AI时代,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变得尤为重要。由于AI技术的普及,我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工作可以通过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来完成,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关注自己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AI技术,以免失去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 jvzquC41zwkrk~3eqo566<:946?8487:6;835;8
1.要不要限制AI?我们把与GPT4有关的观点收集全了降临派(欢迎 AI 降临)接受程度最高,拯救派(用 AI 造福人类)次之,幸存派(在 AI 时代幸存)最保守,以便于我们理解立场。 让我们看看在这一周内,三派有哪些观点碰撞。 降临派 吴恩达:暂停 AI 开发不可行 本周,一封上千人签署的公开信火遍了全网,一家名为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的机构呼吁全球应该至少jvzquC4158qs0lto1r533B>45:779@<758:
2.凯文·凯利:AI的未来不是“黑镜”丨AI时代的人类意见但关于当下的人工智能发展进程,我的观点是,我们已经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但不太可能真正存在一个完全通用的人工智能。我认为,从生成式AI技术目前的智能程度来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AI仍然不够聪明,而大多数人真正想象中的人工智能,显然还不是现在这个状态。所以我想,目前生成式AI的技术阶段有一点像是黑莓手机在移动jvzq<84yyy4fgx3eqo4dp87245524;7184718:3ujvsm
3.对话黄仁勋:AI时代的领导力创新与未来前瞻黄仁勋英伟达克里森: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AI领域的进展。假设现今全球所有GPU的总计算能力为X,那么你认为在未来五年内,我们会达到X的多少倍? 黄仁勋: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点出发来推理。首先,全球数据中心的投资已达约一万亿美元,这些数据中心主要用于通用计算,但通用计算已逐渐接近其极限。因此,为了处理日益增长的数据量,世界将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452675=7a:c=76<=823?13;xky0nuou
4.李彦宏:创业18年始终保持警惕时代成就了我们传媒“到今天,平等、便捷获取信息”的理想已经基本实现,但是摆在AI时代面前新的“智能鸿沟”又在重新拉大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因此在AI时代,消灭“智能鸿沟”成了我们新的任务。 AI时代主要是由数据、算法和算力在不断推动的。我们希望通过数据、算力和算法的不断替代和不断开放来填平这样的鸿沟,让每一个开发者能够接触到全球最先 jvzq<84ogfob0yjqrnk/exr0ep5o38723;514:61e6672?2528776A90jvsm
5.专访云天励飞邓浩然:拿下16亿元AI算力服务大单,我们做对了什么时代财经:进一步来看,云天励飞未来想要打造出什么样的业务形态? 邓浩然:面向政府、政企类客户销售,软硬一体的AI行业解决方案未来至多会占到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一。我们对这一业务板块的要求是提升利润率,未来只接毛利率较高、回款良好的订单。只有这样,这块业务才能跟客户一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497629911l;824>55=<0ujznn
6.AI时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查特拉斯ai时代的领导力是哪个出版社的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个 AI 大时代的哲学? AI 的能力边界究竟在哪里? 大模型的智能为什么出乎意料? 我们在 AI 时代下应该怎么办? 我最关注的是最后这个:我们在 AI 时代下应该怎么办? 而今天这个笔记,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01 为什么 ChatGPT 有创造力? jvzquC41dnuh0lxfp0tfv8rq56691jwvkerf1mjvckrt1:9325=3:<
7.AI大模型爆红一年后:“人机共生”时代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六大问题三、“到底是人驯化了狗,还是狗驯化了人?AI时代也要回答类似的问题” 季燕江:“AI辅助⽣存” 的趋势已不可避免,某种程度上,我们和AI的交互已经开启了⼈类和AI的共同演化之路。 什么是共生演化?我觉得人类社会可能一直都是共生演化的。有一个笑话说,是狗驯化了人还是人驯化了狗呢?有些人说恐怕是狗驯化了人jvzquC41dnuh0lxfp0tfv8u{vjuo3;86a1gsvrhng1jfvjnnu1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