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润丰学校赋能课堂评价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教研教师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年11月,北京市润丰学校“AI赋能课堂评价”项目研究院进行了线上教研活动及项目推进会。本次活动由项目院院长付蓝冰副主任主持,研究院全体成员李莹、闻伟丽、冯一琦、杨昱然、闫欢等老师参加,张义宝校长亲临指导。本次活动首先由项目院成员分别梳理了自己前期的学习收获和完成成果以及后期具体工作推进计划,然后张义宝校长对项目研究院的研究意义、研究定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工作策略等方面做了生动形象阐述和全面具体指导。

启动迅速 推进顺利 收获满满

付蓝冰副主任首先对项目研究院的前期工作进行了梳理,她指出自本学期以来,项目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前期进行了 AI赋能课堂评价项目方案的解读与研讨,中期进行了连续三次的线上培训,并且基于培训开展了项目推进会分享学习收获与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科均完成了教学语的梳理,还根据教学设计能力评价量规完成了教学设计评价工作。但是受疫情居家影响,相关录像课材料还未能完成录制提交,待后续回到学校后需要抓紧完成,进一步推进后期工作。

李莹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CFS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评价量规的学习,以及如何借助教研活动时间,就评价量规进行交流研讨,进而依据评价量规对教学设计进行批注。李莹老师在收集检查并协助修改部分数学学科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评价批注时,也是再次对评价量规再学习,深刻感受到这个量规的细致,对理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法理解学生设计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

闻伟丽老师也提到了评价量规的重要性,通常在我们评价非客观的这种试题或任务的时候,会运用到这种工具。就比如说评价我们的教学设计,包括我们课堂教学呈现的过程,都十分重要。评价量规的四个等级,对教学设计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更有利于对标自己的教学是否能够培养拔尖人才。

冯一琦老师谈到评价量规是设计学习评价的最高等级水平,需要老师的课堂做到单元整合、学科融合、目标清晰可测量,学情的分析要深入,资源整合要丰富贴切。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致力于让学生参与高阶认知活动,而且要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考虑安排,学习评价也要有明确的量规。冯老师表示后期会认真研读AI赋能课堂项目评价专项组的指导与反馈,进而细化平时常态课的教学评,尤其是评价,进而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

杨昱然老师对于评价量规的指导意义,很期待跟大家一起去学习。新课标下中学的道法课,对于培养拔尖人才也有明确的指导。例如在大单元大概念的引领下,设计议题式教学,然后创设真实的综合的情境。在复杂的问题解决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提到这个CFS这个量规,我将利用它对照自己的教学,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闫欢老师梳理了前期为大家做的一些服务工作,包括前期的一些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三次学习会议的实录。闫老师表示自己不仅与大家一起学习,也努力地服务好这个项目的推进,后期也会协助建立起资源库,包括大家在视频录制视频上传中遇到的困难,肯定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手。

校长讲话《创生:争做“四课合一”的“种子教师”》

大家发言后,张义宝校长做了主题为《创生:争做“四课合一”的“种子教师”》点评和总结讲话,他说:

我很高兴听到大家的发言,我们这个新学年新增的第16个项目研究院,是一种战略抢滩,前瞻性的、开创性的研究项目。在座的各位是从别的项目研究院挑出来的。每个人都是优选的,每个人是代表某一个岗位。接下来,我想就今天我们项目研究院首次线上教研活动,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这个主题。结合这个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推进,包括对于我们这个项目研究院,应该怎么定位?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实施策略是什么?我们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我们的特色是什么?我拟了这样一个题目:《创生:争做“四课合一”的“种子教师”》。主要从两大方面来说:

一、关于本次讲话的主题拟定及内涵解读

1.为什么叫“”创生”?

因为这件事会写在人类评价课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课的评价是非人类来干的。几百年有吗?上千年有吗?几千年有吗?没有。如果说未来哪一天,我们的优质课,我们的一等奖特等奖的课是机器评出来的,居然跟人的评价是吻合一致的。我们是不是有一种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中国围棋九段棋手柯洁两个围棋世界冠军分别与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之间的两场比赛,决战失败后,他们流下的“人类泪水”,在流下的泪水当中,你又不得不佩服,这个科技赋能的神奇,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这是因为,这个项目研究的从头到尾发生,我是参与者、促进者、研究者。也就是前两天,我也参加了中国教科院他们的一个未来学校项目团队的十年研究课题的中期汇报展示,作为三位特邀专家的唯一一个基层学校校长参加点评和评价,我感到特别荣幸和自豪。可以看出,作为最官方最高端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把未来学校作为一个超前项目,已经研究十多年里,是很有战略意义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如何定位这个“AI赋能课堂评价”?我们需要深度思考,其实“AI赋能课堂评价”这个名称也是我们和中国教科院专家共同拟定的,现在都被大家接受了,从无到有,这就叫“创生”;

2.“四课合一”的内涵是什么?

我说的争做“四课合一”这个词,大家也不陌生,主要特指我来润丰学校后,特别倡导的一种教师名师成长的“课程、课堂、课题、课果”互动生成、四者合一的研究方式,“四课合一”这个词是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成功捷径。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三是课题立项。那么干着干着呢,随着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实践、社团精英竞赛,就会有实践体悟和理论思考,大家就要进入申报课题,然后把课题申报区市级规划立项。这就是课程、课堂与课题的衔接了。

四是课果申报。在课题的规范研究指导下,我们坚持三年五年,就一定有各种成绩和更大收获了,并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这就成为成果了,然后就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可以申报区级、市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形成成果之后,我们这个课程,就有相关的读本教材了。我们现在正在酝酿这个元宇宙+AI,这个出版社已经在策划推进。核心团队都在工作,一旦成功,一年之后,这成果的“作品”又出来了。这就是结出“课果”了,形成成熟的果实了,自然就要分享品尝,就要再扩大种植范围,形成更大的“四课合一”的新一轮量质齐升的优性生态链。

我们今天这个“AI赋能课堂评价”项目跟当年AI课程有变化的不同点,是我们这次的起点不是从课程起点了,也不是从课堂起点了,而是起点在“课题”。所以这个项目大家参与了,你们还没干呢,你的课题申报证书就批复下来了,而且这个是高端的项目,也是官方的专业项目,所以这件事我们就首先界定它是一个“课题研究”项目。然后通过课题研究再回到这个成果导向,因为这个研究是,必须要出成果的。不是你们要不要,是我们上级实验的团队主持做一个项目成果。所以大家就跟着走,在这里面找到我校实验团队的一席之地。回过头要进入学校的管理,成为学校的管理课程。最后回过头来,当我们现在这个教师里的AI设备常态化使用的时候,你自我检索的,它自动给你生成大数据了。回过头来指导你的课堂变革精准性。所以又是一个新的“四课合一”的新轮回,这样就促进了学校课程的优化,促进了学校课堂的变革,然后又带着新的课题形成。所以,这个活动跟别的人讲是“四课合一”,不是从课程开始,像有的东西从课堂开始,有的东西从成果开始,先做成果,推广到课程,然后课堂,然后再进行课题,你看又是“四课合一”的闭环。

3.如何做成“种子老师”?

下面我再解读一下“种子老师”,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已经拥有“种子教师”的先行基础了。因为,当我看了这个项目相关的测评的东西,这并不仅仅是我们项目组的,也有全国其他学校老师的参与,我们参加这个项目研究的老师,因为有了高级专家指导和项目实践的建构,就会有率先的理论学习和经验收获,未来我们的老师你们要“走出去”介绍项目、推广示范,你们就是先行者、建构者、研究者,也就是“种子老师”嘛。所以“四课合一”意味着什么?就是我们今天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跟我们AI赋能这件事到底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多少关联?这个问题也得追问,而且这也是基于学校十四五及2035远景目标整体规划发展的重点推进。所以,今天我这个发言题目,就是把项目研究院聚焦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上来,既符合我们成立之初对项目研究院“攻坚克难”的定位:就因为它是难点,因为是重点,因为是热点,也是“三点合一”的项目,才成为纳入“研究院”的体系中,成为新学年第一个,两年来的第十六个项目研究院,这是很有研究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在这个意义上面讲,这就是“种子教师”的意义,这是基于我们今天这个主题的一个深度追问的结论。任何一个新的东西都要定位,就跟我当年一来学校时候成立的贯通的学科大学部,大家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组织?什么功能?但经过两轮“行督课”的研磨之后,大家明白了,还创生了聚焦中小学科学主题贯通的“四段八步”的行督课流程结构图。

二、 关于本研究院的定位职责及推进策略

刚才我讲的这些,就是我讲话今天发言主题的“开题释题”,下面我再就今天的“AI赋能课堂评价”项目研究院的研究意义、研究定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工作策略等方面,我想用十句大家听得懂的常态语言来做点“形象化、通俗版”的解读。

十句形象语

高站位 明方向

知操作 鼓士气

第一句话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什么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是不知道,所以他没有怕,所谓叫童言无忌啊!汶川大地震为什么存活下来比较多的两种生命,一种是孩子,还有一种就是动物,其中就有一个“猪坚强”,很多大人反而是被“吓”死的。我们大家这个项目没人干,我们干,怕什么呀?反正没人干,只要干了就是好。所以AI赋能课堂评价这个项目,目前全世界,全中国都没有。我们第一坡干就是先行者,大家在这个项目上是一张白纸,你们不受任何干扰。你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所有的体验都是资源,这是第一句话。这句话说明什么?不要怕,不要畏难,就要有信心!

第二句话是“偏向虎山行”

武松打虎,喝酒壮胆,偏向虎山行。那我们“喝什么酒”?就要“喝”专家的报告“理论酒”,就要“跟着”专家的“规划战略”行走。因为是国家的项目,所有才有教育公司的支持,项目经费的支持,才有我们的“四套”AI设备免费支持,一分钱也不要。而未来推广应用的学校,肯定是要花费的。就跟你买电脑一样,或者你学校出设备,我们抢得项目实验基地,少花钱或不花钱,就是非常“经济合算”的。这时候你的设备,就是你过“景阳冈的酒”。这时候请的专家大师给你的辅导,就是你的最大收获。只要这两个东西吃下来,然后在手里面拿个工具,那“刀剑”现在也交给你,各种支架了,给你量规表了,你不就照着办吗?因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要有胆量。但是这个胆量在于什么?你要有工具。这个工具就来自于思想的工具,技术的工具,助力的工具。

第三句话是“路是走出来的”

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着走着就成了路”。AI能课堂评价,正因为是未知,没有答案,正因为可能在早期的时候评的课不一定很精准,但是如同人类的旧石器时代。你看人类啊,他从原来四肢都在地上,然后到脱离成为直立人,打开两件“器官”。第一,眼睛平视了,看问题有高度了,所以他的大脑迅速发展。第二,由于站起来心脏被舒展开了,所以他的生命这种机能,变成长寿动物。哪个动物?哪个狮子能活到这么大呀?所以这种高级灵长的动物,最后通过工具,因为他的双手脱离了地面,所以腾出来的这两个手就劳动了。劳动之后,他就搬弄石头、磨、刀片针片,然后进入新石器时代,花了三四千年,才有史前文明,也才有当代发达的科技智能文明。所以我们只要走,路就能走出来,不要因为现在的可笑,就是我们看儿童刚出生跌跌爬爬,你能想到短短几年下来,他成为运动场上的虎将吗?那只是他生命的开始,所以不要怕开始走的蹒跚学步、跌跌跌撞,也不要怕走的不好看。只要你走,只要你扶着东西,那你就会走出一片阳光大道。

第四句话是“沿途皆是风景”

沿途风景,这个旅游的人有一个体验。你可能是抵达西藏,这个布达拉宫认为到最接近天的地方去了。但是很多去西藏参观的他是步行自行开车,所以满路都是风景。所以在AI赋能课堂评价的这个研究大道上,所有的人和事都是风景,既然都是风景,大家知道风景是人们想看的,即使是那旁边一个枯树枝,甚至在西藏沿途当中那些前行的苦行僧,甚至因为意外路边的这些失去知觉的人,他都是有生命的意义。尽管他已经没有生命,但我们都会向他投去致敬和崇敬的眼光和敬礼,后来者会敬仰般的给他安置好。所以这样的沿途是人生的风景,是智慧的高峰。

第五句话是“拔尖创新型教师是这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拔尖创新人才是怎么炼成的呢?我们这一次的这个项目研究,就是你们不是以培养“拔尖创新型”的学生为直接目标,而是把你成为“拔尖创新型”的高基本功的老师当作直接目标。因为我们学校提出叫三个“拔尖创新型”队伍,培养拔尖创新型的学生,必须要有拔尖创新型的老师,培养拔尖创新型的老师,必须有拔尖创新型的干部,拔尖创新型的干部,必须有拔尖创新型的党政一把手领导。那么只有拔尖创新型的校长、书记,才能培养拔尖创新型的干部队伍。只有拔尖创新型的干部队伍才有拔尖创新型的老师,才有拔尖创新型的家长和拔尖创新型学生。是不是这个逻辑关联啊?拔尖创新人才能从天凭空而降吗?不可能。所以未来我们要成立家长指导培训学院,让家长成为拔尖创新型的家长。而你们就要成为拔尖创新型的高技术、高能量、高水平的基本功的老师。那等你这个技术赋能掌握之后,对于别人来讲,是一个技能,技能就是基本功。这个项目是你成长的支架,有了支架就可以进阶。这个支架就是有一个支点。正如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支架是省力的诀窍。

第六句话是教学评一体化的“神来之笔”

新颁布的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新增了“学业质量评价”的目标要求,特别强调“教学评一体化”,评价前置,目标前置,怎么做?所以上次英语大学部教研活动时,我跟他们说的时候,就是要研究“评价量表”,就是大家说的“评价量规”。然后把这个评价工具研制出来的,要教会学生使用,让学生做。上次我听了杨波老师的一节书法课,这个老师真是聪明!他的书法课“问学”思想太鲜明了,最重要的在他那居然出现了课堂评价权全部回归给学生,他的所有主体评价结论都是由孩子们决定的,实在争论不下就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我们的老师不给他最好最优的评判权,把评价权还给孩子们。老师们,这就叫评价前置,评价工具的学生使用。孩子们从工具的研制到学会用工具应用,再到最后通过评价工具得出结果,这对孩子才是真正的素养导向,核心素养导向的必备和关键能力都得到提升。大家刚才都提到AI“评价量表”,太漂亮了!我们现在虽然是小学语数英,包括闫欢你不要定位只是技术服务,你在你的AI课上也用,你不仅要成为服务者也要成为研究者。同样杨昱然老师,你们可以就不要等,就是要跟着走,“神来之笔”都是相通的、神奇的。

第七句话是我们的“四课合一”从课题行动研究开始

我们的“四课合一”是从课题的行动研究开始的。大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就进入行动上了,这是我们研科当中的一种方法。其他有的是从文献研究开始的,有的是从理论研究,有的从工具研究,但是我们这个叫行动研究。就是在实践当中体现知行合一。先行后知,然后叫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课题下一步是课果,课果再转化为对于学校课程的优化和指导调整,然后这种调整之后又会引领我们。由于这个AI评价课堂,早起的效果自然生成了,尽管不太准确,不太高端,但正如它是最早启动尝试AI评价课堂,尽管它是AI评价的“旧石器时代”,但它一定会进入新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就会开始进入农业社会,然后工业社会,然后是信息社会,智业社会。等到进入那个时间呢,这就加速度了,那就是速度核变效应,所以这个流程图很清晰,从课题行动研究开始的。

第八句话是“我们将是胜利者,幸运之神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行动着的人”

尽管现在可能苦一点,累一点,需要超常规工作,但只有你们这样积极参与,坚守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有成果,也将是幸运者!胜利者!因为天道酬勤、天道酬慧,幸运之神一定好运你们!

第九句话是“快静齐”是本项目院的行动原则

“快静齐”是本项目院的行动推进原则,“好准记”是我校项目院工作的科研作风。“快静齐”是对着上面说的。什么意思?在这里面重申一下,因为这个项目团队全国都有,越是京外积极性越高。但是我们不能只是项目发起者、响应者,却成为行动的被动者、落伍者。所以在这个原则上我们要“快静齐”。好要在他们规定的时间主动完成,快速完成,全员完成,同时给专家团队一个好的印象。一是“快”,就是要迅速打开实验新局面的。所以唯有这个团队,我是让一个中层干部来接任的,兼任院长的。二是“静”。研究要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谋定而思动。三是“齐”,就是各类材料整理要齐全,不要缺三少四的。我们现在预设的李老师,我给你一个建议,就是要全力协助,甚至主动作为来把这个项目做好服务工作。我看到你们的十个材料,我很高兴,很满意。应该说你们前面都做了很好的工作,继续努力!有困难找付主任,付主任有困难找孙校或直接找我,一句话,“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好准记”是什么意思?“好准记”对我们自己说的。“好”就是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按好的、最好的做。“准”就是说这个技术是带有精准意义,“准”就是人家需求的,我们要精准。“记”我特别强调的,就是记录的记。所以请付主任,你们记我们以后我们这个项目院所有开会,包括我们自己开会,都做新闻报道,都做实况录音。录音录像录屏新闻报道那是必须的。为什么说我们今天所有做的事都做一下记录?这就是未来的成果。也建议大家做好实验日记,甚至反思,这样每个人的发言记录下来,然后记录整理好之后,大家改改,然后我们整体给把控,然后刊发。这慢慢以后就是成果,这都是素材。所以做好这个叫书记员,因为这是科研的一个诀窍,科研的作风,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从科研课题开始的。

第十句话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你们是三五七八个人,未来一定会AI赋能课堂评价之“星星之火”,一定会漫山遍野。我相信我可以完全有这个事情,你们比我更年轻,也更会享受到。到那时候,在座各位当年都是创造历史的人,也是这样的“开国英雄”“开国元帅”啊。所以功成必定有你,功成必定有我,但是功成也不必一定在我,因为里面有这个意思。我也期待我们在座的各位能够坚定信心,跟着走,同时要创生出我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战斗能力。在这过程当中,提升我们的高级别的、高层次的、高品质的专业基本功。我相信,我们学校第16个团队,我是到我们这个组来,分管干部分配我来,我也很高兴。说明这是“一把手”工程嘛,这就本身就是个漂亮的事。大家都会成为的拥有者和享受者,也同时我们也将成为未来拔尖创新的教师,你们在未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拔尖者、创新人,真正成为拥有华山论剑“必胜”秘诀的武林高手!

预祝大家实验成功!谢谢大家!

在校长的指导下,项目研究院的成员对于AI赋能课堂评价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定位、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工作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动力。项目研究院的全体成员一定坚定信心,勇往前行,力争成为拔尖创新的教师,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赋能未来教育探索AI新篇——龙门小学教师信息化创新培训成果分享吴智慧老师通过“AI技术如何让课堂更聪明”的生动解读,展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三大改变: 1、教学更贴心 用DeepSeek分析学生作业数据,自动标记知识薄弱点,老师可针对不同学生调整练习题难度,像“智能小助手”一样帮老师备课。 2、知识更鲜活 结合“即梦”视频生成工具,输入古诗《望庐山瀑布》,3分钟生成瀑布飞溅的动画。jvzquC41yy}/onnrkct/ew47eh=8vzy
1.AI赋能教学,启迪未来课堂|我校教师参加“2025年暑期教师研修AI赋能教学,启迪未来课堂 | 我校教师参加“2025年暑期教师研修”之“数字素养提升”学习心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我院公共基础教学部龙草芳教师积极参与了由高等教育教师学习平台组织开展的“2025年暑期教师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时间为7月20日至9月30jvzquC41kkk/ujs{cw4ff~3ep1814>42;3;0e:>26c:169541rghg7mvo
2.如何让AI更好赋能课堂教学从智能批改到虚拟助教,再到AR技术让课本中的场景“复活”……如今,AI技术已深度融入课堂日常。当一线教师感慨“AI帮我减掉了一半的作业批改量”,当校长们惊叹“数据画像让每个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循”,人工智能正以破竹之势重塑教育生态。然而,在技术热浪之下,如何体现教育的温度?师生如何使用AI更好赋能课堂教学? jvzquC41yy}/eww0ep5k{8x{ifpz1;5472=188y424;199;a74=36@7790yivvq
3.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离不开AI技术的赋能。 在AI技术赋能下,课堂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辅助教学工具,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完成繁重jvzquC41yy}/e|nke0ipo8724651::81e5::7j62;2711yfig0nuo
4.全国“智慧课堂”典型创新案例征集活动通过智慧课堂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谈收获,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概括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作者:邢亚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2-02-16多种软件交互使用开拓生动课堂空间 案例简介:本节“智慧课堂”典型创新案例,是基于多媒体jvzq<84yyy4k{k3ep1xnv|~34660|}4f{ln{v87244621}7244622?d896=157mvo
5.学院积极探索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教学科研智慧旅游学院积极探索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为构建项目化高效课堂,智慧旅游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方案》的号召,以“一页纸”教案为行动导向,本学期学院相继开展了AI技术赋能项目化课堂教学的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 5月9日,学院沈晚笑老师主讲《酒店英语》课程。沈老师以“中餐推荐”为本次课的授课内jvzquC41yy}/|s~{e0ipo872465kzt~a27761<635:4ivvq
6.教学质量提升——AI赋能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学院新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正面临重大变革。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了教学质量提升——AI赋能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教研室案例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教研室活动,探索如何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为未来的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指导。 jvzquC41yy}/nrxg0gjv0ls1ukzfu8mvon5mi}ie1814=d34181a:91eqtugwy/59<:;7mvon
7.关于开展“数智赋能—AI技术助力智慧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改革与为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全过程,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中心特邀请超星泛雅集团专家团队开展“数智赋能—AI技术助力智慧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坊。具体事宜如下: 一、培训主题 jvzq<84luh€{z7vdw4ff~3ep1814=d32183a:<1eqtugwy/79=987mvon
8.关于“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学实践心得体会2.场景创新:教研室搜集了其他高校优秀的人工智能赋能电商专业的案例以及应用场景,并将AI融入课堂教学中; 3.教研反哺:教师撰写的心得体会以及座谈会中,90%以上的教师提及到了AI辅助教师备课,自动整合行业最新案例,生成结构化教案,大大节省了备课时间。 (四)金地建设:AI技术升级实训基地生态 jvzquC41yy}/hll|{0kew7hp1u0m‚iv1zyl{8;979?15;=8539777xjvor
9.AI赋能教学|活动回顾:用极简技术让课堂有点酷&生成式人工智能2024年3月17日,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人文教育学院特邀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为我校老师开展了AI赋能教学专题培训,165位教师在北区教学楼E107智慧教室参加了培训。老师们对培训内容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大家深入参与讨论,积极与焦教授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极简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应用。 jvzquC41ehj/g~wcukg/gmz1kplp1:5571<44<3jvo
10.“未来一节课”赋能课堂教学希沃亮相中国教育装备展伴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以智能技术赋能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以推动常态化教学创新、助力教师成长成为当下重大实践命题。 据了解,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希沃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支持项目,支持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施范围内的72所师范院校、160个国家乡村振兴jvzq<84es0iot7hp1ewk{87243pz|44247{j87246653B4v42852=6;a7878@7:;64tj}rn
11.技术改变课堂AI赋能教育——2021年福田区“AI赋能教学实验”展示为加快推动AI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创新传统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2021年11月9 日上午,福田区2021年“AI赋能教学实验成果”展示交流研讨会在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举行。 本次活动主题包括技术融入教学、技术改变课堂、技术赋能“双减” 三个方面。福田区各中小学分管副jvzquC41hvkt0|hvgjv0ls1z{~x1;543380v;543383:h65:2<90qyon
12.清帆科技对话重庆29中: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堂教学?发现频道信息技术课程创新基地主办的“AI 赋能学习行为分析与课程建设”交流研讨会在重庆二十九中走读部举行,作为协办单位之一,清帆科技CEO、清华大学智能教育技术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铸博士受邀出席研讨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和探讨智能教育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如何推动课堂教学和jvzq<84f0{uvvq3ep1tfy}jej1813B561v813B5648e23B8:2:>/j}r
13.皖西学院法学院教师参加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设计与打造高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深入探讨AI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和课堂的互动性,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4月19日至22日在合肥举办“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设计与打造高效互动课堂暨ChatGPT实践演练工作坊”。 jvzquC41|h~z0€}e0gjv0ls14285199461i45=f3:78528ucig4ivv
14.“技术赋能研修提质聚焦课堂”暨学科智能教学与教研创新专题2023年5月3日,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广东汕头华侨中学主办,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教育部“众智行远”智能教研环境设计及应用实践共同体、广东省周玳珈名教师工作室承办的“技术赋能 研修提质 聚焦课堂”暨学科智能教学与教研创新专题展示交流会以线上形式顺利召开。本次活动邀请了华南jvzq<84ckgj/ulsw0gjv0ls1c1814<572654393jvor
15.AIGC赋能教学课堂应用——我校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校级教研活动10月13日下午,我校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校级教研活动,全体老师分别在明华楼305和日华楼204参加。本次活动,学校邀请易点网络联合创始人余剑先生,进行了一场题为“AIGC赋能教学课堂应用”的交流分享。 副校长周艳萍在开场讲话中,介绍了本次校级教研活动的主旨。以人工智能为突出特征之一的信息化变革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教jvzquC41yy}/upxy0gjv0ls142841:5481i73>f3;;7:1yfig0nuo
16.数字赋能重塑未来教学课堂:AI大模型让爱因斯坦“走进”中小学央视网消息: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现在正在湖北武汉举行。从小朋友到老年人,从课堂到客厅,凡是和学习相关的事儿,在这里都能找到数字化的解决方案。今年展出现场有哪些亮点?一起跟随总台记者去看看。 AI大模型数字技术让中小学课堂也呈现出了新面貌。科学课上,学生可以和“虚拟人”爱因斯塔开启跨越时空的jvzquC41cro/cyu0cpnvkwjyu0ipo8hqpvkov8=69:6847mvon
17.AI赋能教学:让AI成为课堂“第二助教”——高中信息科技教学研讨活动近日,青浦区第二中学开展了AI赋能学科教学的教学研讨活动。青浦二中纪勇老师进行了题为“搭建小型教务管理系统(二)”的公开教学展示课。 课上,纪勇老师以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签到功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引入环节,纪老师通过演示上节课在智能助教“小jvzquC41lz~z0zugfw4dp8}zfv5yzmy16;=14=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