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人类在电影制作中的创造力剧本ai奥斯卡动画电影

8月中旬,编剧工会又一次和制片方商谈,谈判又一次破裂。

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的好莱坞大罢工,仍将继续。

漫威在拍摄《旺达幻视》期间,未经允许扫描了群演的人像数据,用作了数字备份,侵犯了群演的肖像权。

《旺达幻视》剧照

在AI尚未大举来临的时代里,就出现了如此乱象。

不得不说,人类阵营正在分裂成“亲AI”和“反AI”两个阵营。

这两个阵营争论的焦点,在于“钱”和“主权”。

看上去,矛盾不可调和;听起来,未来一片黯淡。

始作俑者是AI,那么AI怎么看AI在影视行业中的使用?

1、确保AI技术的发展和影视创作之间建立平衡

2、确保AI技术的使用是可控和有益的

3、确保AI技术的应用不会对编剧的工作和职业造成不利影响

AI的具体回答

从“本杰明”到GPT

POST WAVE FILM

还记得生成了《阳春》剧本的AI“本杰明”么?()

在不尽如人意的《阳春》之后,本杰明并没有被束之高阁。

2017年,它又生成了一个剧本:《这不是游戏》(It’s No Game)。

这一次的本杰明,经过了迭代和升级,在故事结构、台词和连贯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不是游戏》海报

但可惜的是,本杰明并不是剧本的唯一作者,影片的导演奥斯卡·夏普也参与了剧本创作。

这使得《这不是游戏》,成为了一部“人机互补”的剧本。

由于剧组并未说明本杰明和夏普的参与比例,因此AI剧本是不是真的获得了真实的进步,也无从考证。

奥斯卡·夏普

编剧们大大舒了一口气,自己的饭碗暂时保住了。

2020年,查普曼大学电影专业的学生,用GPT3的算法,创造了AI编剧Shortly Read。

人类给Shortly Read输入了触发事件,随后Shortly Read生成了《目击者》(Solicitors)的剧本。

《目击者》海报

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一个男人声称自己是耶和华的见证人。

在故事里,Shortly Read埋入了两个巨大的反转。

宗教题材和反转,多多少少显示出了AI的创作能力。

一年后,GPT2生成了《AI:机器人写剧本》(AI: When a Robot Writes a Play)的剧本。

成片长一小时,讲述了一个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的沉沉浮浮。

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数码算法版的《小王子》”。

《AI:机器人写剧本》海报

不过,和《这不是游戏》一样,人类在剧本中贡献了大约10%的内容。

一年后,ChatGPT横空出世,好事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有好事之徒让ChatGPT“随意创作”生成了一堆故事想法,然后从中选出了一个题目,再让ChatGPT去完善故事的细节。

每当故事的走向偏离设定,或是出现了不合理情节时,主创团队会给出新的提示,让ChatGPT自行修改。

经过多次调整后,ChatGPT输出了一个4分钟的剧本,并像一个真的导演一样,给出了分镜头表、灯光、服装、配乐等建议。

这部影片名为《安全地带》(The Safe Zone),最终成片6分39秒。

故事带有强烈的反乌托邦色彩:在被AI占领的世界里,三个兄妹为了争夺一个前往“安全区”而互相残杀。

《安全地带》剧照

全片只有一个场景,充斥着大量对话,视觉表现不足。

但ChatGPT是语言类AI模型,并不具备视觉能力。

因此,《安全地带》是残缺的,归根结底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

这部AI短片的价值在于,展现了人机合作的效果,以及未来的蓝图。

虽然在创作速度上,AI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但在作品的完整度、流畅性甚至是情感生成方面,它依旧需要人类的反哺。

这是一个需要机器来理解人类的时代,而不是人类削足适履满足机器需要。

人类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健全机器的能力,而不是被机器塑造的信息茧房所包裹。

网飞,又是网飞

POST WAVE FILM

一直以科技公司姿态行走于影视圈的网飞,自然也不会错过AI这个浪潮。

和生成剧本相比,网飞更加激进地采用了文本生成影像的AI技术。

网飞找来了喜剧演员、作家基顿·帕迪(Keaton Patti),他模仿机器人的语气写了一系列的剧本,再用AI生成动画,组成一系列的短片。

基顿·帕迪

后来,这些短片被放在网飞公司的《网飞是个笑话》频道上播出。

而网飞之所以会相中帕迪,那是因为他在驯服AI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

数年前,帕迪曾经让AI刷了1000小时《蝙蝠侠》电影,然后生成了一部《蝙蝠侠》剧本。

网飞希望能让AI技术走得更远。

2021年,网飞上线了4分半的动画《谜题先生希望你少活一点》。

在AI尚未大规模使用的年代里,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半笑话半震惊。

笑话是因为它前言不搭后语,动画制作粗糙。

震惊则是,AI的剧本,已经抓住了恐怖片的本质和精髓。

《谜题先生希望你少活一点》海报

两年后,网飞和日本的软件公司Rinna合作了《犬与少年》,用AI生成了动画片的背景。

网飞并不指望AI可以替代人类,只是用AI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网飞官方表示,动画行业人才紧缺,才是促进其使用AI的原因。

当然,AI圈的老朋友“本杰明”,也没有缺席文本生成影像这个赛道。

2018年,本杰明生成了自己的第三部电影《神游》(Zone Out)。

本杰明不仅撰写了剧本、执导了影片,而且还主演了电影。

由于AI没有形象、没有摄影机,于是本杰明学习了《阳春》演员在绿幕前的表演,以及公有域的所有影像资料,并将其进行整合。

《神游》海报

剧本和《阳春》一样没有逻辑,演员的脸和公有域视频资料的“贴合”也模糊不清。

这使得《神游》仅仅是一次海量视频资料的重新剪辑和组合。

AI自主生成电影,在当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科学呓语”。

2023年,湾区的设计师艾马尔·瑞施用ChatGPT、MidJourney、Pixelmator、Motionleap、Final Cut Pro等工具,制作了一部蝙蝠侠题材的动画。

2分多的视频中,展现了诸多场景,在细节、氛围,甚至是人物造型上,AI给出的答卷都令人满意。

那么制作这么一部动画需要多久。

答案是6小时。

但MidJourney终究只是一个图形AI,瑞施的“动画”,更像是一个配音、配乐的PPT。

在这股风潮和大量AI使用教程的协助下,大量爱好者和学生涌入了这个赛道。

人们用AI写作、画画、甚至在毫无编程基础的情况下,制作游戏。

未来还是来得太快了些。

在编剧和演员罢工之前,科技巨头公司,就已经开发出了令人难以拒绝的工具。

Google公司的Phenaki,就能用几行句子,生成一段1分钟以上的视频。

Phenaki可以根据要求,实现不同的景别和镜头运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处理物体的变形。

在弄潮儿的手中,大量的前置、预览甚至是重复性的工作,已经被交到了机器的“待办目录”里。

时代在向前发展,科技在更新革命。

每一次的科技大爆炸,都会让一群人流离失所,但旋即又会有新的职业出现。

罢工无法阻止时代发展;越是罢工,AI来临得就会越快。

破茧而出还是深陷于此

POST WAVE FILM

电影的发展基于技术进步展开,目前的技术,已经远超了“机械复制”的范畴,“机械原创”的可能性有增无减。

这就导致了人类的“主体性危机”。

在AI之前,技术一直扮演着奴隶的角色。

它本身不具有主体性,也没有参与主体性构建的资格。

20世纪20年代末的“技术决定论”出现后,“技术”成为了具备自主性的力量,它会“逼迫”人类按照其逻辑发展和前进。

编剧惧怕AI拿走署名权,演员惧怕AI拿走了肖像权,剪辑担心AI拿走剪辑权,导演担心AI拿走控制权。

一言蔽之,人类惧怕AI创建了主体性,人类沦为机器的附庸。

当然,这只是极端的情况,这只是悲观者对于未来悲观的设想。

著名信息研究公司加特纳,就在今年年初发布了一个预测。

到2030年,电影大片中AI生成内容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0%上升到90%。

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跨越。

该工具可以自主地在后期工作中,添加适当的内容,以增加影片的质感,解放劳动力。

目前,它已经用在了《壮志凌云 2:独行侠》《阿凡达:水之道》等电影中。

新技术正在改变电影的构思、开发和制作;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已然来临,抵抗和罢工,显得没有什么新意和作用。

也就是说,该来的,总该会来!

乐观来看,技术在帮助人们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人们的进步,实现了一种良性的“人机交互”。

机器,从奴隶,变成了人类的合作者,其与人类的关系也变成了“主体-主体”。

而原本占据主体地位的人类,则演变成了“机械化有机体”,也即“赛博格”。

本杰明、安捷秀能够生成剧本,起因是人类的代码;随后,AI的剧本又会被人类解读,研究,以理解机器的逻辑和语意。

赛博格的出现,是人类被机器驯化的结果。

ta证明了技术是可以殖民人类身体的。

人类的意识被异化、逻辑被改写,主体性被重塑。

承认自动化系统是创作的主体,是一个冒犯性的命题。

艺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独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

因此,才会有人以罢工来抵抗新技术。

但这种行为,太过于卢德主义和一叶障目。

它和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一样螳臂当车。

在AI的面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技术已经无法被抵抗的时候,艺术才会出现危机。

好莱坞的俗烂剧,才会被抛弃。

当艺术出现危机,艺术家才会去思考,究竟是哪一些人类的精神财富被写进了人工智能系统。

技术,始终是,而且也只能是追求更好艺术的助力;而不是毁坏艺术的解构力量。

技术奇点将至的宿命论在AI大潮下,再度被点燃。

或许,只有度过了这个奇点,电影艺术才有未来。

作者丨云起君

放大头像看我的眼神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凉茶

媒体统筹丨佐爷灵魂贩卖馆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电影好物 | 原创周边重磅上新

⬆️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物联网–制作ESP电子宠物AI小智物联沃之后连接小智的WiFi 然后让小智联网配置输入https://192.168.4.1 找到自己家wifi输入密码连接 这样小智就可以联网了然后我们进行线路连接 线路连接有好多抖音还有B站 我们访问小智的后台 这里说“你好小智”它会告诉你验证码添加设置就欧克了 最后祝大家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jvzquC41yy}/kxyyqtj/exr1596277mvon
1.​想不到吧?南城这所学校的学子们自己就能制作手机App!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已成为未来趋势,在南城阳光实验中学就有这么一门课程,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行行敲下代码,学习如何编程并制作属于自己的手机App,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收获快乐,充分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动手即可制作手机App软件 每周三下午,在南城阳光实验中学都会开展一节科技感满满的第二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师苏丽冰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712:5d8967;3
2.16种人工智能已经在如今世界出现的神奇技能似乎人工智能的讨论热潮已经过去了,如今关于算法编写书籍、音乐甚至制作自己的电影都已经不再奇怪。有些人认为这是创建“高阶大脑”的第一步,而其他人认为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只是程序员的乐趣罢了。 而今天,安迪就收集了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16种神奇技能。 jvzq<84yyy4ywjsmglo/exr1ctzjeuj135:387mvon
3.小发明大乐趣——人工智能学院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科普2023年7月28日上午,人工智能学院在浙江曼瑞德舒适系统有限公司组织一场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活动,旨在激发小朋友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与兴趣。 科普宣讲 在这次小型智能电子产品开发与制作科普宣讲活动过程中,来自浙工贸人工智能学院的王晓老师向学生们简要讲解了LED发光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二极管具有jvzquC41yy}/|snve0tfv8nphq522:917;96;7mvo
4.当优爱腾芒都在谈AI技术,什么才是成为赢家的关键AI新浪财经腾讯或许是所有大厂里发布通用大模型最晚的一家,却丝毫没有妨碍其各个业务部门率先对外展示。除了像阅文这类更偏于专业大模型探索的网文平台。在AIGC技术的辅助下,腾讯视频在8月推出了国内首部靠人工智能辅助制作的动画短片《魔游纪人工智能辅助篇》,简单的秀了一次“肌肉"。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5/435eql2ko|xxo{s852;64?3ujvsm
5.三七互娱董事长李逸飞作人工智能主题分享5月29日,一场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终生学习”为主题的分享活动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举行。分享活动上,三七互娱董事长、游心基金会主席李逸飞向学子们讲述起人工智能对于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并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当代青少年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实现更好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jvzq<84hkpgoen3eg0io1|yqem5hupidf1814<571560v;5452;42h8:78=66<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