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eek预测未来大“铁饭碗”:这才是时代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工作

前几天早上,后台一位读者发来私信,问了我们一个扎心的问题。

说实话,随着AI之风越刮越大,我们总能在各个地方看到听到有人忧心忡忡地讨论这个问题。

坦白来讲,其实我们不用太过焦虑。

AI固然有其强大之处,但人类身上,同样存在着很多AI无法复刻、无法取代的特质。

记得前阵子,微博有一条#DeepSeek眼中不会被AI取代的职业#的热搜,热度很高。

DeepSeek给出了十类不会被AI取代的职业,以及核心原因。

其中包括了医生、教师、作家等诸多职业。

不难发现,这些职业是存在“共情力”“决策力”“沟通力”等共性的。

这也是DeepSeek认为的,人类相较于AI的独特优势。

职业方向不易改变,但其背后潜藏的特质,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习的。

有人说:“真正的铁饭碗,不是编制,而是市场如何变化,都能适应下去,不被淘汰。”

既然AI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不妨掌握好这些特质,让自己面对AI时多几分竞争力,端上真正的“铁饭碗”。

共情力:AI能替人流汗,但不能替人流泪

上周末,朋友小艾晕倒在她的出租屋里了。

万幸的是,那天她刚好约了我和另一个朋友去家里小聚,所以发现得还算及时。

小艾的身体一直不算好,被我们送到医院后,她一直很紧张,呼吸不畅,有气无力地问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这时候,准备问诊的老医生声音温和而坚定地说:“没事的,别害怕,你这种情况很常见。”

就这一句话,却让小艾不住颤抖的身体慢慢平静了一些。

随后,在医生的问诊、共情和安慰下,她的状态越发好转。

最终经过精密检查,小艾的晕倒只是因为贫血和营养不良,并无大碍。

挂水时,小艾开心地说:

“谢谢你们陪我,也要谢谢那个医生安慰我,我刚刚都难受死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一说没事,我气都能喘匀了。”

前阵子,多地医院都引入了AI辅助医生诊断,效果很好。

很多人在网上说,这样下去,医生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但小艾的事让我明白,像医生、老师、护工等职业,注定不会被AI全面取代。

能取代掉的,只会是那些不合格的,没有同理心的,只会依赖AI和机器的从业者。

毕竟,AI固然可以开出一千张清晰准确的诊断单,写出一万本图文并茂的教材,但AI永远无法用温度的心,去理解他人的不安、焦虑、困惑、沮丧等情绪。

这种感性,这份共情能力,是有血有肉的人类所独有的。

一切需要共情力的职业,都不会因为AI的出现而消亡。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尽量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

首先,学着做好倾听和互动。

共情不是单向地洞察对方,是让双方感受到彼此的共鸣。

人类天然会更容易相信来自同类的共情,这是AI所不具备的优势,一定要利用好。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在与人交往时,可以多代入他的角色,设身处地理解他的行为逻辑,从而让你们的沟通更顺畅。

最后,也可以学一点促进共情的话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然后慢慢融会贯通。

别担心AI比你学得更快,共情的本质,是真诚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情绪。

这是没有肉体的AI,永远无法设“身”处地去做的。

决策力:AI能给人建议,但不能帮人决断

前两天朋友说,他最近正式被确诊为“袁绍”。

我乍一下没听懂,朋友解释说:

袁绍被曹操评价为'好谋无断’,因为他麾下谋士成群,良策无数,但他却不知道如何决断。

自从我开始用AI帮我分担工作,我也有了袁绍的烦恼,看着它分分钟生成的七八个方案,不知道该用哪个。

其实,像我朋友这种因为信息爆炸而苦恼的人并不在少数。

前几天刷抖音,看到一个博主吐槽说,DeepSeek刚出来的时候,他很开心,经常拿它辅助写报告。

但DeepSeek提供的资料很多,他也没有做好筛选梳理,统统复制进了报告里。

果不其然,他的报告被领导痛批了一顿。

视频最后,他痛定思痛地说:“还真不能AI给什么就用什么,得自己分辨清楚哪些有用,哪些没用。”

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梳理信息、选择方向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如果你是基层员工,那你将自动升职为“组长”,你的组员就是市面上的各色AI。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只要你沟通得当,让它们各显身手,就能从它们给出的无数信息中决断出真正需要的。

如果你本来就是管理层,那你就更需要强化自己的决策力。

AI带来的信息量和建议,会更多更杂,所以也更依赖管理层在决策时深思熟虑,避免“好谋无断”。

未来的时代,只会做基层打工人,完成上级的指令,难免会被AI淘汰。

只有学会使用工具、领导AI,才能在职场有一席之地。

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试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一定要提升眼界,精进能力。

业务上要不断打磨,日常的积累和认知提升也不能落下。

有位老编辑,一眼就能看出作者的投稿有没有用AI生成,生成了多少,靠的就是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想做AI的领导,你就要在自己的领域强过AI,这样你才能一眼识别出AI提供的内容里,哪些有价值。

第二,学会分析利弊,排出优先级。

单一维度的事情不难决策,上北大和上一个普通的学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北大。

但决策难就难在,它可能是多维度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分清各自的利弊,排列清楚每个因素的优先级,帮助我们做决定。

千万别觉得AI能力更强,分析利弊更全面,妄自菲薄。

AI学习的是大数据,给你的结果就类似于服装里的“均码”。

身在职场中的人都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独特考量。

能把“均码”裁剪得尽量合身,就是我们不可替代的地方。

沟通力:AI知无不言,但你要先会提问

王昱珩说:“有时候一个好问题,胜过一个好答案。”

这句话的意义在AI时代,变得更加显著。

如果你试用过DeepSeek等AI,你一定会经常因为AI误解了指令而抓狂,它错判了问题,百般沟通后,你还是得到了一堆没用的回答。

当你以为AI就是这样的蠢东西了,可上网一看,别人家的AI却驯化得很好,要啥给啥。

人机协作并不容易,你表达得不够清楚时,AI在理解时就会出现偏差,给你的反馈也会不准确。

所以现阶段,与AI沟通是打工人一定要掌握的能力。

当然,随着技术的优化,未来的AI可能会更好交流。

但即便人机可以流畅对话,与人沟通,依旧是我们工作所必需的能力。

同时,沟通能力还有个非常保值的优点,它可以放大你现有的优势。

比如共情力+沟通力,可以更好地提供情绪价值;决策力+沟通力,可以让他人更准确地执行你的决定;创造力+沟通力,可以让你的好想法不会被埋没……

THE END
0.DeepSeek:这些职业不易被AI替代未来10年,教育行业无疑是最不可替代的职业之一。 尤其是当老师们能够通过情感联结去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时,AI则无法在这一点上与人类教师相比。 第二个是健康护理行业。 健康护理行业,也是在未来无法被AI替代的另一大职业领域。 AI在医学影像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表现已逐渐超越人类。 jvzquC41yy}/uqz|ks{tjr3eqo5og€6932;20qyon
1.未来20年,什么专业与职业才足够安全,不会被AI替代还能干到40岁?之前有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是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生是我最推荐的职业,而牙医,则可能是医生的各种细分赛道中最佳的选择。不光因为它高收入、相对不太累(对比外科医生动辄一台手术数小时起步),而且因为至少未来20年里,AI替代人力这件事上还完全没有性价比。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7?28<9471gsvrhng1jfvjnnu1752<5782=
2.张丹丹:AI技术将重塑就业格局“超级个体”将出现新闻中心天津北方网讯:在2025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丹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技术发展将重塑就业市场格局,部分白领工作将面临替代风险,而蓝领行业目前具有较强抗替代性,但未来像“超级个体”这样的新职业形态将持续涌现。 张丹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3785814;02>=6;4<::7xjvor
3.哪些行业不容易被AI取代开阳AI研习社欢迎收听蜻蜓FM开阳AI研习社专辑下的音频节目哪些行业不容易被AI取代,主播:。在这里“哪些行业不容易被AI取代”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开阳AI研习社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哪些行业不容易被AI取代”类型的有声科技,jvzquC41o0wjppykpi4go8{ejctogux16;:43;4rtqmscvx14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