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我们看埃隆·马斯克貌似什么都参与,既做火箭又做汽车,还有脑机公司等产品和业务,甚至还参与过懂王的竞选,经常上网在社交媒体发东西。
一个人怎么可以做这么多事,而且还颇有建树?
马斯克这样天才都需要很努力才能成功,我们看他的创业故事,真的是与死亡一步之遥,他也承认自己相当于是在地狱穿行,这种经历和痛苦给他的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有些压力是普通人非常难以承受的,当压力大到某种程度之后,人就会逃避,或者是变得麻木起来,能够与压力周旋很久的人凤毛麟角。
比如在解决制造问题的时候,他就睡到工厂里,跟工程师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他的优先项就是提升产能,其他事就都放到一边了。
我总以为很多人不过是因为不会做判断,所以看不透真假虚实,利弊得失。老方说如果看清了,自然也会做正确的选择。
可惜的是,大机会时代诱惑太多,聪明人都喜欢投机主义,敢于认认真真磨豆腐的人没有几个。
这也是“龟兔赛跑”成为经典寓言的原因,每个时代都有很多人用自己血泪的试炼来验证这个寓言,所有的投机取巧最后都被证明不值得。
每个人都只能抓住一个机会。
人工智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改变,不管汽车还是机器人,或者是很多传统行业,都会有机会,都有重做一遍的市场空间。
但你不可能什么都做,不要骗自己搞什么多元化,你就抓住一个机会做到底就够了。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或是某些特殊的行业,那想“小而美”也不行,那种只能是做大了才美,当然这种事一般也轮不到普通人。
毕竟只有自己能够抓住的机会才是自己的,做好自己的事才有资格谈其他。
大道至简,人生需要简化。
有的事不必做,有的人不必见,有的关系没必要维持。不该做的事不做才是最大的节约。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泰森,有人来挑衅你,你会跟他打架吗?反正泰森不会,因为他的每一拳都是用来挣钱的,他的拳头很贵,不值得耗费在跟人争斗上,不是怕了,而是不值。
这就是炮弹要用在关键城墙口的道理,哪怕到了AI时代,自我管理仍然是成功者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