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首先要摆脱迷信ai人工智能

已经有很多学者、企业家论述过人工智能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好处。比如,可以提高商业活动的效能,减少人力成本、沟通成本,让企业内部运转更为高效。而且,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企业内的一般职员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作出更快的决策。

又如,改善制造业运营效能,使得制造企业可以很轻松地根据历史价格、需求、质量、可靠性、库存水平和服务才来做出更好的采购决策,更好地管理企业自有产能和外包产能。

再如,在销售环节和客户服务环节,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佳体验,还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知名的消费品公司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研发或以购买方式获得对新产品市场前景的研判,摸准销量不佳产品的失败原因,并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目标市场、细分领域、客户群体进行产品开发的需要。

还有,就是金融和投资,以及战略和并购领域,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数据,帮助进行决策,而且因为AI本身不带人为偏见,更有益于摆脱因认知偏见导致的错误。

新近引进出版的《颠覆:AI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大变革》一书,由西班牙知名的公司战略和治理专家、IESE商学院公司治理学客座教授乔迪·卡纳尔斯与IESE商学院院长弗朗兹·休坎普编著,收录多位欧洲知名管理学家对于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研判思考的专文。这本书指出,人工智能确实会带来以上方面的好处,产生可观效益,但并非毫无风险、问题和盲点。

书中指出,首先,在决策环节,人工智能将大量的数据样本进行整合,并擅长识别异常情况,寻找模式并进行预测,这可能导致很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将这样的“自动驾驶”定义为默认选项,而不是经由团队进行讨论。

其次,可能导致当时对于背景的理解。市场、商业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这是否能够都悉数量化为可供人工智能转化的数据,是有疑问的。即便在高度数值化的金融市场,自动化辅助工具也被证明并不足以作出精准的预测,更不用说数值化程度还很低的其他行业。

第三,缺乏多样性。尽管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竞争十分激烈,但无论在中国、欧洲、美国、日本,许多细分领域的研发进度是相似的,这意味着各行业企业都可能仰赖的分析工具、智能框架具有相似性,从而使得决策趋同。这在金融市场上就会产生新型的“羊群效应”。而在其他行业,这方面问题可能造成同行业企业的决策行动趋同,反而加大库存。

第四,人工智能还不足以管理存在张力、矛盾,需要不断作出权衡取舍的多项指标、任务。

第五,人工智能可能驱使大量的公司更多地关注短期收益,而忽略了长期视角。《颠覆:AI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大变革》书中指出,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会有意识地忽略投资者压力,有意识地将资源、资金投入到短期而言无利可图但可能产生长期创新回报的项目。这种做法能不能被人工智能定义为一种正确选择呢?

第六,人工智能在涉入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导致企业只关注收入(薪酬、奖金)回报对于员工的影响。但事实上,一家企业能否赢得员工认同,确实不能离开收入而论,但不能止于此,很多情况下,团队的荣誉感、产品(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顾客效用)所激发的责任感等,都可以驱使人们更为努力地工作。

还有,一些知名公司长期致力于创建一些看似不合理、不理智的场景,比如给员工留出一定时间的自由发挥时间来鼓励创新,鼓励不同部门、不同公司的员工聚会交流甚至是利用工作时间交流来触发头脑风暴,这些场景、行为如何转为可以被人工智能理解的数值?《颠覆:AI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大变革》书中指出,一些公司应用人工智能后,反倒是加进了对员工的严密控制,锱铢必较式地惩罚失败,这其实只能导致员工感到寒心。

此外,《颠覆:AI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大变革》书中还谈到,人工智能认知洞察“也正在打开一个危险、充满假新闻和‘深度造假’的新世界的大门。由人工智能驱动声音和图像模仿可以用于创造不存在的现实,它们可以用来伪造某人的行为,或是捏造不存在的发言”。这意味着企业战略、市场、产品、客户等方面的行动都面临更为复杂的信息甄别挑战。而企业研发或购买的人工智能工具,还可能涉及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

《颠覆:AI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大变革》这本书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经无从回避。对于上述的各方面利弊,企业家以及企业董事会成员、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都需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知。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拥抱科技革新的红利,又要避免相关问题,就需要更为清楚地确立企业价值观,要以企业的道德使命使得企业更好地完成利益诱惑下的机会选择。

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引入适应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持续进步的新型治理模式,接纳科技革新,推动企业运作流程调整,建立起数据驱动的新型战略决策体系;但要为人工决策尤其是长期视角的决策,以及员工、客户、股东利益保护创建保护机制。

正如书作者所谈到的那样,从长远来看,无论哪个行业的企业,仍不能离开优秀的人才,而无法做到让所有工作都交由人工智能代劳。所以,企业仍需致力于培养人才,要注重技术和数字化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增强员工职业发展的能力和适应力,关注员工的实际劳动负荷,从根本上杜绝“数字奴役”的产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苹果开启“万物皆AI时代”?行内人带你看懂苹果秋季发布会● 苹果的AI数据隐私问题:李楠认为马斯克在推特上已经说得很清楚,调用第三方大模型时,还是得把数据给到GPT。我可以信任苹果,但我不信任OpenAI;王煜全认为归根结底,隐私安全的信任与否其实只有两个选择,不管你信任谁,都会有漏洞,重要的是“权衡利弊,取其轻”。 jvzquC4158qs0lto1r53;>;952>32B85739
1.文勇刚:大模型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数据中心?丨GAIR2023新浪财经在数字化转型和 AI 时代,每一块钱的投入或每一个 百分比的增长,对数字经济以及GDP的增长都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 总结来看,数字化可持续性发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 那么利弊交互过程中,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利益超过成本,以及要判断是否值得去做这些投入。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1;6641fud/rr|ooztp>6789<60|mvon
2.AI时代社会科学普及的实践与思考AI时代社会科学普及的思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理性看待其利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规避其风险。 第一,既要充分运用AI带来的巨大正能量,也要防止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AI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宣传文案、图片和视频等内容。这大大提高了宣传工作的效率,使得宣传团队能够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6721}7246724Bd7:2<36?3ujvsm
3.影视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AI绘画对动画行业的冲击和挑战 刘阔 如今的动画领域已经被“大动画”概念所占据,几乎所有的新媒体数字科技,如VR、AR、HR、MR、XR等,都镶嵌在动画行业,特别是AI绘画的出现给动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因此,有必要对AI绘画的利弊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731}72457349d79462::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