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拥有精准提问能力就如同掌握钥匙一般重要,可以打开世界的秘密。重庆谢家湾学校的严苑老师认为,孩子们提问能力的关键在于启发。在课堂上,她聚焦角度,活用资源,明确目标,激励孩子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步提升孩子提问能力
1.养成提问的习惯: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提问的习惯。如,带领孩子去看电影、读书或参观新地方,利用他们好奇的天性激发孩子提出问题。当孩子提出有意义的提问时,要尽量给出详细的回答;若无法回答,可引导孩子去寻找解答。最后记得要激励孩子持续提问,如:对孩子的聪明才智表示衷心的称赞,为孩子买一份小礼物,带孩子去体验一番新鲜事物等。让提问成为孩子日常习惯之一,使他们在发展思维上能得到更多提升。
2.开发孩子的思维:
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做扩展思维、发挥想象力的游戏,让孩子提出问题并尝试进行理解、洞察。如“你做我猜”游戏,发挥想象力猜测不同概念,通过听音乐联想,以及尝试“侦探破案”等。家长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将复杂的概念比喻成孩子熟悉的事物,比如说人工智能,可以比作一位聪明、理解问题快速、给出最佳解决方案的“高级大师”。家长还可以将孩子带到一个充满创新思考的空间中,比如说种植、工匠、工程师等职业的实践,提供手工活动、科学实验以及科技制作等项目,让孩子手脑并用地培养动手动脑的思维方式。
3.启发式提问:
家长可以用以下语言启发孩子提问:“你有什么想法?”“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什么难点?”“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有没有其他可能?”“有没有你之前遇到的类似情况?”鼓励孩子使用“为什么?”“怎么样?”“如何?”等具体技巧提出更有分量的问题。
聚焦三个角度
启发孩子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依据教材,从内容、写法、启示这三个角度,启发孩子去思考,拓宽思路,提出问题。
学习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时,先引导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批注问题,在读完课文后再提出问题:
◎内容角度: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写法角度: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启示角度: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思考题引导重点是甄别问题的价值,提高提问的质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孩子们读完一篇文章后会提出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只需要简单地思考或者查阅工具书就能找到答案,比如“什么是程控电话?”但有的问题则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比如“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有的问题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孩子们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努力思考、查找资料去解决问题。
灵活利用资源
启发孩子发散思维
《“乌鸦喝水”新编》:
那只会投石喝水的乌鸦因为智慧“喝水”而声名大噪,最终成为森林学校的一名老师。它乐此不疲地讲述自己“喝水”的故事,成为它的“经典曲目”,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当它再一次讲述该故事时,却有一批学生提出了质疑:
如果它遇到的是一个口小的瓶子,是否依然能喝到水?
如果瓶里有麻醉剂或者毒素,是否应该先做简单的安全检测?
还有对投入瓶子里的石子是否要进行消毒、清洗?
学生们还提出了自己的好办法:用吸管吸,或者麦,还可以将棉花团或海绵系上线后放瓶中,待棉花团或海绵吸饱水后再拉出来,放在嘴里吸水喝。
俄国作家契诃夫作品《小灰狗》:
“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叫好了。”
如果把这段话作为习作材料,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段材料的主题,他们会看到:从大狗小狗的角度来看,主题是“都应参与”;从小狗的角度看,主题是“贵在参与”;从大狗的角度看,主题是“不失自信”;从裁判的角度看,主题是“允许百家争鸣”;从听众的角度看,主题是“百家争鸣春满目”;从争鸣的标准看,主题是“不必千狗一声”;从争鸣的结果看,主题是“小狗也能一鸣惊人”。
通过孩子们之间的讨论,大家总结出了这样一个共同意见:在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孩子们能够尊重彼此的观点,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探索更多的答案,领略到创意的无尽可能!
明确目标问题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故事:
女儿问父亲:“爸爸,一大筐鱼和一根鱼竿,你选什么?”父亲说:“我选一大筐鱼。”女儿感到惊讶:“书上说应该选鱼竿。鱼吃完就没有了,鱼竿还可以钓很多鱼。”爸爸知道女孩误读了书上的内容,因此他提醒女孩:“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学会思考,不要盲从书本上的内容,而要去思考、分析现实情况,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女孩又问:“那你为什么选一筐鱼?”父亲回答:“因为一筐鱼可以用来买很多鱼竿,我们可以用这些鱼竿来钓很多鱼,从而获取更多的鱼。”
故事中女儿提的问题和她想到的答案不匹配,是因为她混淆了目标问题,一是选择“一大筐鱼”还是“一根鱼竿”,二是选择“一大筐鱼和钓鱼的工具、方法”。女儿在做出选择时,只想到选择一根鱼竿可以钓到更多鱼,但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只有一根鱼竿,无法钓到太多的鱼,而有一大筐鱼就可以把这些鱼卖出去,换来更多鱼竿,从而钓到更多的鱼。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来理解学习的知识,从中汲取精华,从更深的层面去分析现实情况,从而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法。
推荐书籍
《思考世界的孩子》
适读年龄:3~10岁
这是本鼓励儿童具有创造性思考能力的书。这本书提出了很多关于世界的问题,创作者们将其与哲学概念联系起来,并通过趣味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好读,易懂,爱不释手。它不仅引导我们思考,还能让我们和孩子们来一场思想的碰撞。
《好和坏是什么?》
适读年龄:7岁以上
“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特别采用了连续问答、反问追问结合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逻辑思考、多角度质疑、发散式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求解、全方位创意思维的能力。
《我会独立思考》
适读年龄:6岁~14岁
这本书提供了精彩的深度思考观点,帮助孩子理解如何独立思考,并学会自主地处理复杂情况。它充满了实用的技巧和实践,能够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提升精准提问的观察力、检验证据的分析力、闭环逻辑的思维力,推断结论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教你的孩子如何思考》
适读年龄:7岁~12岁
这本书来自著名心理学家的丰富知识,通过实例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潜力,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人物档案
严苑:重庆谢家湾学校语文教师,在第八届“今日教育杯”创新作文大赛中两次获得“指导教师奖”,所制作的微课“中国汉字发展”曾获九龙坡区第四届中小学微课制作大赛一等奖,获九龙坡区第三届“行知杯”优质课竞赛小学语文组一等奖,曾在《今日教育》杂志发表文章,曾参与编写《故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中学版)、《家庭助力学生生涯规划》、小梅花课程系列丛书之《小梅花阅读》(一年级)、和《小学语文教学建议》(四年级)。
文: 严苑 编辑:傅汝琴 新媒体编辑:高原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214~1215期 《 角度+资源+目标 多维启发 增强精准提问能力 》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