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程序员何去何从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 这些言辞,让人感觉AI仿佛马上就要化身魔王,张着血盆大口,一口一个吃掉35岁以下的程序员。而在正要下嘴之际,另一伙人站出来呐喊,不!这是假象,事情才不会这样发展。 」

如果说焦虑已经成为眼下这个时代的底色,AI的一路高歌猛进,无疑在人们心头又添了把火。

“AI来了,这些职业都要消失了...”

“大学选什么专业才不会被AI抢饭碗?”

“金融同仁注意了,AI时代咱们高危!”

在层出不穷的AI将取代人类工作的论调下,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AI焦虑症。有人甚至对程序员放话,你们是在自掘坟墓,早晚被你们创造出来的AI淘汰。

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

▋ 程序员以后,是人工,还是智能?

今年3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一次访谈中说,“基本上,以后其实不会存在程序员这种职业了,因为只要会说话,人人都会具备程序员的能力。”

类似地,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公开提出“编程无用论”,让大家去看看那些YouTube上使用提示工程的人。

Stability AI创始人兼CEO Emad Mostaque更是在播客节目预言:“五年内,人类程序员将彻底消失。”

这些言辞,让人感觉AI仿佛马上就要化身魔王,张着血盆大口,一口一个吃掉35岁以下的程序员。而在正要下嘴之际,另一伙人站出来呐喊,不!事情才不会这样发展。

“程序员‘热’十年内不会减弱。”360董事长周鸿祎发文这样说,“所谓人人都是程序员,但不同的人用电脑创造的产品完全不一样,AI时代更需要计算机专家和程序员,他们可能是各行各业最有发言权的。”

我在与多名身处一线的程序员交流中也发现,尽管未来的危机感若隐若现,但目前尚不强烈。他们普遍的看法是,目前体验的AI离解决复杂问题还差得远,更多地,他们将AI视作一个高效的助手。

▋ AI编程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目前的AI,确实能够帮助程序员更快地完成一些模板化和重复性的编程工作,比如GitHub Copilot,已经可以自动生成一定质量的代码,提供代码建议。这种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减少手动编码的需求,从而影响那些从事简单编程任务的程序员的职业生涯。

举个例子,在AI编程工具普及前,那些重复性且不太有价值的任务基本上交给外包公司做。如果AI编程工具广泛应用,那么一些外包程序员的工作被自动化技术替代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但即便没有AI,以行业“卷”的程度,从事基础编程的程序员被淘汰也屡见不鲜,这和淘汰程序员完全不是一回事。

熟悉软件开发的都知道,编码只是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一环,软件开发还包括需求分析、抽象建模、系统设计、数据设计、非功能性设计、测试、运维等环节。很多时候,编写代码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并不困难,困难在于对问题的识别、理解、定义和抽象,这些都依赖人工反复推演,需要高度的创造性思维、复杂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入理解,而在这些方面,AI显然“还是个弟弟”。

事实上,哪怕是自动生成代码片段,AI编程工具能给出的也仅是一个基础示例,真正的成品还需要程序员不断地优化迭代。另外,AI编程还受到上下文长度限制,一个项目的代码库可达几百万行,但即便是号称支持百万token的Claude 3,内容一长,生成质量也会下降很多。

还有,AI备受争议的缺陷——幻觉。哪些能用,哪些是胡说八道,必须得有人类对AI生成的代码结果审核把关。在排查代码错误时,相比自己写的代码,试图理解并修复AI生成的代码中的问题,就令人头痛多了。

更进一步地,延伸到责任层面,只有人类才能担责,机器是无法对结果、对项目、对领导负责的。

第一,AI能否代替程序员完成建模?

第二,比起生成代码,更难的是维护和管理代码资产,AI能否持续维护代码?

即便以上两点AI都能做到,要完全替代程序员还是不太可能。因为要有人去判断AI生成的东西是否正确,告诉AI哪里有问题,甚至直接下手修改。另外,AI生成的过程中,恐怕需求文档和各种复杂的中间产物,也只有程序员能管理。

另一位互联网Java开发人员所见略同,“现在还没有哪个公司傻到用GPT代替程序员,不说写出来的代码维护是个问题,现在GPT只能解决明确的小问题,还不能直接生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代码。或者准确地说,你有跟它描述代码需求的时间,自己就写出来了。”

以上种种,似乎都在说AI存在的局限性,但别误会,我们只是说AI无法淘汰人类程序员,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很好的生产力工具。

很多程序员通过AI替代传统的搜索引擎,在寻找解决方案时,直接用大白话问AI大模型,很快就能得到解答,省时省力,极大提升了效率。

某个从业多年的游戏程序员说,“需要用到某个算法的时候,不想自己再去推演一遍或者去查,直接问AI就能得到结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知识性问题上,GPT-4有不错的上下文理解能力,可持续追问,而无需反复用搜索引擎检索。”

▋ 变则兴,不变则废

正如坊间流传的那句话:“AI替代的是不会使用AI的人”。未来,程序员这个工种不会被淘汰,只是工作方式变了。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发布的年度经济报告中,在“AI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题里提到的一个科学实验表明:AI编程工具,对程序员的生产力提升在50%以上。

这个实验跟踪了1219名蚂蚁程序员编程情况,每位程序员跟踪周期为14周,实验通过观察他们在使用AI编程工具CodeFuse时,对生产力提升的情况得出的结论。

结果显示,AI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中仅有小部分来自于代码的直接生成,而更多是通过在与机器交互过程中激发了程序员的创造力。

可以预见,在AI时代,编写代码的体力劳动或许会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对高层次抽象思维和设计创新的更高要求。企业可能会更加重视程序员的售前技术支持和产品意识,以及他们与AI的高效沟通技巧。

所以,与其AI焦虑,不如提升与AI的协作能力,让它成为脚下的筋斗云,而非背上的五指山。到时候,“码农”一词大概也不再适合称呼未来的程序员了,他们的角色将更侧重于决策和创新。在这个新的舞台上,程序员与AI将如同乐队中的指挥与乐手,共同演绎技术的交响曲。

THE END
0.人工智能下,普通人该何去何从?人工智能下,普通人该何去何从? 以下文章来源于老司机聊数据 ,作者赛助力 自从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以来,各行业的普通的人终于都可以感受到了真正的人工智能,原来机器也可以这么懂你,人工智能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AI被称为人工智障的时代已经过去,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了:他jvzquC41ufhetj3ep1tfy|nphq569<68:64ivvq
1.人工智能+时代情感机器人何去何从?新闻频道人工智能(简称“AI”)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臻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我们慢慢在走向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情感机器人作为AI+的一次新的探索,在未来机器人发展浪潮中到底该何去何从? 回归人性,更懂“情感” 人与机器之间,最大的差别来自于“人性”,而人性则体现在情绪以及情感上,喜、怒、哀、乐、爱、jvzq<84pgyy/{xzvj0io1to142772:4v42772:64a9;28>=80jzn
2.AI时代之何去何从集0027AI时代之何去何从集在线阅读《AI时代之何去何从集 0027》。剑与犁的交响:论国家力量与人民安宁的深层逻辑引言:安宁的基石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神州大地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街头的红旗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从百年沉沦到今日昂首的壮阔史诗。值此佳节,当我们享受着这份来之jvzquC41tgge0mtwdct/exr1tggeg{4eqn{np8<374:62;4ejcvug{4877884:=31
3.“AI协同学习时代:教学评价该何去何从?”CCFYOCSEF济南探讨教学评价体系重为此,CCF YOCSEF 济南学术委员会于2025年9月20日在济南大学第五学术报告厅举办主题为“AI协同学习时代:教学评价该何去何从?”的观点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教育技术、人工智能及教学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教学评价在AI协同学习背景下的重构路径。 该论坛由CCF YOCSEF济南AC委员杨晓晖(济南大学)、委员张亮亮(jvzquC41yy}/elk0qtm/ew4[QEYFH8}yfv5mv872473226731:::49<0ujznn
4.AI时代,人的前景很乐观程序员智能,已经越来越不具备稀缺价值了。那你说人该何去何从,难道说此后生产力完全由资本决定,没有资本的普通人只能领取全民基本收入吗? 事实上我认为人的前景很乐观。这里我给出一个统一的、决定性的、终极的答案: 人要做的,是微决策。 一 其实你可以观察到,有些事儿,AI再强也永远都是人的事儿。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464?7;?=a3;6dej62:27:2:fr9y4ivvq
5.重审AI时代人文在场的意义说到底,AI不是万能的神话,它就是一种工具,它既不是生活本身,更不是真理本身。它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研究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终究解决不了人类的何去何从问题。对于人类而言,日子还是要一步步地走下去,并不会因为有了AI,人生就会变得轻巧起来,有了捷径可走。何况,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着眼,当下科技主义浪潮的崛起jvzquC41ygh/uqtdugxwg{3eqo5tvjykeum0tnx1jvsm1€jd1pkxuMjvckr/j}rnAkj>;B;: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