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算法驱动,智能提升培训效果评估效率

我们服务的一家制造企业HR负责人找我吐槽那天,她桌上堆着厚厚一沓培训录音文件夹,电脑屏幕上还开着半编辑状态的评估报告。“每月做新员工培训评估,我像个‘录音翻译机’—要把20多场培训的录音逐句听,边听边记讲师的重点,边记边统计学员的问题,光整理笔记就要熬两三个晚上。更头疼的是,等我把报告写完,业务部门早催了三回,说‘培训都结束两周了,怎么还没看到效果反馈’。”其实不止她,之前接触的几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也有一样的困扰:培训效果评估总卡在“数据收集难、整理慢、结论滞后”这三步—明明讲师讲得卖力,学员听得认真,可最后拿给管理层的评估报告,要么是“学员反应良好”这种空泛的话,要么是漏了关键问题的“半成品”,根本支撑不了培训优化。

我们团队一开始也试过用传统语音转文字工具帮客户解决问题,但转出来的内容要么把讲师说的“设备操作三级防护”识别成“设备操作三级房护”,要么漏了学员小声问的“应急处置流程是不是要先报班长”,结果培训助理还要花双倍时间核对,反而更费精力。后来我们对比了三四个AI工具,最后选听脑AI,主要是看中它针对教育培训场景做的三个优化:一是噪音过滤,能自动屏蔽课堂里的翻书声、空调声甚至学员的小声议论,不会把“防护服”识别成“防护胡”;二是知识点提取,能根据讲师的语气(比如提高音量、重复强调)和内容逻辑,自动标红核心知识点;三是互动关联,能把学员的提问和讲师的回答对应起来,比如学员问“防护服穿脱顺序记不住”,AI会直接链接到讲师后面讲的“三步口诀:先戴帽再穿衣,先脱鞋再解带”。

那家制造企业先拿了两周试用期,把3场新员工安全培训的录音导进去。我记得HR负责人导出报告那天,眼睛都亮了:“你看,10分钟就转完了3小时的录音,还把‘设备操作三级防护’‘应急处置流程’这些我反复强调的点标成了红色,更绝的是统计出学员问得最多的三个问题—‘防护服穿脱顺序记不住’‘紧急停机按钮位置不明确’‘夜班培训内容和白班有区别吗’。以前我要把录音翻来覆去听三遍,边听边记问题,现在直接看报告就行!”更让她意外的是,AI还生成了一份“知识点覆盖度分析”,显示讲师讲的“应急处置流程”只占了培训内容的15%,但学员的提问却占了30%,说明这部分内容没讲透—这是她之前完全没意识到的。

试用期结束后,他们把所有月度培训的录音都导进听脑AI。三个月后我去回访,HR主管拉着我看他们的评估报告:“以前我写报告要先听录音、再整理重点、再统计问题,最少要5天;现在AI把这些都做了,我只要用1天分析报告里的关键点,比如‘学员的问题是不是集中在某个知识点’‘讲师的案例有没有引起互动’。”她翻开一份报告给我看,里面不仅有文字笔记,还有两个图表:一个是“核心知识点提及频率”,显示“紧急停机按钮位置”被讲师提了4次,但学员还是问了8次;另一个是“学员互动热词云”,最大的词是“记不住”“位置”“区别”。“你看,以前我根本不知道学员最困扰的是‘记不住’,现在直接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动画演示,下次培训加进去,肯定能减少提问。”

有次我跟他们的培训讲师聊天,他说:“以前我讲‘去年车间安全事故案例’的时候,总觉得学员没听懂,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现在看AI的互动数据,我讲案例的时候,学员的提问量比讲理论时多了40%,说明案例比纯理论有用—下次我要多准备几个最近的案例,比如上个月刚发生的‘叉车碰撞事故’,肯定更有代入感。”还有个学员反馈,“以前培训完想复习,只能翻自己记的笔记,漏了很多讲师讲的案例;现在HR把AI生成的笔记发我们,还加了讲师的补充说明,复习的时候一下就能找到重点。”

当然,用的时候也有小插曲。比如有次讲师用特别口语化的表达:“这个点你们可得上点心啊,上次小王就是没注意才出的事”,AI直接把这句话归类为“强调重点”,但HR想把它归到“案例警示”里,得手动调整一下;还有一次广东籍学员用粤语问“紧急停机按钮系唔系喺机器右边”,AI识别对了,但转文字的时候没标“粤语表述”,不过客服说后续会加“方言语境备注”,整体不影响使用。

用了半年后,那家企业的培训评估完全变了样。HR说,以前他们的评估报告里“学员常见问题”部分总漏,现在有AI统计,针对“防护服穿脱顺序”的问题,他们做了一段3分钟的动画,把“先戴帽再穿衣,先脱鞋再解带”做成了卡通步骤,下次培训加进去后,学员的提问量直接下降了60%;针对“紧急停机按钮位置”的问题,他们把每个设备的按钮位置拍成照片,贴在设备旁边,之后的安全考核里,这道题的正确率从72%升到了95%。更惊喜的是,以前业务部门总说“培训没效果”,现在看到评估报告里有具体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车间主任主动找HR要下一期的“设备操作进阶培训”计划:“上次你们提的‘夜班培训内容调整’,我们已经把夜班的特殊流程加进去了,下次培训能不能重点讲这个?”

如果问我推广的建议,我会说先从高频、标准化的场景切入—比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安全培训、产品知识培训,这些场景内容固定,AI更容易发挥优势;然后一定要跟培训团队做“用前小培训”,比如教他们怎么导入录音(支持MP3、WAV甚至手机录音的格式)、怎么看“知识点分布”和“互动热词”报告、怎么把企业的专业术语录入词库(比如“三级防护”“应急处置流程”这些,提前录进去,AI识别更准);最后要定期复盘,比如每月跟HR和讲师开个15分钟的会,问问“AI生成的报告有没有帮到你”“有没有想加的功能”,比如那家制造企业后来加了“讲师语速分析”,因为他们发现讲师讲“应急流程”时语速太快,学员记不住,现在AI会提示“此处语速180字/分钟,建议放慢到150字/分钟”,讲师调整后,学员的提问量又少了20%。

其实一开始我也担心AI会替代培训人员的工作,但现在发现,它更像个“培训辅助伙伴”—把培训人员从“听录音、抄笔记”的体力活里解放出来,让他们能专注做更有价值的事:比如分析学员的问题是不是匹配业务需求,比如设计更有效的培训课件,比如跟业务部门沟通培训计划。那家企业的培训助理说:“以前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录音整理工’,现在我能帮讲师做课件、帮HR做评估,感觉自己更像个‘培训设计师’了。”

上个月我去那家企业,看到HR的桌上再也没有堆着的录音文件夹,电脑屏幕上开着听脑AI的报告,她笑着说:“以前做评估像闯关,现在像拆礼物—每次导出报告都能发现新的问题,然后想着怎么优化,反而觉得有意思了。”其实这就是AI的价值吧:不是替代人,而是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真正有温度、有效果的事—毕竟,培训的本质从来不是“完成多少场课程”,而是“让学员真的学会、真的用上”。

THE END
0.《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奠基之作,AI圣经》([美]Ian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奠基之作,AI圣经》,作者:[美]Ian Goodfellow(伊恩·古德费洛)、[加]Yoshua Bengio(约书亚·本吉奥)、[加]Aaron Courville(亚伦·库维尔),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算法,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6335>30qyon
1.全3册一本书读懂AIGCchatgpt教程书籍chatgpt4人工智能算法chat全3册一本书读懂AIGC chatgpt教程书籍chatgpt4人工智能算法chatgpt ai革命ai open深度学习aigc智能创作时代ChatGPT4创作的科普书 部分书籍售价高于定价严者慎拍¥264.00 (9.18折) 降价通知 定价¥287.80 暂无评分 0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无 查看作品 出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年08月 查看作品 分类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6397>96?54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