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一场针对空巢老人的「精准骗局」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一灯

在“银发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20%,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巨大的刚需催生了庞大的“银发经济”市场,叠加人工智能技术浪潮,“AI+养老”成为了一个备受资本与市场瞩目的热门赛道。

然而,“AI+养老”尚在探索中,针对中老年群体的AI诈骗案件却已频频发生。

2025年10月,台北一名70多岁老妇被假冒“费玉清”的诈骗集团骗取超千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33万元)。诈骗持续8个月,直至亲友察觉异常劝其报案才发觉受骗。

图源:微博

从利用AI技术冒充亲人求救、伪造明星恋爱,到冒充AI导师用“轻松赚钱”“包教包会”等口号吸引老年人买课或投资项目,再到各类打着“智能健康”旗号却名不副实的AI产品在市场中鱼龙混杂。

关于“AI+养老”的“新诈骗”与“伪智能”,不仅严重侵害了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更在不断消耗着社会对这项新兴技术的信任基础。这让人不禁要问:在喧嚣与泡沫之下,什么才是AI养老应有的价值回归?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AI换脸诈骗案环比增45%,老年群体受骗占比达38%。

纵观这些AI诈骗案例,其方式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借助深度伪造技术,合成子女、名人的音视频,以各种理由情感绑架,诱骗老年人迅速转账;另一类则是利用了老年人对权威的信任以及健康需求,借助AI技术伪造“主持人”“名医”“专家”形象,骗取中老年群体信任,高价兜售所谓的神药与保健品。

而除了直接诈骗,围绕AI技术本身编织的“创富神话”同样害人不浅。

这些骗局通常以“免费学习AI”“零基础月入过万”“包教包会”为诱饵,先是精准投放建立信任,接着制造“名额有限”的紧迫感促成冲动消费,最后进行层层收割直至消失。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一位投诉者称,家中70多岁的老母亲并不具备学习AI知识的能力,却被平台承诺的“低风险高收益”诱导购入其AI课程,前后缴纳培训费累计达7798元。不仅课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教学,他们根据所报AI培训课程操作2个月,收益也只有1.6元,与宣传严重不符。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为何老年人会成为AI诈骗的重灾区?在《节点财经》看来,这背后是技术盲区与情感空缺的双重脆弱。

许多老年人对AI等新技术的认知存在天然盲区,难以识别高度仿真的诈骗手段。并且,据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平均每天使用短视频应用达2.83小时,空巢老人甚至将直播间主播称为“干儿子”“干女儿”。这种深层的情感需求,使他们更容易相信AI账号模拟出的虚假关怀,从而陷入“明星恋爱”“高收益理财”等骗局。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构建更坚实的防护网。

例如,在技术层面,以AI对抗AI已成为必然选择,例如一些智能产品的AI助手不仅可以自动接听那些烦人的营销、骚扰和诈骗电话,还能虚构信息与对面热聊,浪费骗子的时间;还有企业推出“AI拍图打假”功能,能在秒级内识别虚假医疗产品并提示风险。

子女这边也要成为老人的“数字监护人”,通过“三帮三查”协助防范:“三帮”即帮安装反诈APP、帮开启短视频平台的“银发模式”、帮绑定“家庭守护”功能(如微信的“亲属卡”可设置消费限额,避免大额损失);“三查”即定期排查新增APP、陌生群聊和消费账单,避免老年人隐瞒被骗情况。

而在社会层面,亲情和社区的陪伴不可或缺。子女应常与父母沟通,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也要多开展线下社交活动,帮助老人提升对新型骗局的认知和警觉。用真实、稳定的人际温暖抵御机器模拟出的虚假关怀,才是守护长辈晚年安宁的根本之道。

只有不了解前沿技术的老年人,才会被各种名目的AI骗局捕获?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有些“天真”了。在“AI+养老”这条赛道,受骗的可远不止老年群体。

当前,AI养老产业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中国老龄化国家委员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养老服务机器人赛道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人民币。

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下,一股名为“伪智能”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据国家消费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5年初的专项抽检结果显示,市面约35%的养老服务机器人受检产品在“智能交互”和“环境适应性”核心指标上未达到其宣传标准的50%;部分产品关键功能(如跌倒检测)的实测准确率甚至低于70%,远未达到可靠应用水平。

也就是说,这些号称“智能”的产品,实则仅是程序化、模板化的自动化机器,无法真正理解用户意图、适应复杂环境、进行个性化持续学习。

图源:养老科技前沿

比如,一些“对话陪伴机器人”的交互完全依赖于固定的问答库,一旦用户的提问超出预设范围或句式稍有变化,便会答非所问,完全不具备人类对话中的逻辑推理与情感共鸣能力;一些“娱乐服务机器人”只是将收音机、天气播报、视频播放等功能组合进机器人外形中。各项功能间缺少协同关联,与机器人应具备的“智能”特质相距甚远。

而有些“危机预警机器人”则危害更大。它们宣称具备跌倒检测、异常行为识别等安全守护功能,但因传感器配置简陋、算法模型训练不足,在真实复杂的家居环境中,漏报率可超过40%,这让其核心安全功能形同虚设。

当消费者尤其是满怀孝心的子女,屡次被华而不实的营销话术所误导,购买到名不副实的产品,便会对整个养老服务机器人行业产生普遍的怀疑。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声誉,并可能扭曲市场信号的传递,导致资本和资源更多地流向营销包装而非底层的技术研发,从而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节点财经》在这里对AI养老乱象的探讨与批判,并非否定技术本身,而是为了刺破泡沫、正本清源,让我们从对“智能”概念的盲目崇拜,回归到对老年人真实需求、产品可靠性与技术人文温度的深刻洞察上,这正是所有AI养老价值创新的起点。

不管是“新诈骗”还是“伪智能”,面对这些乱象,AI养老产业迫切需要实现价值回归,探索真正有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创新路径。而放眼全球,国内外已有众多创新尝试。

例如,韩国为应对独居老人的孤独与健康监护问题,推广了由Hyodol公司开发的AI玩偶。这款玩偶内置了基于ChatGPT的对话系统,不仅能与老人进行日常交流,主动提醒他们按时吃饭和服药,其内置的传感器还能监测老人活动、识别消极情绪,自动向护理团队或家人发出警报,体现了其在情感陪护与安全监护上的双重价值。

在新加坡,台达研究院开发的AIDEN服务型机器人则展现了另一种形态。它能够在组屋区自主搭乘电梯,为长者提供送餐和生活必需品配送服务。在与新加坡非营利组织Lions Befrienders的合作中,AIDEN代替工作人员执行重复耗时的送餐任务,平均每月为其节省了44个小时,让工作人员能将更多时间用于与长者进行面对面互动和陪伴。

图源:台达研究院(新加坡)

而在国内,能够辅助老年人日常行走、身体锻炼的外骨骼机器人,正通过 “以租代售”的商业 模式破解普及难题。以泰山景区为例,外骨骼机器人统一执行80元/3小时的租赁标准,单块电池续航可达8小时。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使用门槛,更通过实际体验建立了用户信任。

这些多样化的产品和方案,清晰地勾勒出AI养老场景化落地的三大核心方向:

•  康复辅助: 以外骨骼机器人为代表,通过柔性传感器与深度学习技术,能有效帮助偏瘫老人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提升康复效率;

•  情感陪护: 通过多模态情感计算,超越简单对话向情绪识别与响应演进,提供真正的情感关怀;

•  智慧环境: 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智能床垫)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尽可能降低误差率,并提前预警健康风险。

与此同时,从“单一功能”向“生态整合”转变,也正成为AI养老的创新方向之一。

在美国,专注于老年生活服务的Solera Senior Living公司,联合五家企业打造的“互联养老联盟”,通过AI驱动的生态系统、协调的治疗计划和安全的数据共享,在试点社区实现了老年群体的跌倒概率、住院率的有效降低。

在国内,以上海徐汇区推出的 “AI+养老创新实践区” 为代表,其推出的全国首家“AI+养老”体验馆——“晞颐·AI体验馆”,集聚了一批养老领域的科技产品,覆盖“具身智能的养老机器人照护”、“老年认知障碍数智化筛查照护”等十大应用场景,旨在通过技术重塑养老服务流程,让AI养老从单点技术突破走向系统化生态构建。

此外,《节点财经》认为,要想构建健康、可持续的AI养老产业生态,除了在技术与场景层面的深入融合,更需在监管与标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例如,建立养老服务机器人的智能等级评价标准,对机器的环境交互、认知决策、个性化服务等核心能力进行量化测评和分级认证;强化广告宣传监管,对产品宣传中使用的“智能”、“AI”等术语进行严格规范等。

总之,在全球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AI养老产品或解决方案的成功标志不应是技术的炫酷,而是老年生活品质切实、可衡量的提升。只有回归需求本质、构建可持续商业生态的创新,才能真正推动AI养老产业走向成熟与规范。

快报

14:42

阿里巴巴港股涨超1%

14:40

阿里秘密启动“千问”项目,全面对标ChatGPT

14:38

日本拟上调签证费和离境税,日本多地拟向酒店征收住宿税

14:35

韩国综合指数收涨0.72%,报4180.21点

14:34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5.64,比昨天上升0.09个点

THE END
0.3天学会的AI课程,正在成为老年人的新“保健品”?AI时代也没有意外,无论是前两年被戏称为中国AI巨头,靠卖AI课程“年入5000万”的李一舟,还是夹杂在抖音、知乎、朋友圈里的非知名卖课博主,都是这一次风口中的“弄潮儿”。 但AI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就是在全民的AI狂热中,原本应该面向年轻人的智商税,现在却收割到老年人头上了。 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9:::7527xjvor
1.怎么教老年人学AI,推荐一下这本贴心的新书这就是由字节跳动资深研发工程师小蔡、资深大数据技术专家史鹏飞、提示词工程师唐菲悦和AI领域电商创业者潇水,一起创作的《一看就会:DeepSeek+豆包:大字大图配视频》(后面用《一看就会》指代)。 跟《AI帮你赢》那种谈语言哲学,讲多轮次提示链,激发大模型能力的对话技巧不同,这本《一看就会》是纯实实在在的操作指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6:34;7:8
2.年轻深圳如何解决“老”问题?AI+养老为“银发经济”插上智慧翅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学院院长倪赤丹表示,深圳一方面需要加强产业规划领域,另一方面需要设立产业的引导基金,利用科技创新优势,为全国养老服务产业赋能。 下一步,深圳将继续加大智慧养老产业投入力度,推广适老化改造,建设500个“智志助老e站”,在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庭引入“AI+养老”预警系统,对老年人生活习惯及健康数jvzquC41yy}/uƒyx0eun0ls1{u€0|4vl1=9:==5944tj}rn
3.《老年人AI工具轻松学——常用App实战课》教学大纲【摘要】:<正>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针对老年人对智能设备和AI工具的使用需求,通过实战课程帮助其掌握常用App的基础操作,提升数字生活能力,降低科技使用焦虑,实现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AI工具的基础概念,消除对新技术的陌生感。熟练掌握2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ROFa7247672:>0jvs
4.老年人学AI,一本就够!全家都能用的AI神器来了!(一看就会)书评📖 这本书虽主打老年人,但其实适合人群广泛:✅ AI小白中年人👩✅ 入门小学生🧑‍🎓✅ 想玩转AI的老年人👵👴🌟 为什么推荐?🔹 大字+大图+视频讲解(堪比相机的“傻瓜模式”,0基础也能秒懂!)🔹 配套《DeepSeek实用手册》,手把手教你用AI解决生活问题!💡 老年人学AI的好处太多了!✔ 生活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89643@:1
5.央视纪录片中的腾讯码农:用AI技术为听障老人“收走”噪音其中,天籁银发关爱基金的首期试点项目已经在4月28日落地于广东韶关,将在韶关民政部门支持下,开展老年人听力障碍预防、康复知识科普、听力筛查等相关工作,并将联合韶关市政府为500位家庭困难的听障老人免费提供带有天籁AI技术加持的助听器设备,进一步推动天籁行动探索技术公益的长效模式。 jvzq<84gpv4ze€g0eqs04974/2;02@4eqpzfp}d629;77=50jvs
6.让AI做老年人的“贴心小棉袄”用人工智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从健康手环到老人防丢器,从吃药提醒装置到服务机器人……在AI的加持下,融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智慧养老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为智慧养老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五福小度帮助我办了很多事儿。你可以呼唤智能屏,进行心理咨询、健康管理、身体锻炼、歌咏娱乐,特别好!”独居jvzq<84{p0vfqyqg0eun0ls1ID5igjqvj1t31;5431724B4e44>6:A2572879>=0jvsm
7.你没听错,老年人比大学生还爱学习!桃李财经阶段②模式验证:贴近老年人沟通方式,“清晰引导+服务信任”是报课的关键;直播间即教室,边学边买,公域获取种子用户。 阶段③规模扩大:新广告投放(3.0)升级,效率倍增的规模放大器;高效素材生产供给,全课程周期素材AIGC自动化;投放行为洞察,对标竞对及大盘给出运营优化建议。 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7255<63A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