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技术为o插上飞向“”的翅膀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在21世纪的工业领域,“制造强国”开启新一轮角逐。尽管实现路径各有侧重,但题中之义均是通过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实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降本增效。正因此,IIoT被视为助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催化剂”。那么,工业互联网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当我们从生产角度切入,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包括:工业软件和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业以太网、传感器和RFID的网络传输和传感识别;搭载机器视觉,完成自动化产线集成和装备生产。整个过程中,各类资源要素经由通信网络的数据链接,实现“机器、数据、人”三大要素的互联共通。对此,工业互联网所承担的“重任”概括来说就是四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

然而,知易行难。自“工业互联网”概念2012年提出至今,伴随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外各类平台仍处于混战的状态,面临诸多待解难题。在数据采集(OT)层,数据传输(CT)层,以及数据运算(IT)层,分别面临着开发难度大,网关支持协议有限,以及算法难与工业数据深度结合等问题。此外,还面临信息安全,以及个性化等难题。

作为工业领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者,如何在深刻认知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扎实工业互联网所需的基础技术?10月23日,由CSDN、长沙软件园主办的“2021 长沙·中国1024程序员节”将在长沙盛大开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背后的技术力量”作为重点论坛,分别从“IT、CT、OT的融合和升级”、“应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业大数据架构与软件技术体系”,以及“领先平台技术实践分享”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和探讨,寻迹工业互联网如何助推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七位工业制造领航专家和意见领袖,他们分别来自数字化和自动化老牌名企西门子和施耐德,知名ICT提供商华为、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以及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中联重科孵化中科云谷、全球融合型物联网数据库的开创者北京四维纵横。

10月23日,相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背后的技术力量”

在施耐德电气中国区首席信息安全官王勇看来,数字化、IT/OT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决定了未来工业的趋势。传统、封闭的OT环境中,如何高效、可靠地运用新技术?去年11月,施耐德在华首发基于系统级可执行建模语言的开放自动化平台“EcoStruxture”。本次论坛上,王勇将通过对EcoStruxture的技术表现详解,以施耐德的切身案例,带来如何运用IT技术为OT服务的最新趋势解读。

王勇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首席信息安全官

王勇,毕业于电子计算机专业。数十年工业自动化、网络及信息安全行业经验。曾从事产品研发、市场战略及行业推广、销售支持等岗位工作。担任SAC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260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同时是国际IECTC65/JWG13工业过程测控和系统设备安全,TC65/JWG14工业自动化能效,TC65/WG10工业过程、网络和系统信息安全,以及TC65/SC65E/WG8OPC等工作组成员。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对工业大数据提出新的挑战,传统隔离的IT域大数据架构和OT域大数据架构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实现两化数据融合,打通IT域和OT域的数据大孤岛是实现两化全面融合的基石。在北京四维纵横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姚延栋的报告中,将介绍新一代工业大数据如何解决两化融合中数据采、存、算、用的四大难题。

姚延栋 北京四维纵横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

姚延栋,原Greenplum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Greenplum中国开源社区创始人、PostgreSQL中文社区常委、壹零贰肆数字基金会(非营利组织)联合发起人。毕业于中科院软件所,拥有多项国内外云计算和大数据专利,著有《Greenplum:从大数据战略到实现》。曾在SunMicrosystem与Symantec系统和存储部门工作6年,后于2010年加入Greenplum。自Greenplum开源之后,致力于Greenplum生态和开源社区的发展,用户包括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京东云等。2020年创立四维纵横,设计并开发出面向IoT、IIoT的超融合时空数据库MatrixDB。

智能制造需前瞻部署一批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准。相较于耳熟能详的5G和AI,数字孪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在工业领域也不例外。然而,放眼未来,数字孪生很有可能成为工业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对此,华为 EBG 制造业全球副总裁兼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方志刚,将从研发和创新两个角度,谈谈数字孪生将为工业制造带来哪些改变。

方志刚   华为 EBG 制造业全球副总裁兼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

方志刚,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后在英国伦敦攻读工业工程并获博士学位。1995 年加入IBM咨询服务部(前身普华永道咨询部门),2007 年加入西门子,专注于为制造业、钢铁、石油行业等大客户提供信息化规划。具有美国和日本实施大型 IT 项目工作经验。曾主编《复杂装备系统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实战》,联合主编《工业 4.0 实战:装备制造业数字之道》和《智能制造之路:数字化工厂》等著作。IEEE/IET、国际运筹学学会 ORS 和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INFORMS 会士。

实现IT和OT的融合,需要CT的连接。传感器作为重要连接硬件,通过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语义理解,让机器实现“自主决策”。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MSIG)全球董事丁险峰认为,将传感器作为硬件,人工智能作为软件的交替上升,是物联网时代的主旋律。而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物联网,把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从而改造物理世界的运营效率。为此,丁险峰将通过在产业界的数十年经验带来他的方法论。

丁险峰    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MSIG)全球董事

丁险峰,感知与认知专家,数字化转型专家,拥有多年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经验。曾担任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IoT分委会委员长,阿里云IoT事业部CTO、工业互联网首席科学家。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除对云原生和微服务有深刻理解,还利用云原生对企业进行OT改造有深入研究。在此之前,任职华为传感器应用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早年在硅谷15年,历任意法半导体主任算法工程师,博世传感器应用工程经理,英特尔传感器系统主任架构师,因而对传感器和半导体行业有着深厚的理解。此外,兼任自动化学会理事,以及国际传感器行业协会(MSIG)全球董事GlobalCoucil。

AI作为各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力量,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上也被寄予厚望。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够让“工况自感知、工艺自学习、装备自执行、系统自组织”得以实现。但不得不说的是,AI技术和工业行业数据的深度结合仍然困难。底层AI技术如何适应工业领域各种场景的应用需求?中科云谷AI团队负责人、数据科学家张保华将带来他的解答。

张保华   中科云谷AI团队负责人、数据科学家

张保华,丹麦奥尔堡大学博士,研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运筹优化等AI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包含智能制造、企业智慧运营等领域。曾担任远景能源高级算法工程师,开发并交付多款智能应用,包括风机故障诊断及预警、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等。曾发表SCI论文8篇,E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美国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摆在制造企业面前即重要又复杂的课题。西门子作为拥有174年历史的老牌工业企业,在电气化、数字化与自动化领域全球领先。本次论坛上,来自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软件与系统创新部研发总监翁畅维,将从工业数字化角度,带来工业互联网背后的架构逻辑和软件技术体系的分享。从“数”到“智”,西门子将给产业界带来哪些不可或缺的技术视角?

翁畅维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 软件与系统创新部研发总监

翁畅维,西门子全球认证软件架构师。专注于系统及解决方案架构,企业架构及中间件,云原生及大数据架构。参与主导多项大型工业软件、平台研发,覆盖制造、基础设施、能源、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

盛国军  海尔卡奥斯 CTO

盛国军,花名毛尖,毕业于浙江大学。2012年加入海尔集团,历任海尔电商CTO、海尔电器集团CTO、海尔卡奥斯CTO。二十余年互联网公司及传统多元化集团的技术管理经验,赋能企业完成物联网创新能力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技术运营-海量资源精细化运营实战》。

与七位工业界领袖相约,我们“不见不散”~

听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顶尖技术专家亲述实践经验与前瞻性思考,关注国家政策对先进计算的技术导向,听一线技术大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场景面临的实际问题……跟着顶尖学者与科学家的全球形视野,为我们理解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在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提供新思路。

2021技术英雄会,长沙岳麓论英雄!大咖云集,星光璀璨。欢迎各位程序员空出行程,来长沙现场亲身参与这场专属于程序员的技术大会,与技术英雄领袖们一起论道,交流学识共论挑战与机遇。除了这场技术盛宴,还有开源黑客松、程序员吐槽大会、DEBUG闯关游戏、创新产品展与现场体验等诸多特色活动!科技金秋已至,接下来是谁的春天?更多精彩内容更需要热情的你带着热血的心,共赴长沙,到现场一探究竟!

THE END
0.嘉实基金:洞察智能时代脉搏构筑数字AI投资新生态|嘉实基金|AI|人工从国家战略推进,到产业应用突破,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驱动力的前沿技术,数字AI不仅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选择,更是推动新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AI赋能百业,投在浪潮起点。嘉实基金希望凭借深厚的科技投资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以扎实的投研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矩阵,成为连接智慧资本与数字未来的桥梁,助力投资者共享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2:3178iqe/oohr}sju?3:A7:90yivvq
1.小米核心技术整体亮相,5G+AIoT双引擎智造未来当2019年11月19日第三届小米开发者大会拉开大幕时我们发现,这一次小米要“秀”的肌肉甚至已经不只是简单、离散的AI或者IoT能力。用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的话来说,从今天开始的第三届小米开发者大会,将会是小米核心技术第一次的整体亮相。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7278691994::573a?69:96949/uqyon
2.AI日报丨文远知行获数亿美元C轮融资;EDA企业芯华章获超4亿元Pre5月 11 日,IoT 物联网、智能电网通信芯片设计公司杭州联芯通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联芯通”)近期完成B轮融资,此次融资获得国内重量级创投公司投资,包括国内前十大人民币基金,由国家财政部出资主导、东方富海管理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伙),以及两家国内前十大半导体基金-泰达科技与厦门达泰芯石创业投资合伙企jvzquC41zwkrk~3eqo54295439893869;:896@9
3.AI概念崛起去年最低迷时谁大幅左侧加仓了TMT?3.数字经济和AI带来的创新周期:(1)我们密切关注并始终坚持配置一部分科技创新周期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AR/VR、云计算的应用,同时继续紧密挖掘并跟踪数据要素市场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2)我们高度认同 AI 将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我们高度重视 AI 和 IOT 产业共振形成的全新商业机会,例如机器人、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2=6548?14:87584ivvq
4.AI独角兽云知声拟科创板上市,12亿美元估值或迎来检验基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技术,云知声不仅建立了“云端芯”产品化战略,还自研了开放平台,并基于平台向上延伸到医疗、家居、教育、车载领域,向下研发了专有AI芯片。 去年,云知声发布了首款面向IoT的AI芯片UniOne(雨燕),由此完成了从最初起家的语音识别技术服务商,向AI芯片公司的转型。 jvzquC41yy}/k‚nqw0ipo8u132>19:3jvor
5.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发布,6个泛家居企业上榜!2018年7月,涂鸦智能完成近2亿美金C轮融资,由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Future Fund、NEA、中金硅谷基金、宽带资本、Quadrille Capital以及香港查氏家族基金等机构投资。涂鸦智能与AI技术融合度较深,同时在商业模式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诸多棘手的行业问题,并不断创造富有价值的新专利,以进一步推动IoT的普及jvzq<846i0oklwjyu0ipo8sgyu5t{|ygo1813B432185196328973=3ujvsm
6.AIoT——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融合的新形态“云”主要指物联网相关的云化能力平台,包括物联网平台、 AI 平台和以大数据、网络安全、区块链为代表的其他能力平台。 “用”指的是AIoT 产业应用行业。从核心驱动要素来看, 可分为消费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产业驱动型行业。 “产业服务”板块主要包括 AIoT产业相关的各类联盟、协会、机构、媒体、投资基金等,这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3786;15?:8?d326;3:=>3;0yivvq
7.SynapticsAstra人工智能原生物聯網平台推出,配備SL系列嵌入式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2024年4月8日(GLOBE NEWSWIRE)——Synaptics Incorporated(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YNA)今天推出了帶有SL系列嵌入式人工智能原生物聯網(IoT)處理器和Astra MachinaTM基金會系列開發套件的Synaptics Astra平台。當客戶要求在幾乎任何產品中使用人工智能時,Astra 提供了滿足這些需求的結構、可擴展性和靈活性。jvzquC41pg}t0ozvwpt/exr1jm5qq|y162;24A>9
8.2019机器之心人工智能年度奖项正式公布:关注创业先锋,聚焦产品在市场方面,思必驰将业务领域扩展到酒店、地产、物流、金融、政府等新场景并有多个客户落地案例。截止 2019 年 12 月底,思必驰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驰星创投」已经投资覆盖医疗、IOT、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 20 余家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大生态的上下游企业。 图森未来jvzquC41yy}/|qzcp|nj0jn1fqivonsv14gchk99fd?dfBfd92h53=9h54?f3=
9.AI助力产业升级科技主题迎来历史性机遇|中欧基金|同类基金|邵洁富国基金基金经理孙权表示,未来推理端可能是人工智能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包括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等应用场景。AI手机预期带来换机需求,各种AIOT包括眼睛耳机等拉动新需求,自动驾驶加速落地,机器人或将进入产业拐点。 实际上,在近年科技主题投资浪潮的背景下,上述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均表现不俗。 根据银河证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92;?44A
10.深蓝航天完成A+轮融资:加快中国运载火箭可回收复用技术的研发|朗镜科技是一家实体零售计算机视觉和数据分析公司,通过此次融资,朗镜科技将加速零售商数字化转型产品布局,优化零售巡检机器人解决方案,在零售AI和IoT领域持续发力,大规模推进中国市场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 朗合医疗 朗合医疗完成B轮融资。 朗合医疗专注于经自然腔道柔性内窥镜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自主研发的产品经支气管jvzquC41or4ph€jgm0ipo8kkpctdg8f478=2696;49=
11.东吴基金刘元海:坚定拥抱AI看好电子半导体中长期机会另外,二季度有很多迹象表明AI大模型有望在手机、PC以及AIOT(物联网设备)等端侧落地,AI硬件时代有望开启。此外,一季度的A股电子半导体公司股价调整幅度较大,股价处在历史相对低位。电子半导体板块或处在三重底:业绩底、估值底和位置底,电子半导体的中长期机会或将来临。jvzquC41hwte0:5lsmg/exr0ep532;929480e?;222972;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