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取代的第一批人已出现,快看看有没有你的岗位(阅)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AI真的会取代人类工作吗? 微软最新研究给出了一个真实、冷静却又充满冲击性的答案:有些岗位的部分工作内容,已经被AI在真实业务场景中“悄悄接管”。

这份研究不同于以往的“预测类报告”,它直接来自微软对2024年九个月内数十万条真实Bing Copilot用户对话的分析。换句话说,它展示的是:AI已经开始“帮我们做的事情”,以及哪些职业最容易被AI取代某些环节。

结果出来后,很多人都吓了一跳。

微软研究团队将数百个职业与O*NET职业任务数据库逐一映射,得出了一份“AI高适用性职业清单”。这些岗位在工作中大量依赖语言沟通、信息处理、文字生成或知识整合,而这正是AI最擅长的领域。

以下是高适用性职业的典型代表:

口译员、笔译员:AI翻译的速度和准确率已经足够处理大部分常规文件。

客服、票务代理、礼宾员:AI客服机器人24小时在线、几乎零成本。

校对员、新闻分析师、数学家、政治学家:AI在逻辑分析、语法检测、数据解读方面速度惊人。

核心特征: 工作内容标准化、流程可拆解、重复性强、依赖语言或数据处理。

现实案例:

国外某跨国企业客服部门已用AI替换掉30%的人力,AI机器人负责常规问题,人工仅处理复杂场景。

国内部分科技媒体已用AI辅助生成科技新闻快讯,记者更多投入深度调查。

国际翻译公司使用AI翻译“打底”,人工仅做二次润色,翻译产能提升了300%以上。

研究还发现,AI对一些依赖体力、空间感知和动手操作的工作暂时“无能为力”。

低适用性职业代表包括:

护理助理、采血员:涉及人际情感沟通、现场突发状况判断。

危险品清理人员、建筑工人、泥瓦匠、防腐师:环境复杂、现场操作技能要求高。

维修技工、包装工、洗碗工、拖拉机司机:需要灵活手部操作和空间定位能力。

核心特征: 工作场景动态多变、依赖体能和灵巧度、任务难以用算法标准化。

但注意,这并不代表这些工作永久安全。随着机器人、自动化设备、计算机视觉的升级,这些岗位未来也会逐渐受到冲击。例如:

智能仓储机器人已经能取代部分包装、搬运工人;

医疗影像AI工具可以提前发现异常,辅助医生诊断。

微软的全球研究结论在中国同样适用,甚至部分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人力结构变化。

根据工信部2025年上半年行业调研数据,中国大型呼叫中心AI客服的覆盖率已超过42%,比2023年提升了近15个百分点。

案例:京东客服:2024年底,京东客服机器人完成了70%以上的咨询和售后问答,人工客服仅需处理复杂问题。

案例:银行业: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工商银行等均已上线智能语音客服机器人,在贷款催收和信用卡分期场景替代率更是超过60%。

国内多家大型翻译公司(如传神、雅信)已采用AI翻译+人工校对模式,翻译产能普遍提升2-3倍。很多甲方客户甚至直接要求必须支持AI翻译打底以降低项目报价。

出版行业:AI已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图书出版的内容初稿生成,新华社和报日人民客户端部分快讯稿件采用AI初稿+编辑审稿模式。

京东、菜鸟、顺丰在仓储环节已大规模部署AGV搬运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部分仓库人工岗位减少了30%以上。

制造业龙头如富士康、比亚迪持续推进“黑灯工厂”计划,未来三年预计将减少大量低技能装配工人岗位。

分析: 这些变化和微软的研究结论高度吻合,语言处理类和标准化工作岗位在中国也正面临AI替代的压力。同时,行业头部企业率先使用AI工具,正在拉大与中小企业的竞争差距。

外企与大型民企会率先裁减重复性岗位例如银行、互联网公司、客服中心。要么转型升级,要么提高个人掌握AI工具的能力。

产业链上下游快速跟进大企业用AI压缩成本后,中小企业也会被迫使用,否则竞争力不足。

AI人才需求爆发中国AI领域招聘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Prompt工程师、AI数据工程师岗位薪资普遍上涨20%-40%,抢人大战激烈。

一句话: 中国市场的AI替代趋势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直接,任何行业的“安全感”都是暂时的。

微软研究团队特别提醒:AI的“高适用性”并不等于整份工作会消失。

工作=多个任务的集合。有些任务是标准化的,AI可以完全接管;但有些任务需要判断力、创造性和人类情感,这些是AI短期无法胜任的。

举个例子:

记者:AI可以帮忙写快讯、整理数据,但独家采访、深度调研仍要人类做。

客服代表:AI能处理大部分常规问答,但复杂投诉、谈判、客户关系维护必须依赖人类。

未来趋势是“人机协作”: AI负责标准化工作,人类负责非结构化、创造性任务,二者融合在一起工作。谁能驾驭AI,谁就更有竞争力。

任务高度标准化:语言类和信息处理类工作更容易被“拆解成步骤”。

工作依赖信息和数据:AI天然擅长处理大规模数据、生成文本。

成本优势明显:AI一次性部署成本低,能7×24小时工作,几乎零边际成本。

一句话总结: 如果你的工作内容重复性强、流程固定、可用文本语言完全表达,那么被AI替代的概率最高。

信息类岗位“降本增效”加速公司会优先用AI取代基础岗位,减少人力成本。例如客服、校对、资料整理、基础内容生成等环节。

低适用性岗位也会逐渐AI化AI不直接取代人,但以工具、设备的形式嵌入工作流。例如智能检测设备、巡检机器人、辅助诊断系统。

新岗位快速涌现

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专门设计高效指令给AI。

AI数据标注师/训练师:帮助AI持续学习。

内容审核专家:确保AI输出合规、可靠。

立刻学会使用AI,成为“外挂型”人才不管你在哪个行业,先学会用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最基础的“保命技能”。

提升不可替代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跨领域知识整合、复杂场景判断、情感沟通,都是AI目前短板。

规划职业转型如果你的岗位是高适用性职业,建议提前储备技能,比如数据分析、AI工具应用、行业洞察力,争取向管理、策划、产品方向升级。

微软的研究结果,其实给我们打了一个“预防针”:

重复性、标准化任务必然会被AI蚕食,这是趋势。

能驾驭AI、创造价值的人会更吃香,机会比风险更大。

未来几年,AI将是每个人的“工作外骨骼”。如果你能让AI成为工具,你的岗位不但不会被替代,反而会拥有比别人更高的效率和成果。

THE END
0.AI时代,HR会被取代吗?2609023数据洞察力:HR需要掌握数据分析技能,将AI分析结果转化为管理决策。例如,通过分析离职预警数据,HR可以制定留任方案,降低员工流失率。 人性化服务:在AI技术普及的背景下,HR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聚焦高情感附加值场景。例如,通过职业规划咨询和冲突调解等服务,HR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jvzquC41yy}/lrfpuj{/exr1r1?d;::3h5jfhn
1.AI不会颠覆人,但会替代工具人AI人工智能最近社交网络上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我的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 从最初的聊天机器人,到秒出图的AI绘画应用,再到各类AI专业小模型产品的研发,大批内容生产从业者都在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替代”挑战。 ChatGPT-4发布刚过半月,金融圈就推出了第一款行业AI应用BloombergGPT。“传统权威领域正在AI技术基础上自我革新jvzquC41pg}t0|npc0ipo7hp1u532;8/263268iqe/on{zm{ks<69==;50yivvq
2.微软研究揭示:这40个职业正面临AI取代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或许在年轻求职者群体中最为显著。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春夏毕业的大学生正面临十余年来最严峻的就业环境(不包括新冠疫情带来的特殊影响),22至27岁之间拥有学位的年轻人,其失业率已攀升至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据面向Z世代求职者的职业平台Handshake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传统面jvzquC41o0iz|xsg0et0c{ykenk0:9;7544ivvq
3.2025年春节,DeepSeek在全球AI领域投下一枚核弹。短短一周,英伟行业标杆案例:头部企业成功应用(如某零售巨头用R1优化库存周转率)将产生示范效应。 云服务集成:若主流云平台(AWS、阿里云)预置R1解决方案,企业可一键部署。 2)可能存在的阻力 技术能力鸿沟:缺乏AI人才的企业可能面临部署困难,需依赖第三方服务商。 数据治理挑战:模型微调需高质量内部数据,但许多企业数据分散且未结构化jvzquC41zwkrk~3eqo565:79;2:9488446<77A<
4.AI将淘汰谁?3. 决策执行层(替代率25%-60%) 金融交易:文艺复兴科技AI对冲基金年化收益36%,人类基金经理平均8%。 包括以下职岗:初级金融分析师、电话催收员和批量诉讼专员、数据处理员、基础法务助理、风险监测岗和报表生成岗、市场拍卖与交易岗位。 医疗诊断:DeepMind眼科AI识别50种眼疾准确率94.5%,初级放射科医生需求下降。 jvzquC41ygh/vxzvkcu/exr1ctzjeuj196?13:6532>68A99::70
5.2025年47%工作岗位将被AI影响?最新研究揭示职业替代风险排行榜【AI已影响40%岗位】麦肯锡研究显示,到2025年全球将有8亿工作岗位被AI改变。本文用真实就业市场数据,分析哪些工作正被AI取代(如基础文案、会计审核),哪些岗位需求反增(如AI训练师、人机协作管理),帮你找准未来5年职业方向。 0***1 可能被替代的岗位 如果jvzquC41dnuh0lxfp0tfv8neg:8:1jwvkerf1mjvckrt1:9936896A
6.产品迭代升级有望受益AI浪潮+国产替代趋势【天风通信】核心摘要数字经济与AI建设下,5G、千兆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将提升数据流量,带动下游数据存储需求持续旺盛,数据中心规模逐步扩大。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上云率的不断增加以及5G商用的持续加速带动了下游应用流量高速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设超70万个5G基站,我国5G终端连接数已超1.8亿jvzquC41zwkrk~3eqo566B>39373887:3:67499
7.2050年这些职业将逐渐被AI(人工智能)取代kimsimple这些职业将逐渐被AI(人工智能)取代 机器人革命正在如火如荼。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的一份报告,到2020年,机器人将夺走15个发达国家中的5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到2022年,智能机器和机器人可能会取代医学、法律和IT行业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jvzquC41yy}/ewgnqiy/exr1mkstkvung1v09A6:449/j}rn
8.AI替代程序员?2025年哪些岗位最危险/安全?在2025年的今天,程序员群体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职业地震。AI生成的代码占比从2023年的不足5%跃升至41%,而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的裁员名单中,软件工程师赫然在列。这场变革既是危机也是转机——当AI开始编写代码,程序员的真正价值反而愈发清晰。 一、高替代风险岗位:标准化与重复性劳动的黄昏 初级程序员(替代率≥85jvzquC41dnuh0lxfp0tfv87723e:49>48780c{ykenk0fnyckny03==239:64
9.P8以下不如AI?网游公司裁员引发行业震动那是AI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的2018年,书中断言AI替代某些职业板上钉钉。彼时很多人还对此不屑一顾,但近年来,随着AI应用的逐渐普遍和成熟,当年看似危言耸听的话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网龙2024年终裁员事件更是直接带来了更为直观的冲击,说明就算是在上市公司里的正式员工,也可能会被AI所取代。jvzquC4158qs0lto1r542@=96;=65@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