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摘录】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高效的新工具,从而聚焦于培养机器所不具备的能力,比如同理心、好奇心和创造力。
【思考】今天,面向未来的教育更需培养的是“同理心、好奇心和创造力。”而这却是最难的,也是当下教育最缺少的东西。所以,面对AI发展的挑战,教育的创新和转型已经是必须的、必然的选择。
【摘录】儿童的发展(包括智力、情绪和社会适应)也是有顺序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学习与该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内容,如果过早学习不符合认知范围的内容,则只会事倍功半。
【思考】超前教育不是在帮助、促进学生发展,而是在损害我们的下一代。
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家长对超前教育趋之若鹜,社会则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上推波助澜,学校也在培养拔尖人才的名义下或多或少地在实际地进行着某种程度的超前教育。
【摘录】“教育内卷”导致的高压竞争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还限制了他们探索兴趣和发展个性的空间。
【思考】教育不合规律的内卷,损害的是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教育需要真正的“三减二增”:课程难度减30%,课外作业减20%,中高考难度减20%,体育活动时间增半小时,自由活动时间增一小时。给学生更多自由玩耍、发展的时间。
【摘录】AI 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的时代,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变得尤为重要。
【思考】从人工智能底层逻辑看,人不能被AI取代的能力,主要有超越自我的需求带来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交往需求带来的社会与情感力等。
【摘录】(AI时代的教育)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
【思考】还有更重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重要的是共情力、合作和沟通力、组织领导力等,也应当纳入到教育中来,而且应当成为AI时代的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摘录】解决培养人的问题的最根本方法就是不设立选拔机制。
【思考】社会要有效率,就必须有竞争;要竞争,就得有筛选机制。所以这个问题无解!
但是我们可以让筛选的内容和方式,能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摘录】学校:不是管理学生的行政机构,而是提供服务的“学业孵化器”
【思考】学校摆脱“选拔机制执行机构”是可能的,寻就是让学校回归“教育”的本职工作。从教育之本真也是应该这样办学校的。
【摘录】学校更类似于“创新工场”或者“学业孵化器”,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也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提供服务。
【思考】学校是一个实践场、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践中、探究中、阅读中。在这种状态下,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社会的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和生活中心才是未来为样应该有的样子。
【摘录】学习方式是项目式、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要理解一个学科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并且着眼于解决真实的问题,从“因知而行”变成“因行而知”。
【思考】学习方式要颠倒过来--因行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玩中学、做中学、探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悟中学应该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但这并不否定简接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是不能只有简接的接受式学习,培养创造力、实践力是需要直接发现知识的探究学习、实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