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兜帽与英式兜帽的结构与发展解析

如果说有什么是研究十六世纪上半叶西欧服饰绝对跳不过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女士的兜帽。通过大量关于都铎时代的影视剧和复原作品,人们应该都有个大致印象——轻便圆润、弯月形、很雅致的法式兜帽French Hood和沉重庞大、线条僵硬、形如屋顶的英式兜帽English Hood(因为很像屋顶所以也叫Gable Hood),后边都垂着长长的头巾。

虽然影视作品确实对于兜帽这种历史服饰概念的传播很有意义,但我必须遗憾地告诉大家,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影视剧——包括那些最考究的——中的法式兜帽全部都是错的(英式兜帽情况能好一些),而且还错得很离谱。而各种历史爱好者的复原,也只有1%还算做得大差不差。

一、法式兜帽到底是什么结构?

影视中的法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这样,被表现为一个弯月形框架上蒙着布料,边缘上装饰珠宝组成的发箍状头饰,后边连着一条披在背上的头巾,或者干脆没有头巾直接戴在头发上。这也是大部分人对其的固定印象。

而到了《狼厅》就更简单了,只是个窄发箍缀着一条纱巾。

至于夸张些的则是像《九日女王》这样,成了个变体的俄罗斯kokoshnik。

说实话,和真正的法兜谬之千里。

为了方便后续分析,我提前放出理解法兜必需的几个重点,也是影视剧最误导大家的几点:

①、法兜是个兜帽,而头箍不是兜帽。真实的法兜有三重结构,以及布帽+兜帽+前头巾+垂巾四个构件,比影视剧里复杂得多。

②、在戏服中被当做主体的“弯月”,虽然很显眼,但实际上非但不是主要构件,还是整个兜帽中最无关紧要的地方。

③、戏服中组成弯月的那两排珠宝并不是连成一体的,甚至都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④、成熟期的法兜后边垂下的那条头巾并不像影视中那样披搭在背上,它的真实状态可能会让大家吃一惊。

⑤、法兜是靠系带来佩戴的,而不是卡在头上。

以上指的是影视剧多会表现的,已经成型的成熟期法兜,但法兜本身也有进化过程,早期形态会在后文说。

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搞明白法兜的真实结构,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看得不仔细,还有一个则是古画资料自身的锅。我们看到的戴法兜女性的画像,基本都是下边这样。

这个角度对研究者不大友好,一些细节如果不认真分辨,很容易搞错。此外由于后边全都是黑色,看不清具体结构,很多人就误以为只有一条披巾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瞪大眼凑近瞧。

1、前头巾

很多画像中的弯月部分其实有两种色,而且在下边的尖角处明显分出了不同层次。

是的,所谓的“弯月”其实有两层,而它的两道边,是两个叠加的独立部件的边缘凑得很近给人造成的错觉。有些影视戏服(比如《安妮的一千日》里的)即使注意到这一点,也仍没有发现其本质,而只是做了个拼接发箍。

此外,仔细点,你会注意到,上边那一排长的珠宝串,从腮帮子下又延伸出去了朝外弯曲的一段。

如果真的只是这么条多余的“脚”,未免很奇怪。比如像《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里着这样。

但后边的黑漆漆一片导致我们难以继续了解。所以这时真正要看的,并不是那些上了色的肖像成品,而是排除色彩干扰,更有研究价值的一样东西——素描像。

注意一下每张图这里的细节↓

实际上,所谓“弯月”的长边,其实是盖住头顶,又在脸侧垂下的一条黑色长方形布巾——叫做Frontlet,下文简称“前头巾”——的饰边。只不过因为上色画中,前头巾和后面的头巾都是黑色所以混到一起了。那么弯月的真相,大家可能已经心里有数,咱们再来看几个侧面像就十分清晰了。

还有最最直观明了的绝好资料——雕塑。

所以那弯月其实就是把前头巾的一部分翻折过来,露出一段里衬,形成色彩对比罢了,所以才说那实际上是最无关紧要的地方。

2、兜帽

既然上边是一条头巾,那么下边盖住的那个东西——由于露出部分太少,我们只能看到它有一条皱褶花边和一排形成“弯月”短边的珠宝饰边,还有两个伸到双颊的尖角——自然就是个独立构件。那么它是什么呢?

答案是,这才是法兜真正的本体,支撑起整个结构的幕后核心,兜帽本帽。

虽然只戴帽子不戴头巾的情形不多见,但在早期史料中还是能找到几张的。

当时女士们的脑袋都是被这东西包起来的,这就是为何有兜帽之称。

兜帽和头巾的关系就相当于一个人和他穿的衣服,就算衣服再漂亮再有存在感,那个人的名字也是属于他本身。所以各种影视剧的设计最好笑的一点就是把它搞没了,却又称其为French Hood,就相当于对着一套衣服在喊主人的名字。

不过有一说一,要分清兜帽和前头巾的层次,有时候确实挺难。

有些女士把前头巾戴得特别靠前,基本把兜帽除了边缘部分全遮住了,所以不仔细看下边的尖角部分,真心难以发现是两层。

还有些女士的前头巾,翻出的里衬恰好和兜帽是同色的,不凑近还真未必看得见二者之间的那条线。

这里要点名批评一下安妮·博林女士,戴的兜帽是黑的,头巾里外也都是黑的,一坨乌漆嘛黑能看出个鬼,怪不得很多人误以为她戴了个珍珠镶边的黑发箍。

从前面那几张侧面像大家应该能看到,兜帽后边部分和头巾是同是黑色的,所以关于成熟期法式兜帽后半部分的构造,研究者有了分歧。有人说兜帽是整个用硬质布料包住头的,有人则说兜帽是前边一个硬质布料的环形框架,后边接一个软质发包。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两者都存在,只不过前者是早期的(毕竟前边已经有绘画佐证),而后者是成熟期至后期的。关于后者,一个对于法式兜帽内部层次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资料是当时小女孩的画像。贵族小姑娘也会戴法兜,但往往不是完全体的,这能够让我们很好地一探究竟。

法兰西的夏洛特,弗朗索瓦一世与克洛德王后早逝的女儿。她在这两幅画像中都仅仅戴了兜帽而没有头巾,可以看到帽子前部是一个环形框架,后边就是个软发包。

丹麦的多萝西娅,从小被母亲带回娘家尼德兰,最终由姨妈抚养长大,所以装扮也是尼德兰流行的法式风格。她这顶帽子则比夏洛特多了前头巾,但没有垂巾,仍能明确看出后边的发包。由于发包没有头巾遮挡,直接露在外面,所以这些小女孩的帽子被做得鲜艳花哨。

现在还有些研究者认为,前头巾下边应该还连着一个黑色圆帽,在兜帽的发包上再覆盖一层,才是我们看到的完全态,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3、垂巾

在前边的侧面像中,大家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另一个很明显的地方——兜帽后面的那条头巾,并不是如影视剧和各种复原表现的那样披在颈肩和后背上,而是悬空垂落,和脖子有相当一段距离。下文简称“垂巾”。要是只看那些正面像,还真难注意到这一点。

此外,十六世纪前半叶有很多祈祷书手绘插画上都有贵族女性活动时的多角度形象,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出法兜及其垂巾的形态。

而且再来看看下图这张背面。

可见,垂巾并不是影视剧中那种一大片展开的形状,而是个规规整整的长方形布条,被后脑勺的兜帽顶起来,自然会悬空。

有些颠覆以往的认知吧,不过这样设计还是挺有好处的,首先不会让脖子捂痱子(雾),其次在十六世纪后期,拉夫领兴起后,法式兜帽依然流行,与脖子有距离的垂巾才不至于和领子发生冲突。

电影《安妮的一千日》中有一个人物戴的兜帽,虽然仍没做对,但神奇地把垂巾悬空的样子做出来了。

但此片其他人——尤其女主——的垂巾又都是错的,所以就令人甚感迷惑。

垂巾具体是怎么安装在这整个系统中呢,恰好有一幅画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这位女士的前头巾没有翻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垂巾就是固定在前头巾上。而在那些前头巾翻折的画像中,这个接点就被挡住了。

4、内置布帽

以上三个部分涵盖了法式兜帽的外部结构。但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的在最里边。

仔细看这张图的兜帽边缘处。

注意到了吗,在兜帽的透明皱褶花边下,露出了一点白色边缘。

再来看看这张图的细节。

同样也能看到那个白色部分。

这其实是戴在最里边的一个亚麻布帽。由于戴兜帽时得把头发盘好,但戴着帽子,里边又不适合用很多发夹固定,所以就会先用一个小布帽兜住头发,避免其散乱。同时它也起到里衬的作用,隔开了头发和兜帽,保证兜帽不被头油头屑弄脏。

5、系带

最终来说说兜帽的戴法。很显然,一个只戴在后半截脑袋上的帽子,还有一条肯定分量不轻的垂巾挂着,如果没有额外固定方法,运动稍微剧烈一点就很容易掉下来。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且直观明了,在不少肖像里都画出来了。

就是在兜帽两角处有系带,可以系在喉咙上方(好勒人!)。不过由于这么条带子并不能增添美观,所以大部分画家会故意将其隐去,这也导致很多设计师和复原者不明白其中道理,就把兜帽做成真头箍了。

迄今为止我发现只有一个剧意识到法兜的正确戴法,就是西剧《卡洛斯帝王》。里面的英法部分出现了法式兜帽,虽然结构没有做对,但难得地注意到了系带的存在。

而根据安妮·博林的故事改编的意大利歌剧《安娜·博林娜》,有一版的服装出现了已经非常接近靠谱形态的法式兜帽。

却偏偏忘了加系带······就怎么说呢,此事古难全······

二、法式兜帽的演化过程

西欧女性服装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一个重要的拐点,就是戴的希南帽变成了兜帽。很多人误以为这个过程就是简单的希南帽消失→兜帽诞生,但这个理解是错的。

颠覆认知的环节又来了,虽然长得完全不一样,但兜帽其实就是希南帽的一种进化体(虽然在此过程中也有别的元素加入)。

1、法式兜帽的诞生

一切还要从1470年代末说起,我们熟悉的那种尖锥形希南帽走到了尽头。在当时的时尚代表人物——勃艮第女公爵玛丽头上我们能看到这种末期希南帽。

她的希南帽已经有明显的变小趋势,不再是以前那种“高耸入云”大尖锥。此外,注意她前额盖的那条布巾,是的,前头巾这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而且在当时绘画中偶尔也出现把前头巾翻折的做法。

紧接着,短短几年后,在法国的一些手绘插画中,曾经的希南帽就更小了。

而且也不再是锥形,变得粗短,像半个哈密瓜,逐渐显出兜帽的形态。也就是在此时,法式兜帽和英式兜帽走上不同路线,分道扬镳,这点会在下一部分讲。

再过短短几年,查理八世时期,我们能看到帽子不但继续变小,还不再作为外置部件,而是被后边的长头巾完全盖住了。

在此过程中,15世纪平民女性一直佩戴的外出用风帽也参与,甚至可能主导了这一变化。在当时很多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戴着风帽的农妇(同时我们可以在画中注意到,这些风帽也能像后来的法兜那样把前边头巾翻折)。

而再看下边这位背对我们的女性,她的头巾也呈现出很接近上图中风帽的结构,甚至还保存在着在后脑勺的那条长管状部件(只不过后来法兜没有保留它)。

上流社会主导的时尚潮流中时不时会出现平民阶层的服饰元素,所以尽管法式兜帽后来一直是富贵女性的物品,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个不同阶层共同完成的产物。虽然这时头巾下的帽子还有一定体量,但紧接着就会继续缩小直到到贴头。于是早期法式兜帽就此诞生。

顺便一提,在西欧时尚的领头者尼德兰地区,平民风帽衍生出了一个正统后裔,即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荷兰民间女性流行戴的白头巾。

2、第一形态

这时兜帽的基础结构已经出现,里边一层是固定头发的小布帽,第二层是一个两侧能一直垂到脸颊之下的较大兜帽,然后第三层便是罩在最外面的头巾。

从上边的画看,有些头巾虽然已经有前后之分,但整体还是一块布,呈现出风帽的结构。

但还有一些资料又能明显看出前头巾和垂巾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并不是在一块布上。

只能说或许当时法兜还在早期,尚没有统一制式。

这时的头巾形态相当大。由于女性头发还残存着中世纪那种发际线很高,剃出个秃瓢脑门的样式,所以其遮盖面积也很多。

它不像后来那么规整,垂巾部分确实是直接展开披在背上的,而前头巾的两个布条比较长,可以放在两侧肩膀上,也可以搭在身前(注意,由于都是黑色,当前头巾放在两侧时很容易被误认为和后边是没有间隙的一体,这使不少复原者都做错了),头巾顶部可以翻折也可以不翻,比较自由。

在上图佛兰德斯画家Gerard David作品细节中,就同时出现了不同佩戴样式的法兜头巾。

进入十六世纪,法兜的形制逐渐规整化了。

1500年代,兜帽上下缩短,底侧变平,在两腮下形成了两个尖角。前头巾也在缩短,不再能全盖住肩膀了。这时期的时尚代表人物是当了两任法国王后的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从关于她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法式兜帽的演变。

到1500年代末,兜帽底端接近与下颌齐平,前头巾也升高至彻底离开了肩膀,后面的垂巾越发齐整。

随后法兜就进入了第二形态。

3、第二形态

1510年代至20年代初的法兜属于第二阶段。

从这时的绘画看,法兜的四个结构都基本固定了。兜帽和前头巾基本只围绕脸部,垂巾的悬挂模式也成型了。

由于女性已经不再剃头,改成中分发型,所以兜帽整体开始后移,在遮挡发髻的同时又能露出一部分额发。

有趣的是,这时期似乎不大流行把前头巾翻折的设计,大多数画中都是直接方巾盖头状。

偶尔有,也是翻折程度很小的。

4、成熟期

从1520年代前期开始,法兜终于进入成熟期。

兜帽变得更小,下边的两个尖角沿着两腮延伸到近喉咙处,方便直接从这里系带。

前头巾两端进一步缩短,并在底部微微向外弯曲。顶部又开始流行翻折,并且其边缘以珠宝装饰,与兜帽边缘的珠宝串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弯月形。

由于形态很固定,所以这时的兜帽应该已经不能再像早期那样可以自由摆弄,尤其前头巾的那串珠宝恐怕已经是一个硬质的框架。而且各个构件也很可能拼接在一起,直接组成“成帽”来佩戴了。

这一款式的流行接近二十年,也是在这一时期法兜被成功引进英国,并取代了原本占据主要地位的英式兜帽。主导此事的重点人物自然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安妮·博林。

顺便一提,法兜其实还有个特殊戴法。

把垂巾向前翻过来,盖在头顶上,而且里边应该还加了衬板,于是看上去直挺挺的,或许这是个避免头巾乱甩动的手段。

5、异变

在1540年代至50年代,法兜的大致形态虽然如故,但有一处细节和西欧女性的发型共同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变化。

前文提到的,女士们开始露出了前额的头发,所以自然地,很快她们就琢磨起发型的问题。简单的平贴中分且遮住半边脸的发型已经不能满足她们对美的要求,于是法国贵妇们在脑门两侧烫起了两小坨发卷。

英国那边则是在两鬓梳成比较光滑的蘑菇状蓬起。

一直以来包围着头发的兜帽随之而变,原本伸在腮帮子处的那对尖角翘了起来,改到脸颊的高度,形成一个小弧形圈住了发卷。

英国那边也是如此。

这奠定了随后几十年法兜的模式。

与此同时,十六世纪的时尚女魔头——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后在欧洲掀起了繁复奢华的风尚。

于是原本走简雅路线的法兜也变得花里胡哨起来。在此之前兜帽和前头巾上的珠宝串都是比较纤细,种类较为简单的,这时则大多排布上了各种各样的珍珠宝石。

某些连前头巾翻折出的部分也要缝上珍珠。

顺便一提,由于抬高的兜帽尖角恰好能露出耳垂,所以女士们终于可以戴耳环了~

6、晚期

法国和尼德兰宫廷女士的两小丛发卷在16世纪中后期逐渐形态规整,变成了一个形似心形的发式。法兜的位置明显后移以为发型留出空间。而且它们也随着头发又进行了新一轮演变。

法兜原来的圆弧形状是为了搭配早期的平贴发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样子了。所以兜帽的外形也变得有些扁而宽。

而且那两串珠宝更!加!奢!华!了!

在另一头的英国,由于发型略有不同,所以法兜进化出另一种模样。

其具体形态我们能在玛丽女王及其廷臣头上看到。

之前她们两侧头发做成的发型不仅变大还上移了,整个脑袋在发型的作用下变成了个倒三角。所以法兜也随之变成了角形,前方的兜帽环绕发型(有时还会在前额上方再额外加上一层头巾,如玛丽女王肖像里那段黑巾),前头巾和垂巾则被安置在远远的后方。看上去倒是有种独特的风味。

但伊丽莎白一时登基后,她不喜欢玛丽时期的形象,于是从1550年代末至60年代,英国女性的发型法国化,又加入伊丽莎白自己的审美取向,从倒三角变成了较窄的心形,法式兜帽也随之变成一个较高的窄弧线。

7、末期

从1560年代后期至1570年代,法兜进入了末期状态。无论英法,女士们的前侧发式都变得又宽又高,成了巨大的心形发卷或大蘑菇头,占领了脑袋前半截。

法兜被一再往后挤,几乎只能扣在后脑勺的发髻上。由于兜帽尖角还要伸到脸颊处,所以呈现出严重后倾的形态。

由于这时期的法国君主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以及他们的老母凯瑟琳太后)都酷爱奢侈,所以女性着装从头到脚都被织锦花纹、切口、刺绣、珠饰塞得满满当当,法式兜帽自然躲不过这潮流。加之承担起后半截脑袋的主要装饰作用,所以也走向了极奢风。

前头巾端部大多不再向外弯曲,而是形成一个环绕后发髻的珠宝花环。

另一边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的宫廷也不遑多让,

而尤其到十六世纪后期,衣着都豪华到了极度繁复冗余的程度,某些法兜就变成了花里胡哨的大头冠。兜帽和前头巾的珠宝串干脆变成了金丝编织的花边和各种排列组合的巨大宝石,炫到让人眼瞎。

已经完全把本体的风头抢走了,兜帽本身倒像是给这这些耀武扬威的珠宝抬轿子的存在,壕无人性。

与此同时由于拉夫领也越变越大,占据了脖颈的主要位置,所以法兜的垂巾变得很尴尬,结果大大缩小,变成了一个形如海狸尾巴的小布巾。

到这个时候,虽然法兜本身的内在逻辑并没变,但已经面目全非。历史上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一样东西日落西山时必然会来一波矫揉做作的变形,法式兜帽也不例外。

顺便一提,我偶然在这时期的肖像中发现了这么一张。

画中女士戴着法兜,但后边的头发却能披散而下。这个奇怪的戴法或许更可以说明,后期法兜里的兜帽的确是框架+发包的组合。这个发包可以拆卸下来,让头发露出来。

这些晚期的法兜一直存续到十六世纪末,逐渐被发网和圆帽等更时髦的东西取代,最终伴随着这个世纪的结束,销声匿迹了。

三、英式兜帽的演化与结构

相比法兜,英兜虽然看起来像个更复杂的大怪物,但其实它的本质和演化过程反而简单些。

在英国,亨利·都铎打败理查三世,开启了都铎王朝。由于英国的史料稀缺,我们只知道约克王朝时流行的花盆状希南帽这时消失了,新宫廷里的女士们头上都戴着一个个屋顶。

英兜看上去几乎是从天而降的,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本质和法兜其实很接近,也有兜帽+前头巾+垂巾的结构,二者虽然外形相差甚大却是近亲。可以猜测,英兜就是英国人借鉴了法国时尚后又非要不走寻常路整出来的东西。

而它的源头,依然可以追溯到那个“哈密瓜”。

1、前期

当法兜的演变过程是将帽子不断缩小直至贴头,英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帽子不断变得巨大,而且还去掉其圆形线条,改成了僵直的直线和尖角,朝一个方盒子的形态演变。

于是从正面看就是个屋顶了。

早期的英式兜帽和早期法兜一样有些“修女”感。看上边约克的伊丽莎白的画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当时的一些雕塑也表现得很生动。

兜帽分成前后两部分,后边合拢成方盒兜住盘起的头发,前边方形的两底边则打开,拉长垂下,成了两个侧边,放在穿戴者双肩上。因为英兜是直接遮住大半个头,所以其正面形象就更为重要,一开始兜帽前缘就装饰着很多珠宝。

前头巾搭在兜帽前半截,一起垂下,然后搭在身前,这跟早期法兜类似。和法兜的前头巾只是边缘有装饰不同,伊丽莎白画像中这顶英兜的前头巾一开始就是有精致花纹的面料。

兜帽后边用一层布覆盖,然后延伸出一条长垂巾,披在背上。这就是早期英兜的形态。

英兜保持这种原样流行了很长时间,便是前期阶段。在一幅描绘约克的伊丽莎白去世后她家人反应的画中,她的两个女儿坐在火炉前,恰好一个正面一个背面,让我们能看到早期英兜全面的形象。

还有亨七的长女玛格丽特公主(后来的苏格兰王后)未嫁时在英国的打扮。

过了些年,年轻的亨利八世举行了一次豪华比武大会以庆祝击败苏格兰以及他本人从法国归来,一幅精美的绘卷专门记录了这一盛况。画面中就有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及其女官们,她们也还戴着前期英兜。。这幅绘卷在Lucy Worsley主持的纪录片《亨利八世的六个王后》中专门有所展示。

2、中期

等到1520年代,凯瑟琳王后开始进入中年时,英式兜帽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可以明显看到,原本搭在身前的前头巾被叠上去,把垂下的兜帽长侧边露出了一截,而这两个侧边也在缩短,不再是前期那种长至披肩的大小了。

整体形态从早期那种更强调竖线条的样子转而横向发展,两条上边变长,使得侧面两个角比早期时尖了一些,两侧边也随之形成往里收的样子。兜帽因此显得趋向沉重感。

这幅画展现了英式兜帽内部的样子,真的就是个方盒子。

此外,在额头顶部处,兜帽里还出现了两条交叠的装饰带,多用暗金色的条纹丝绸面料制成。

上图是展现当时英国贵妇着装最典型的画像,是著名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给Mary Guilford女士绘制的。

这位则是写乌托邦的那位托马斯·莫尔的太太爱丽丝,也是小荷尔拜因画的。爱丽丝夫人的这顶英兜比较简朴,头巾全用黑色,兜帽上也没有珠宝装饰。

而提到小荷尔拜因,就必须要感谢他留下了一张珍贵的服装史资料。

一个英国女士全身素描像,最重要的是展现了这时英兜的背后形态。

我们会发现,原来早期英兜那种一整条的垂巾也发生了改变,进化成从兜帽后部两个底边延伸出的两条头巾(猫又!)。怪不得在上面画像中,垂巾看上去展开的幅度那么大。

由于垂巾成了两条,所以戴法也有了更多选择。

比如一条垂着,一头折上去盖着头。

这种不对称做法虽然蛮奇怪的,但多少打破了英兜刻板的形态,以后会挺受欢迎。

还可以把两条全都折上去,

此外,1520年代后期的画像中还有一种简化版的小英兜,多是在年轻女子头上可见。

小英兜体量较小接近法兜,顶角很钝近乎弧形,脸侧的兜帽两边和前头巾都较短,只到脸颊处,且后面只有一条垂巾,看上去倒是有点第二阶段法兜的感觉。这时候安妮·博林已经得宠,并大力推广法式时尚,所以这种小英兜,有可能确实是在当时潮流背景下诞生的一种英法结合款。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也复原过这种款式。

以上的各种英兜元素,在一幅托马斯·莫尔的一家合像中全都出现了。

3、后期

进入1530年代,随着法式服饰入主英国,英兜快速过气。即使简·西摩当王后时曾试图恢复本土服饰,也没能扭转时尚。这段时间英兜虽然略有发展,但基本上陷入僵局,没什么本质上的变化了。

后期英兜在中期基础上,主要的进化在三处。

①、兜帽前部垂下的两个侧边缩得很短,大部分只和嘴齐平了。

②、兜帽两个上边进一步变长,导致顶角越来越钝,侧角越来越尖,侧边往里收得更厉害了。结合兜帽上下变短,现在的英兜整个就是一头重脚轻的大盒子,顶在小细脖子上,怎么看怎么觉得颈椎生疼。

有一个这时期英兜的铁丝框架留存了下来。

③、中期时偶尔出现的折起一条垂巾的做法,在后期的肖像画中成了最普遍的情形。戴英兜的女士们全都玩起了不对称。

总的来看,英兜的结构更明了且变化过程较简单,所以在历史复原和影视剧中,大部分英兜做得是比较好的。

简·西摩还没能发挥作用就去世了,后边的几位王后和女王都青睐法式兜帽,本土时尚终究走向了历史。所以等到40年代往后,基本上只有中老年妇女和一些家庭守旧的女子还戴着英兜。最后的英兜在十六世纪后期寥若晨星地出现过一两次,就再也没了踪迹。

至此,法兜和英兜这两种文艺复兴时期最有趣的西欧女性头饰就讲解完了。希望此文可以帮助大家在以后看到这一题材的绘画或是影视服装时,能更加感受到历史的趣味。

THE END
0.什么是小趋势反转?这种现象如何影响市场分析?什么是小趋势反转?这种现象如何影响市场分析? 在期货市场中,小趋势反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小趋势反转指的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原本的价格走势发生了方向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短暂的,但却能对市场分析产生显著的影响。 小趋势反转通常发生在较短的时间框架内,比如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与jvzquC41o0nfz~s0eqs0h~ywtgy04976/38.3;4438756=630jznn
1.隐私交给协作平台太可怕、少刷短视频已成全民共识?玉伯、汪源共论AI唐小引:接下来我想谈谈你们的创业理念。两位都有过对于“反共识”的分享——玉伯说是“反算法在 AI 时代会是小趋势”,而汪老师说是“反云架构、反协作”。你们对这些“反共识”有哪些思考可以与大家分享? 汪源:我们现在做的是面向个人的、本地优先的架构,主要是将程序安装在用户的桌面系统上。这与当前流行的云jvzquC41dnuh0lxfp0tfv8iSEHQzSM][o5L9tK51ctzjeuj1fgzbkux136;48:=27
2.专业表格制作有哪些关键要素?企业高效数据呈现方法解析之前在一家制造企业做报表,老板说最烦看“满屏数字+密密麻麻的表头”,后来我们就把核心KPI放最左侧,配双色高亮,旁边加环比箭头,底下插入小趋势图,阅读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总结一句话:专业表格不是“多”,而是“准”和“明白”。你能把业务逻辑和数据重点一页纸讲透,就已经赢一半了! jvzquC41yy}/hrsgtgvpt}3eqo5cnxl1ctzjeuj18;6eg<;ff4;39n5gd9?2e;g:
3.中什么通讯的小趋势线过了就上了#股票#$中什么通讯的小趋势线过了就上了#股票#$中兴通讯 sz000063$全部评论0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股吧 1 闻泰科技 SH600745 45.00 9.70% 198讨论 2 芒果超媒 SZ300413 27.30 0.22% 114讨论 3 合富中国 SH603122 15.77 9.97% 8讨论 4 特变电工 SH600089 26.50 4.17% 6讨论 5 平潭发展 SZjvzquC41iwhb0|npc0io1ngya;44h:789720qyon
4.股票的次等趋势是什么?中等趋势是什么?基本趋势呢?这个估计也就是长期趋势,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的另一种表达吧!jvzquC41yy}/3B6k0eun1=7245=68@3jvor
5.比特币期货数据怎么看?未平仓量、多空比、净多头、净空头是什么?清算的数量有什么意义? 根据先前对OI 的文章,可以推断清算通常(但并非一定)会降低OI 整体持仓,因为平仓确实会减少未平仓合约。 大量清算导致,大量OI 减少。 不过在小趋势会有例外! 例如:市场上涨的情况,上涨K线中的持仓量增加+ 突破交易者增加的额外持仓量,大于被清算导致的持仓量减少的时候,导致你看不到明显的OIjvzquC41yy}/lk:30pku1kqqemiicrs1;9722:3jvor
6.注销潮我是在什么时候不想:{做公众号、}的在大学时候,关注的公众号”倾杯“,突然在某一天弹出了注销的通告,我和闻文清术两个常常投稿的小文友,都赶紧去问,怎么突然就要注销了。是啊,当看到一个常常更新文章的公众号突然说要注销的时候,多少都是有一些失落。存在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当突然读不到的时候,心底还是会空落落的。注销公众号,有一个7天的冷静jvzq<84fqpmhwjs0jj~euy3eqo5tvjhm14637:61:36547xjvor
7.大趋势赚大钱,小趋势赚小钱。什么是趋势,是风,是运你只能赚趋势的钱,大趋势赚大钱,小趋势赚小钱。什么是趋势,是风,是运。1910年入宫当太监,45年当汉奸,49年投国军,都属于逆势而为。就算你能力逆天,也无力回天。但如果1910年投靠孙文,49年参加解放军,就不一样了。这叫顺势而为,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 jvzquC41zwkrk~3eqo52:::4;:64987749667<7
8.根据消息来源,最新报道:广州蓝莓场是什么意思:2025年最新解读与简单来说,广州蓝莓场是什么意思其实是一个近年来在广州地区逐渐流行起来的术语。它通常指的是广州某些特定区域或场所,与蓝莓相关的活动或产业聚集地。具体可能包括蓝莓种植园、销售市场、或是与蓝莓主题相关的休闲体验场所。随着2025年都市农业和特色水果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变得更加常见。 jvzq<84|{0gifty|0eun1z~yj1spdjs12:866:<|etsyu>n0jvsm
9.思考备忘录投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谈到趋势,顺应趋势,不要与趋势但是大势到底基于什么要素判断?小势基于什么要素判断? 周末音频,重点讲一讲判断大势的要素,以及小势的因素。在这六个字的框架中,如何听懂机构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音频放在公众号【超越cool】 第一,顺大势,逆小势。 大势,国家禀赋,产业趋势,需求扩张趋势,长期行业景气度,行业渗透率,价值幂次分布。 jvzquC41zwkrk~3eqo554B864487786;2:>36?<
10.上海市儿童医院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学龄儿童,近年来发现发病的年龄有变小趋势,在医院呼吸科门诊期间甚至遇到多名同班同学在呼吸科诊区“聚会”的情况。 肺炎支原体可持续散发或不定期流行,四季均可发病,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地区夏秋季节高发。每隔 3~ 8 年可出现一次较大流行,持续 1 ~ 2 年,肺炎支原体也可在社区大群体中jvzquC41yy}/uqhjknjsgw3eqo4dp8hqpvkov|48625:4A90jvsm
11.20250724复盘又是小趋势上升的一天,市场强如此。浪形分析突然想又是小趋势上升的一天,市场强如此。 浪形分析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啊,什么是趋势,如果说明天又新高了,那算不算趋势。 那肯定算的,那么就突然和波段的观察视角一致了:多长时间没有新高,或者多短时间内就调整结束了。 前一段较长时间的调整是29个5分钟K线,今天是23个5分钟K线,所以在创新低时间方面,目前还在上升趋jvzquC41zwkrk~3eqo558@5433:2588662:94B8
12.趋势投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指南几个要素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组成了正反馈因果循环链条,或负反馈因果循环链条,由此决定了行情趋势。本章以《周易》八卦作为大、中、小三层次趋势组合的标志,按照先天卦序为趋势组合状态排列大、中、小趋势的组合顺序,叠加起来得到理想的趋势演变模式:第一个阶段,做底或做顶;第二个阶段,往来不穷;第三个阶段,几乎单jvzquC41yy}/gyzdkv4dqv4dqqqEg}fknuEjfFZD94<4;@;de2h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