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时代,我们最大的价值都无可替代猪场ai养猪业自动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现如今,各种关于AI的新技术、新话题不断引爆,让我们在期待的同时充满了惶恐,而这种惶恐正源于“AI替代人类劳动生产”。毫无疑问当各式各样由AI控制的机器人介入生产,大批量的人将失去劳动价值,这一点在养猪业已经能够初步预见——1个人养1000头猪的猪场,早已存在。那么随着AI时代到来,我们将何去何从呢?

养猪: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革命推动蜕变,危机铸就发展!”自从非瘟疫情进入国内以来,我们的生猪产业加速了规模化、自动化的转型升级,现如今大猪企新建的猪场基本全都是“高度自动化”——从饲喂到查情再到检测、出猪等环节均有“机器人”辅助。

正是在这样的自动化革新之下,不少猪企直接打出“1个人养1000头猪”类似的标语,凸显出其高科技养猪的实力。许多人将其称之为“智能化猪场”,其实现阶段还只能称为“自动化猪场”,智能化是不需要人工过多干预的,但是现在明显还做不到。

但总体来看,企业本身还是很愿意去推动“智能化”减少“人工化”,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人”是一个很大的变动因素,而一个“智能化生产模式”能够尽可能减少这种变动因素,并起到增效降本的效果。

例如牧原就和华为等企业有深度合作,打造了品类繁多的智能化设备,其中甚至还包含有“中小型自动驾驶”的设备。因此猪企们只等技术成熟,肯定会非常愿意投入使用真正的智能化设备,猪场员工自然有所减少。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在采访中表示,当OpenAI公司发布的相关消息刚传到国内,就督促公司技术部门重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现在的AI所能解决的高度和广度已远超从前,可以说,它正在改变养猪业!乃至世界!

更重要的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同样也在推动产业的革新升级。

例如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就提到要推动畜牧业向着高质量的规模化发展,要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因为科技兴农,将带来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助力我们从一个畜牧大国向畜牧强国转变。

此外,官方发布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也提出,到2030年,我国要新建150个年出栏10万头的楼房猪场。

仅上述要新建的150个楼房猪场,就对应着1500万头生猪产能,而这些猪场要集成“先进技术与设施设备、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等等要素,也正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行。

总而言之,我国从顶层设计上就能看出,当下正在全力推动AI科技的发展与运用,这是一场属于全球的“科技竞赛”,关乎到未来咱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这一点在农业生产方面同样如此!

那么,难道你我终将被替代?

人类:无法替代的价值

众所周知,2023年的就业形势就已经比较严峻,那么未来随着AI技术走进机械厂、养猪场、饲料厂、屠宰场等等,大部分人都没有了劳动价值;因此在AI时代到来前夕,大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我的行业(工作)会不会被取代?

实际上,AI时代到来,我们也依然有不可被替代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角色——消费者。

首先,无论AI技术再发达、生产力再强,当失去了消费者以后,一切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今天,全国养了很多的猪但是消费跟不上,大猪企们还是一样得亏损。未来如果工作给了AI,而我们没有收入,自然也消费不了AI工厂生产的产品,那他们还不是没戏唱?

一方面是没钱生活,一方面是东西卖不出,这种局面如果出现,势必造成社会动荡!

其次,对于资本家来说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机器人或工厂,而是“穷人”。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大量财富平平的人存在,那么富有也没有任何意义,物质之外完全丧失了精神上的乐趣,物质享受终将变得寡淡如水。

因此,只要世界依旧以人类为主导群体,就不可能出现“AI打工、平民没钱”的局面。

那么,难不成还是国家直接给大家发钱吗?

这一点放在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存在难度,但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实就是最终梦想。我们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以达到消灭剥削、消除贫困、促进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尽管上面也提到了“按劳分配”,但在AI承担了大部分劳动生产的基础上,我们到时候的“劳动”肯定会被重新定义,努力学习、建设更美好的人群交际、培养更优良的社会风气、培育下一代,难道不也是一种劳动吗?

重要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大基础下,国家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直接生产物资向大众发放。生存将不是我们思考的问题,生活才是。而且现在我国是全球生育率倒数第二的国家,未来青壮年劳动力也会大幅减少,这使得发展AI技术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

总之,时代在变、本质不变——人类生存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物资;生活需要的也不是劳作,而是付出。就像猪从来不需要人来喂,他们只需要那一口吃的而已,给了猪猪们好的生活环境,他们自然会越过越好。我们和猪猪不同的是,也许我们在吃饱喝足玩好之余,会主动寻找更多可以付出和成长的事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AI时代,文学“破圈”何去何从6月20日,第三十届北京图博会“中国作家馆”江苏主宾省的活动之一“AI时代的文学期刊”研讨会召开。诗人欧阳江河、《十月》主编陈东捷、《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雨花》副主编育邦等共同探讨“AI时代,文学破圈何去何从”等热点话题。 20多年前,文学期刊和作家面临着互联网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今日能够充当“jvzquC41jdxc0qjdpg}t0ls1rcj0rjugt1i04976295148hqpvkovh7575>50qyon
1.人工智能改变生活征文范文在新时代中,AI更是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更多爱的元素。有智能机器人与孩子共度快乐时光,有AI帮助寻找走失儿童,还有手术台上人工智能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在新时代里,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它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美好回忆,更是我们人类的得力助手。新时代,让我们与AI一起创造爱。 jvzquC41o0xvk€jp0eun1ƒmgpi}fp8<6597227mvon
2.AI时代的网络文学创作何去何从?听听专家这么说→当AI写诗、AI写剧本、AI写小说一次次“惊艳”读者,文学创作者还有没有生存空间,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7月26日,在2025网行者大会分论坛——“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商业模式”现场,宝树、吴荻秋思、小桥老树、九鹭非香等国内网络文学名家和评论家齐聚南岸,围绕“网络文学创作生态与商业模式”展开激烈讨论。AI时代下jvzq<84esy~og€x0pgz0K}jo13719;>0cuvy
3.AI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未来的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那么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合格教师? “AI正在重新定义教育和教师。我们亟须构建与之匹配的教育理念、体系与范式,这既是挑战,更是百年未有之机遇。唯有把握这一历史进程,才能推动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日前,在民进中央主办的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2025·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上,中国教育科jvzquC41yy}/os3qti4dp8}ynn5nl‚|142862B4v42862B69a4?:5<=0jvs
4.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时代下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培养何去何从高校关键领域软件人才培养的意见》《广东省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专项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提高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质量,广东省本科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省软工教指委”)于2024年3月24日下午在暨南大学组织广东省相关高校和企业召开“‘人工智能+’时代下计算机软件类人才的培养何去何从?”特别jvzquC41yy}30|hwv0kew7hp1j{bppmcp1814=4263>0eB<;3c;54=541rghg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