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更迭更加迅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样的时代环境,这就要求孩子们将来对外界的关注度更高、更要具备探索新事物的意识和创造力。
作为家长,也应该对时代的变革有清新的认知,仅仅卷孩子的考试分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再卷也卷不过人工智能。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了一篇《未来哪些工作不会被AI所取代》,读完很受启发,为了能让咱们的孩子将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父母们也应该紧跟时代,科学教育孩子,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一些人工智能所欠缺的核心能力、技能和素养。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呢?
1.培养孩子质疑的能力,学会批判💡💡💡
纵使AI发展迅猛,但仍有限制,比如“批判性思维”,这是AI目前无法替代的。批判性思维能帮助孩子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别真假,家长要告知孩子并且鼓励孩子敢于质疑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敢于对已有的答案提出质疑,无疑是需要孩子的勇气和知识储备量的。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多进行鼓励,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语言环境,对待孩子的质疑不要强行压制。
我在网上看见过一个培养孩子敢于质疑的小游戏,家长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互动一下:
提前在网上搜一个热点话题,或者家长和孩子自拟一个观点,孩子和家长分别作为辩方和反方。这个小游戏不仅培养了孩子质疑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在促进亲子关系,一举多得,何乐为不为?
2.培养孩子AI适应能力,学会提问💡💡💡
什么是AI适应能力?
简单的讲:如果未来的10年,真的有近5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人们将会有50%的工作内容是需要和机器人打交道的。我们如果需要搜索一些问题,肯定是要预先输入某些提示词和关键词,这会直接导致生成的答案结果是否精确。
所以,提出会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而清晰准确地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孩子缜密的思维逻辑能力,还需要孩子有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语言应用能力。
相比较我们一直推崇几千年的“术业有专攻”,可能AI对孩子的要求则是会更全面……
首先,父母要做的,就是加大孩子的阅读量,读破万卷书!
其次,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小孩子生性好奇心强烈,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好奇。这时候家长一定要耐心听孩子的提问,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千万不要用大人的思维去想当然,因为孩子就是在好奇中成长的。
3.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会筛选💡💡💡
迅猛发展的AI,可能未来的孩子与AI对话和互动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普遍。海量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向每一个人,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精准的摘取出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能力。
4.培养艺术审美的能力,学会审美💡💡💡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具备了质疑能力、提问能力、筛选能力,生成了一段视频或者一张图片,是不是还需要自己的艺术审美最终去选择?
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和判断,也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发展,即使AI从技术上再超越人类,但终究是无法复刻人类情感的,所以带着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拓展审美的视野,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写在最后:
AI大火,但是我们任何人也无法确定会不会很快被下一个智能工具所取代?我们也无法预测孩子未来成长的环境到底是怎么样?
正是由于这种不可预测性,所以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培养孩子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做谦卑的父母,保持开放,从容地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