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扎实推进我区智慧校园创建活动,在市教育局指导下,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智慧校园典型案例推广工作。本次推广的案例,旨在为各校提供借鉴与参考,助力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及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期介绍厦门市集美区灌南小学典型案例:AI 赋能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在 AI 智能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我校市级课题“跨学科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维度。豆包等智能助手、AI 文本分析、笔曰云黑板等 AI 工具走进语文课堂后,如何借其提质增效、赋能跨学科阅读教学,成为探索重点。我校语文组围绕“AI 赋能语文课堂:提质增效,素养进阶”这一主题,持续开展系列教研展示活动,语文组老师各显其才,潜心研究、借助课堂展示自我,力求让 AI 工具更好地服务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科幻课堂巧融合:AI 助力高年级深度学习
智能体“玛琪”现身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刘晓航老师的课堂上,AI 技术与白板的结合成了理解科幻文本的“助推器”。课程开始,刘老师利用 AI 技术创造出智能体“玛琪”,它模仿文中角色口吻,详细介绍艾萨克・阿西莫夫及其作品中科技与人性的探讨,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为深入理解文本打下情感基石。
同时,AI 阅读分析工具已对文本深度拆解,梳理出未来教育与传统教育12处关键对比点,生成的可视化思维导图同步到白板,展示小组通过白板标注功能,实时圈画“教师类型”“学习场景”等核心对比维度,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文脉。
初读感知环节,学生自由朗读后,用白板便签记录故事脉络。AI 实时统计学生梳理的关键情节,在白板生成高频节点图谱,帮助刘老师精准发现学生对“2155年教育模式”理解的模糊点。在探讨本文与其他科幻小说的差异时,AI 迅速提取《三体》《海底两万里》等经典作品的核心元素,通过白板分屏展示对比,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本文以教育为独特视角的创意。
“辩一辩”环节中,围绕“你更喜欢哪种上学方式”,学生分组激烈辩论。刘老师开启白板的分屏功能,一边展示正方观点,一边呈现反方观点,让双方观点清晰可见。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辨与表达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对科技与教育关系的认识。辩论结束后,学生畅想未来学习生活,AI 虚拟形象生成工具即时将设想转化为动态场景:有学生提到“沉浸式学习”,AI 立刻生成穿越到课文场景的虚拟画面;提出“个性化辅导”,智能学伴形象便出现在白板与学生互动。而讲到“机器人老师”时,AI 生成的虚拟机器人不仅模仿文中描述的机械语气,还能对学生提出的“机器人会犯错吗”等问题给出符合逻辑的回应,在课堂上实现“人机对话”,让科幻想象变得可触可感。
刘晓航老师执教科幻作品《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借助 AI 智能工具,多元形式将科幻与现实、传统与未来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培养了探索精神与人文素养。
古诗教学新样态:AI 赋能低年级素养落地
黄攀婷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 AI 技术为依托,构建了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新样态,有力推动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落地。
课前,“笔曰”系统精准反馈学生知识薄弱点,将“莲”“碧”“映”等生字难点反馈给教师,让识字环节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为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找准了发力点。
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的特点,黄老师借助 AI 图像生成工具,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转化为动态画面,同步至白板后,通过缩放功能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莲叶的“无穷碧”与荷花的“别样红”。随着诗句吟诵,屏幕上西湖六月荷花盛放的景象徐徐展开:碧绿莲叶一望无际,艳红荷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这般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学生直观理解了诗句意境,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
黄攀婷老师用 AI 生成动态视频,吸引学生入情入境
黄攀婷老师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识字环节,AI 动画生成工具大显身手。“莲”“碧”“映”等生字被制成生动动画投射到白板,黄老师结合白板批注功能,在动画播放时圈出偏旁部首,讲解构字原理。这一创新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识字技巧,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有意思的是,课堂的最后,智能体“杨万里”做客课堂,与孩子们对话,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诗人“杨万里”和古诗背后的情感共鸣。
课后,老师巧妙地运用笔曰云黑板等智能系统,迅速完成了古诗默写与诗句理解练习的批改工作,并将结果即时上传至云黑板后台,实现了高效的教学管理。黄老师运用白板技术精准捕捉学生错误,定制个性化订正方案,并在次日课堂上剖析典型错例,实施精准教学,有效掌握学情动态,为教学后续安排奠定坚实基础,有力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稳步提升。
老师们课堂展示
陈仙颖老师执教《亡羊补牢》
李晓敏老师执教《学弈》
专家引领:曾营小学高玉梅书记入校指导
教学研讨新启示:AI 融合促素养扎实落地
本学期 AI 融合语文课堂的探索成效显著。从科幻文到古诗文,从高年级到低年级,AI 与多媒体工具的结合贯穿始终,既提升了课堂效率,更成为素养培育的助推器。
学生在 AI 辅助下,高阶思维与基础素养同步发展:高年级借 AI 深化思辨能力,低年级凭 AI 具象化感知促进审美与形象思维成长。
实践让我们明晰,科技是教学辅助,唯有平衡技术赋能与教师主导,找准融合点,才能让工具真正服务于素养提升。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让语文课堂在科技助力下焕发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