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新科技巨头智能体技术应用及展望

智能体(AI Agent)是一种能够自主行动、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与环境交互的计算机系统或实体,通常依赖大型语言模型作为其核心决策和处理单元,具备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给定目标的能力。作为未来大模型最主流的使用方式,智能体备受业界关注。2024年智能体技术被纳入《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在标准引领下未来智能体技术将高质量发展并助推大模型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本文通过阐述智能体技术、应用现状及产品演进,分析了智能体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1、智能体技术

1.1 智能体工作原理

大脑(Brain):大脑主要由一个大型语言模型LLM组成,不仅存储知识和记忆,还承担着信息处理和决策等功能,并可以呈现推理和规划的过程,能很好地应对未知任务。感知(Perception):感知模块的核心目的是将智能体的感知空间从纯文字领域扩展到包括文字、听觉和视觉模式在内的多模态领域。

行动(Action):在智能体的构建过程中,行动模块接收大脑模块发送的行动序列,并执行与环境互动的行动。

1.2 智能体技术特点

大模型通常通过Prompt(提示)与用户进行交互,输出效果受限于用户提问的清晰度。信息处理方面,仅处理静态或流式数据输入,不涉及直接的环境交互,不能自主地采取行动。技术应用方面,行业知识缺乏、易出现幻觉、提示词工程学习门槛高成为大模型破圈的阻碍。而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其设计目标是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互动,通过感知模块收集环境信息,并通过行动模块来改变环境状态,整合了感知、决策、行动等多个环节,因而智能体在自主能力、决策能力、协作交互等方面展现出优势,弥补了大模型的不足,成为人工智能界的“行动派”。

2、智能体技术应用

根据面向的对象、流程不同,智能体主要应用在三种场景:

2.1 单智能体应用

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仅有一个智能体进行感知、学习和行动,需要独立地与环境进行交互,并根据环境的反馈来优化其行为策略,以实现预设的目标。可应用在交互性质场景,如游戏AI(如围棋、电子游戏等)、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控制等。单智能体系统的复杂性相对较低,某些任务中更容易实现和部署。

2.2 多智能体系统

由多个智能体(软件程序、机器人或其他具有自治性的实体)组成的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每个智能体都具有自己的感知、决策和行动能力,并且可以与其他智能体进行通信、信息共享、交互和协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或任务。通常后端设定不同角色的智能体,前端通过对话链协同工作,能够完成单个智能体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任务,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鲁棒性。可应用在分布式控制、智能交通、智能制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2.3 智能体平台

构建智能体系统的集成化平台,用户在平台上定义并部署各类智能体,平台通过策略性流程,优化智能体组合以适应特定任务需求,各智能体可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在任务协商和角色分配后,协同执行任务并完成结果整合。适用于智能体开发、企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场景。

3.1 构建智能体框架阶段

内2023年3月AutoGPT框架项目发布,包括需求下发、自主运行、结果输出三个核心模块。功能上主要是通过Prompt向ChatGPT下发任务,ChatGPT通过大模型对语义内容理解,输出详细的解决方案,经过逻辑判断选择优先执行的步骤,生成可执行的操作或指令,并调用外部资源或工具完成指令操作。AutoGPT框架把大模型的自然语言理解、内容生成、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外推到具体场景,辅以感知与行动技术,有端到端解决问题的潜力,被认为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模式。

3.2 GPTs智能体雏形阶段

2023年11月OpenAI推出Assistant API,后续发布GPTs服务,允许用户构建个人自定义GPT助手,无需编码,用户通过上传个人数据以及自定义训练,能实现垂类模型的快速搭建,大幅度降低AI应用的创作门槛,进一步推高智能体的热潮。

3.3 个人智能体孵化阶段

2023年12月联想公布了个人智能体“小乐同学”的进展。个人智能体,基于内嵌于终端的本地大模型打造,精准理解用户意图,并将意图转换为相应的任务组合,分解任务并识别任务完成的路径,通过查询本地知识库、调用设备API以及合适的模型或应用来执行相应的任务,并将相应的结果返回给智能体,智能体完成整合后反馈给用户。与云端模型能力相比,整个过程完全不用上云,不侵犯用户个人隐私,并对硬件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4、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体将成为AI OS系统的最小工作单元,嵌入自主智能体的软件极有可能改变现有的使用方式,从用户适应软件变成软件适应用户习惯,真正成为个人助理。进而系统级别的智能体有望直接操作App或者子智能体,在PC、手机、自动驾驶领域预计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尽管大语言模型智能体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安全、伦理、计算资源消耗、复杂工具使用、多智能体交互机制、模型适配方法、面向真实世界的智能体模拟等一系列技术挑战。

【参考文献】

[1]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工信部,2024

[2] 《2023年人工智能体(AI Agent)开发与应用全面调研:概念、原理、开发、应用、挑战、展望》,AI前沿,2023

[4] 《成果|大模型驱动的自主智能体与群体智能》,AIGC最前线,2024

[5] 《单智能体(Single Agent)是指什么》,行业百科,2024

[6] 《多智能体系统是指什么》,行业百科,2024

[7] 《AI Agent发展现状、行业结构与趋势分析》,天翼智库,2024

[8] 《AutoGPT:自动化GPT原理及应用实践》,学习猿地,2023

[9] 《AI 时代,为什么「智能体」将成为第一入口》,极客公园,2024

[10] 《2023年度十大前沿科技趋势报告》,量子位智库,2023

THE END
0.智能体“搭子”上线AI助教为教师“分身”,为学生个性化出卷、改卷;AI主播24小时在线,不间断地直播、带货;AI医生能够实现辅助诊疗、报告解读、用药提醒等功能……这些智能助手就是当下备受关注的AI智能体。 智能体是一种能够自主行动、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与环境交互的智能应用或实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测,2025年将是智能体元年。百jvzquC41rcvft7ugqrrf0lto0et0tvwdjyh0rl4eqpzfp}4424;1486;1euovnsva5617@9;60nuou
1.AI智能体:走进百姓生活的科技新力量​  当天气变化时,“中国天气小助手”智能体根据不同人群需求,为身处北京5-20摄氏度晴天的人们提供穿衣方案,建议小孩穿长袖搭配外套,老人最好备上薄羽绒服,细致入微地照顾到不同体质人群的需求。​   出行规划的得力助手。出行安排曾让许多人头疼不已,如今AI智能体为人们排忧解难。当计划带4岁小孩在贵jvzq<84yyy4ykwmwcpku0lto1ktgq87247644@45g4657>7fc865ho
2.新华视点AI智能体走热,将如何改变生活?  AI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蒲志强说,可以将AI智能体理解为更立体、“类人”的智能系统。除了提供大模型广泛使用的语言交流,AI智能体还能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例如,下达“买咖啡”这项任务指令,大模型会告诉你“我不能直接为您购买咖啡”并给出其他建议;AIjvzq<84yyy4ykwmwcpku0lto1vkdj872466:594ff2gf:ghedk74jk1e0nuou
3.AI智能体(AIAgent)是什么?智能体大揭秘:底层逻辑与未来发展方向,一篇2025年,什么最火?当然是AI智能体(AI Agent)。那究竟什么是智能体呢?智能体在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它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 一、什么是智能体? AI有个最基本的使命就是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我们回想一下,自2022年底GPT发布到现在,AI大模型有没有完成这个使命?或者说这个使命完成jvzquC41dnuh0lxfp0tfv87623e97<955290c{ykenk0fnyckny03>56:6<62
4.人工智能中国科学报2021-09-02 人工智能新图景:这里比想象更“无限” 光明日报2021-09-02 什么是软体机器人? 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2021-08-27 科学家探索AI“选择性失忆”新问题 科技日报2021-08-24 人造离子神经元能用于未来电子记忆 科技日报2021-08-09 人工智能+体育赛事未来可期 科技日报2021-08-03 IBM的人工jvzq<84koi8/mnuwejooc7hp1vkdj8qkigtu1
5.寒木钓萌中国科普博览:看懂“智能体”,才真正看懂AI的未来首页 作品展示 通知公告 关于本栏目 科普融合创作 看懂“智能体”,才真正看懂AI的未来发布时间:2025-09-08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寒木钓萌、中国科普博览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前沿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jvzq<84yyy4lgyz0pgz/ew4mrsll8fnn1814>4424;1;8y424;1;9=a97<89?3jvor
6.史上最全!一篇文章带你搞懂“AI智能体”(AIAgent)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在人工智能的众多领域中,AI 智能体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逐渐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它究竟是什么?又为何能被视作下一代智能革命的引擎呢? 简单来说,AI智能体是一种能够自主感知环境、作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智能实体。它就像一个具备智慧的 “jvzquC41dnuh0lxfp0tfv8JplqFF^4ctvodnn4fgvgjn|4367<38?=5
7.10分钟科普:人工智能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ai虽然这两种回答完全不同,但并不冲突,它们都是正确的。关于 AI,本文的定义如下: 一个由人类创造的带有智能的实体。 无需明确指令就能够自动完成任务。 能够理性甚至感性地思考和行动。 人工智能的历史 智慧生物这一概念由来已久。确切地说,早在中国和埃及开始建造机械的时候,古希腊就已经有关于机器人的神话传说了。jvzquC41dnuh0lxfp0tfv8\jkvkIc}d\jq{0c{ykenk0fnyckny03=8927<88
8.2025会是AI智能体爆发元年吗智能体新浪财经编者的话:近日,“2025年或成AI智能体爆发元年”这个话题引发高度关注。什么是智能体?它与大模型有着怎样的关联?2025年真的会成为它的爆发元年吗?智能体未来将以什么形态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带来人机共生智能呢?围绕上述话题,《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8/345eql2kpgvj{r{3;7:18:3ujvsmAvtdknk>'N>';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