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港股大反弹,知名私募已加仓!

本周五A股和港股都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反弹,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涨0.79%,深成指涨1.5%,创业板指涨1.22%,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85.34亿元;同时港股涨幅更大,恒生指数收涨4.02%,恒生科技指数涨5.33%。

盘后,基金君第一时间采访了重阳投资、星石投资、磐耀资产、于翼资产、青骊投资、明泽投资、朴石投资、紫阁投资、钦沐资产、兆天投资、和谕基金、诺鼎资产等12家私募机构,一起解读A股和港股大反弹的原因,未来行情的持续性,以及当前的投资布局方向等。

私募认为,国内经济数据超预期、市场对经济政策的期望,叠加美国再调债务上限、加息预期下降等,带来市场情绪修复,使得前期调整较多的市场迎来反弹。后续行情持续性,还要看经济复苏的情况、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等。

不少私募表示,当前市场处于历史底部,是新一轮行情的酝酿期,应该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积极加仓布局。有的私募看好消费、医药等行业的估值修复,也有的看好AI、计算机、半导体等成长方向的机会。

国内外因素叠加带来股市大涨

市场情绪明显修复

关于周五A股和港股市场上涨的原因,星石投资分析,主要有几点:首先,近期市场情绪跌落低点,由于经济修复动能环比走弱,市场重回政策博弈期;第二,5月财新PMI数据超预期回升至荣枯线以上,暗示经济中仍有积极因素,叠加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升值;第三,周五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85亿元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相比于A股,港股可以理解为被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美元指数下行对于港股的影响更大,因此港股反弹的也更强。”

磐耀资产称,前段时间4月份宏观数据不佳、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市场募资额落入冰点等利空因素影响,市场陷入担忧长期通缩的悲观状态,进而导致市场除了AI方向和一些逆周期方向之外,普遍进入趋势下跌,其中尤其以顺周期板块下跌最为明显。6月2日A股大涨主要还是因为前期市场跌得有点太多了,同时又有政策传闻影响,带来市场情绪修复,进而反弹。港股反弹更为猛烈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A股在调整时,港股跌得更多,反弹时弹性自然也会更大。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郗朋表示,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4月回升1.4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重回扩张区间,超市场预期,外需改善;海外方面,美国国会再次调整债务上限,美联储6月的加息预期下降,海外避险情绪纾缓,美元下跌,人民币反弹,利于港股和A股反攻,未来随着美元的走弱,人民币将企稳或进入升值通道,北向资金流入,市场流动性边际向好。

朴石投资表示,周五A股与全球资本市场的上涨直接受益于美国债务上限法案获得两院通过,美国债务违约问题短期内得到解决。港股市场与美元流动性关联性更直接,前期跌幅也大,故反弹更猛烈一些。

私募认为市场对政策有预期,信心复苏。和谕基金称,周五国常会召开,A股指数反弹以地产、消费和汽车为主,体现了市场对此次会议有经济政策的期望。4月份统计局经济数据出台以来,股票市场一直处于调整状态。6月中期,美国加息的一致预期是25BP,人民币汇率承压。香港市场跟随汇率持续下行,体现国际资金流出。如本次有比较强的经济政策出台,对人民币汇率在基本面形成支撑,香港由于跌幅较大且很多股票估值非常便宜,反弹力度也应更强。

于翼资产表示,周五指数大涨,主要还是前期利空因素消化之后的投资者信心恢复。“上周由于城投的事件影响,市场担忧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叠加由于对于外围加息及美债上限谈判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外资流出,市场调整较多。传闻影响市场之后官方也进行了相应的辟谣,我们分析后认为该事件更多是单体事件,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高,在恐慌情绪的影响下更看好黄金坑布局的机会。”

诺鼎资产认为,市场的大幅反弹主要来自于PMI数据公布之后,投资者对未来政策支持经济有了新的预期,包括地产融资政策的落地、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变化预期。由于相关产业链的股票一直处于阴跌过程之中,在AI的热点冲高震荡之后,一部分踏空的活跃资金容易回补这些超跌板块,追求轮动的机会。

紫阁投资总经理徐爽表示,近期,宏观经济数据相对较弱,影响了投资者心态,股市也出现较大下跌。与之相应,市场对进一步出台稳就业、稳经济的宏观政策的预期升温,可能是推动市场反弹的重要因素。

从本周情况看,青骊投资基金经理苏雪晶说,前半周市场进一步调整,仅AI一枝独秀,但在周五后市场在地产产业链下有所回升,北向加速流入。“经济数据的低于预期指向更确定性的政策诉求,美国非农数据表明海外经济韧性仍在,我们反复强调今年美联储降息时点需要观察。今年唯一的超预期因素来自于AI,我们认为是长期产业逻辑,未来会更多和各个行业结合。同时,经济稳增长、科技强中国的规划正逐渐稳步落地,在光伏和新能源车方向,看好确定性的黑科技,继续看好地产、国企央企改革、自主可控、专精特新等领域。”

有的私募看好消费、医药等估值修复

也有看好AI、计算机等成长方向

近期,市场热点轮动频繁,磐耀资产认为,主要还是受制于当下市场是一个存量市场,存量资金有限必然导致市场热点频换,这种环境下最忌追涨杀跌,因此投资上要选择坚守,坚守长期一直看好的军工和医药方向为主,一方面这两个行业宏观脱敏,不会受损于当下的宏观通缩预期,另一方面,也通过自下而上在这两个行业里找到了价格和空间感都还不错的标的,因此在投资操作上可以比较安全地做到坚守,同时仓位层面也一直比较满,属于高仓位运行。

星石投资表示,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主要关注结构性机会,倾向于保持定力,着眼于后续盈利情况进行投资标的选择。“整体看当前市场仍以估值驱动为主,在此阶段我们更应该挖掘具有个股驱动的标的。虽然市场由估值驱动转向盈利驱动仍需时间,但现在局部的盈利驱动正在展开,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供给格局处于历史最好状态、需求逐步恢复的内需行业中。”

不少私募看好消费、医药方向,和谕基金表示,近期市场热点频换,其实主要热点是在ChatGPT板块算力和游戏、教育场景的应用上比较持续。“我们的仓位相对中庸,持仓布局在消费、医药和风电相关行业,港股配置相对多一些,因为很多公司估值非常便宜。”

朴石投资认为,目前市场热点概念迭出,但长期来看能持续的不多。人工智能是一个长期方向,但A股主要是映射投资逻辑,价值资金参与需要反复思考,除了选股能力之外也需要具备较强的抗波动能力。“我们认为医药健康与消费基本面非常扎实,医药目前是提估值,未来在业绩支撑下长期逻辑最强。消费尤其白酒目前虽然在杀估值,但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后估值会稳定下来。低估值的央企龙头是一个长线高分红的低估值价值投资逻辑,这个逻辑过去长期在A股存在,穿越A股的各种热点概念题材波动,未来在利率下行趋势下会更明显体现。”

后续配置的方向上,于翼资产说,更加看好此前疫情受损较大的细分赛道,消费板块依旧是全年维度上看好的方向;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十年贯穿我国发展的问题,随之带来的新的医疗消费需求以及医药行业的国产替代的需求是看好医药板块的重要逻辑;随着英伟达公布业绩,半导体行业的拐点逐渐显现,当前时点是逐步布局的时机;此外,地产行业也是看好的底部反转板块。

徐爽表示,随着前期市场调整,投资者在不同板块股票的筹码消化之后重新寻找方向,因此市场热点变化较为频繁。紫阁基于对安全性、弹性、确定性的综合评估,关注估值有安全边际、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的板块,比如医药、半导体、光伏行业里面的细分结构,并逆向选择定价不充分的标的。

诺鼎资产称,当前会在消费、新材料、汽车、TMT板块中做平衡,并依据宏观的阶段,找到适合当前从上至下的一些方向布局。近期跟随市场,对政策刺激的预期,适当增加在汽车、消费上的布局,并且在TMT板块和中药板块上做高抛低吸。“我们认为后市会适当的反弹,但政策的空间和力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毕竟现在处于房地产去库存、去产能的阶段,别的产业链的体量还没办法替代这个缺口,而地方债又导致整体的债务率偏高,在没有明确进一步的产业方向之前,继续提高负债率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我们会保持灵活仓位,如果市场有错杀的机会,会加快入场步伐;如果没有错杀的机会,我们会采取跟随策略,跟随政策变化来决定仓位和方向。”

同时,也有私募看好AI、计算机等成长方向,“前期市场的调整是加仓的良机,已积极布局,看好央企国企、AI、券商,工业原材料需求复苏、精细化工的国产替代,电子等高端制造。”郗朋表示。

苏雪晶表示,近期持仓包括互联网传媒、计算机、房地产、新能源等,在市场近日连续下跌后,权益资产的性价比日益突出,市场的悲观情绪也许在未来形成政策与经济的预期差。在经历了市场低迷的波动后,“我们持仓的韧性和弹性也进一步凸显,既有平台经济、AI、半导体方向,也有经济复苏方向,在市场先生定价失效时我们会优选性价比凸显的公司。”

兆天投资认为,虽然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目前还是处于弱复苏的阶段,市场亮点不多,但估值已经大部分反应了这种预期,而且许多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趋势并不完全受宏观的影响,公司本身具有很强的阿尔法,而在疲弱的市场中,这种阿尔法并未得以体现。“所以我们在选股上目前以自下而上为主,低位、健康的商业模式、稳健的基本面是优先考虑的标准,这其中港股的占比有所提高。我们认为市场经过了过去两年的调整,无论是基本面还是预期,现在都处于低位,对股市我们应当更加乐观一点。”

市场处于新一轮行情酝酿期

保持乐观逐步加仓、等待

展望后市,寇志伟表示,短期市场调整已经接近尾声,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从基本面来看,在没有强力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经济复苏很难一蹴而就,即使是大多数人心中经济复苏的“完美”样本2019年,绝大部分时间内也只是弱复苏状态,但复苏的方向是确定的。在经历了一季度的积压需求释放后,4月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青黄不接”,是复苏过程中的暂时现象,不宜线性外推。从情绪面上看,当前市场对经济下行预期已经高度一致,再次将很多长期问题短期化,弱预期下少量正向的边际变化就可能推动情绪回摆。

“从市场结构上看,根据我们对市场分化状态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新一轮行情酝酿的酝酿阶段,其特点是低波动、弱分化,这一阶段尽管市场走势可能一波三折,但系统性风险已经释放,历史上看季度的平均收益率在4%以上。”寇志伟说。

钦沐资产表示,如果三四季度经济能逐步复苏,配合美联储的加息停止,看好市场能够持续反弹。

星石投资认为,市场持续性反弹可能需要更多积极因素(经济高频数据,稳增长政策)的持续释放,而这些因素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5月环比经济修复动能减弱影响了市场对于经济持续修复的信心,但从趋势上看,市场的经济预期已经比较悲观,再度下修的空间很小,投资者情绪和股市指数都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但积极因素的表现可能还需要时间,叠加5月公募基金发行情况处于底部、新增股市流动性有限,短期或仍以震荡为主,后续等待国内内需动能正循环恢复、通胀数据逐步企稳等积极因素释放,股市将迎来较明确上涨。

当前,不少私募认为仍然要耐心等待市场机会,磐耀资产表示,在整体指数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以及潜在担忧的一些宏观因素大部分都已经在股价里有所提前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当前要做的,更应该是积极寻找很多跌下来价格已经非常有吸引力的个股。但是要想非常流畅的持续反弹,估计也比较困难,毕竟当下的复苏还是属于弱复苏,并没有年初的预期那么强,因此对于反弹行情需要徐徐图之。”

于翼资产称,对今年市场的方向整体判断依旧是疫后复苏,虽然4月公布的数据来看复苏的强度低于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但是当前时点调整后的相关行业的估值重新变得极具性价比。随着主题炒作的逐渐落幕,市场更加聚焦内生增长韧性强和长期逻辑更硬的基本面情况,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相关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有望逐季修复。“当前时点,我们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等待情绪宣泄之后的加仓时机。”

朴石投资表示,随着美国债务问题的解决,判断市场担心的严重衰退与通缩不会真实发生,欧美经济在下半年大概率走出低迷,我国出口数据会逐步回暖。在宽松、有力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下,A股市场长期看是提估值的逻辑。坚持长期稳定的方向,相信优质资产的价值一定会“水落石出”,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等待。

徐爽说,“后续反弹的高度取决于经济预期的明朗度,因此和政策出台的方向、力度、节奏等有较大关系。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郗朋分析,短期美债利率回落,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政策储备充足,关注下半年财政政策加码以及货币政策预期第三季度的降息。目前市场悲观情绪已经得到了释放,股债性价比指标来看市场已处于历史大底,5月“股票型+混合型”公募新发份额创出2018年9月以来新低,情绪冰点下,利空容易钝化,利好则逐渐敏感,A股将迎来新的上行周期。

THE END
0.财经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财经热点一览丨2025年6月18日机构最新评级显示,汽车、计算机、电力设备和电子四大行业获积极看好,评级次数均超25次。汽车行业以30次居首,受益政策托底和量价改善;计算机行业受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力设备因AI用电需求增长;电子行业迎来复苏周期。16只个股净利润有望翻倍,包括中科电气、璞泰来等低估值标的,其中6股上涨空间超30%,纳思达以90.34%空间jvzquC41pg}t0|npc0io1;547/67/:=1fgzbku2kphgn||x:67=97?3f0jznn
1.错失2倍英伟达!木头姐又盯上了这只股将成未来AI赢家?看好其他AI公司 虽然ARKK过早清仓英伟达,不过木头姐表示,这并不代表其不看好AI投资,方舟基金其他基金仍有小部分英伟达仓位,此外,她也看到了其他将“受益于英伟达奠定的基础”的股票。 她表示,英伟达每卖出1美元的硬件,软件供应商、SaaS供应商就会产生8美元的收入。方舟基金已经转向了“下一个目标”,正在关注那些和英伟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2@7349>95<894:4ivvq
2.长安基金徐小勇:投资要与时俱进看好AI应用方向2025年市场会如何演绎?长安基金副总经理徐小勇认为,在全球科技巨头加大AI投入的情况下,AI应用方向值得期待。 与时俱进布局成长股 1994年底入行,徐小勇从事投资工作已超过30年,历经多轮市场牛熊,始终坚持在投资一线。 在做了多年投资之后,很多绩优基金经理要么“绩而优则仕”转做管理工作,要么聚焦于传统价值股,很少像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6;;72;7xjvor
3.A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TMT赛道领涨新能源领跌首批权益基金二季报出炉!半年收益43% 规模暴增13倍!看好AI、半导体行情 7月13日,德邦基金旗下的德邦福鑫、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发起式、德邦稳盈增长灵活配置混合3只基金披露2023年二季报,这三只基金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主要持仓均为科技股。这背后是基金经理对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技术的投资机会的看好。 人民日报:推 jvzquC41d0vjppfp0eun0ls1pqjf/|xt1dgtg8gtqr3doy4uut5vil4fgvgjn|4223>2;=:91
4.大盘分析具体而言:在A股市场中,部分外资坚守以AI为代 2025年11月11日 01:55 海外主权基金持续深化对华合作 加仓中国资产正当时 近日,在“深圳创投日”三周年活动上,深圳正式发布《深圳市推动海外主权基金来深投资工作方案(2025—2027)》,推出“10条政策、24项措施”,并构建了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监管服务三大协同jvzquC41uvudm7jcuvsppn~0eqs0c8hfrh~`37mvon
5.五大公募新年展望!投资焦点定了,是AI大年吗?基金频道基于分子端和分母端两维度研判,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储雯玉认为,2024年整体环境将持续向好。从分子端(即企业盈利)看,储雯玉认为,尽管今年上半年复苏力度略低于预期,但下半年已处于复苏加快进程中,明年复苏趋势或将延续,为企业盈利带来助力。从分母端(即从无风险利率角度)看,当前全球通胀逐渐得到控制,预计未来无风险利率有jvzquC41hwteu7mgzwt/exr14284/:7/29533:8563;40qyon
6.AI板块基金二季度“波澜壮阔”获加仓但“逢AI必涨已过”此外,贝壳财经记者还注意到,截至7月24日收盘,年内回报排名靠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就有不少是踩中了AI赛道的风口,且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也表明,看好AI板块后续的投资机会,但逢“AI”必涨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未来需要更多关注运营数据和业绩的兑现。 展望2023年第三季度,基金经理周建胜称依然能看到诸多产业机会,比如人工智 jvzquC41hwte0:5lsmg/exr0ep532;8294;0e?9;379:8@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