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发现前段时间两个基金组合的AI概念基金减仓了,换成了一只叫做国富全球互联。她的基金规模截止到今年一季度,不到1个亿。新来的朋友一脸懵圈,老是来问为什么要选她。但老朋友心里都清楚,这肯定又是药师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小规模黑马基金。
这其实是一只重仓AI行业的海外基金,她的主要持仓有微软、英伟达、AMD、台积电、特斯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科技龙头股。
而且她还是国内市场里面,极少数能够跑赢美股最强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主动型基金。
请大家看图,我叠加的是国富全球互联、大成纳斯达克100和博时标普500ETF的净值走势,而不是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这样就已经剔除了汇率带来的影响,因为如果人民币汇率是贬值的话,海外基金的涨幅是要大于海外指数的,直接拿基金净值跟指数对比,就有点耍流氓了。
经常有朋友问我,买AI行业,为什么要选择主动型基金呢,直接买纳斯达克100ETF不就行了吗?
这里会有两个问题,是大家可能忽略掉的:
1、纳斯达克100指数虽然成分股里面有很多AI公司,但并非全部。
纳斯达克100指数主要是大市值公司,而AI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很多小市值公司其实也有投资机会。但在它们涨成大市值之前,指数基金只会买很少甚至不买,这就需要主动型基金提前去识别这些小市值的投资机会。
像当年特斯拉是涨到2020年底才被标普500指数纳入成分股,标普500指数基金基本就是在顶部接盘。幸亏特斯拉还是一只成长股,要换成是一只资源周期股,后面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解套就说不清楚了。
2、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AI行业当然也不会例外。
在行业初创期,或者叫爆发期,行业指数基金跟主动型基金难分伯仲,有的时候甚至是行业指数基金更强一些。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爆发早期,往往伴随估值泡沫,小市值公司的股价弹性也会更加性感。主动型基金过于执着基本面的话侧重配置龙头公司的话,就可能不如行业指数基金。
但随着行业逐步迈入成长期或者成熟期,“全行业景气”就会变成“龙头强者更强”。指数基金没有识别个股基本面的能力,只是单纯按市值排行,那就会被主动型基金逐渐超越。
我们还是以新能源的经验来举例,请大家看图,这是新能源主动型基金和新能源指数基金的走势叠加图。大家可以看到在新能源行业爆发初期,主动型基金确实有跑不赢指数基金的时候,但随着新能源行业逐步进入成长期,不是全行业景气了,主动型基金不但实现反超最终还大幅领先。
从国富全球互联基金的持仓来看,基金经理也是有在主动识别更优秀的AI公司。最明显的是她前十大持仓里面重仓微软,却没有重仓谷歌。而纳斯达克100指数里面其实是有6%-7%仓位的谷歌的。
目前来看由于谷歌的Bard AI翻车了好几次,而微软的Bing AI效果比较好,所以走势上微软也确实是大幅领先的,重仓微软不买谷歌,就能贡献超额收益。只是超额收益需要长期不断累积,短期看不会那么容易察觉。
所以国富全球互联还是海外组合星际穿越的第一大重仓基金
再说回为什么要卖掉国内的AI基金换海外AI基金呢?
有三个原因:
1、概念退潮,重视业绩兑现
最近AI行业传出各种利空,包括监管趋严、访问用户量下降、AI变笨、国内AI概念股离婚式减持等,导致AI热潮开始消退。但热潮消退并不等于产业趋势结束,只是不能瞎炒了,要开始重视业绩兑现了。
2、国内AI产业链多数是中下游,长期看好,但短期难出业绩
我之前给大家分析过,算力是上游,大模型是中游,应用是下游。但在行业爆发早期,能兑现业绩的主要是上游,中游和下游都很难出业绩的。
我之前问基金经理,你们怎么识别一家公司是真大模型还是写PPT吹牛?她说去上游产业调研交叉验证,看看公司有没有买真金白银算力买显卡就清楚了。
3、减少波动,控制回撤
请大家看图,今年跟AI相关的动漫游戏指数和传媒指数涨得都很猛,但跌起来也很吓人。这是我大A特色,炒作会炒过头,跌也会跌过头。在AI退潮的时候想控制回撤,但又想保留AI仓位,我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国内换海外的。
......
$游戏ETF(SZ159869)$$人工智能ETF(SZ159819)$$传媒ETF(SH512980)$#美国搞小动作?浪潮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