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现有压力,未来在哪里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在6月25日由盛景网联和盛景嘉成联合主办的办的早期投资机构高端闭门会上,盛景网联集团董事长、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宣布下半年启动“天使母基金二期”,携手一线早期基金构建“早期优质项目投后赋能平台”,第一阶段聚焦B2B、AI、新消费三大领域。

在以“AI的商业化发展趋势”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盛景嘉成AI基金主管合伙人王晓辉与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启迪之星创投总经理刘博讨论了AI领域早期投资要规避的风险,对BAT巨头开放AI能力布局AI的看法等。相信对投资人和AI创业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AI投资的机会和要避开的领域是什么?

王啸:AI未来是专业化

程序员出身的王啸对于技术比较关注,认为人工智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新浪潮总伴随着新的泡沫,但是AI泡沫的成分不是特别大,因为有技术作为支撑能解决一些商业问题。比如利用AI提高人效,而人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遇到瓶颈,中国老龄化以后劳动力会有更大的挑战。

而现在AI还处在基础搭建阶段,所以九合创投投资了一些为人工智能公司提供基础能力的公司,比如与金沙江创投一起投资的龙猫众包是为AI公司提供数据,做数据标识。类似于“别人挣不挣钱不知道,但是我给他提供送水总是能挣点的。”

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但是应该专注解决某个专业细的问题。未来的机会是大数据和商业结合,利用数据做商业预测。

刘小鹰:AI变现有压力

投早期的时候不知道风口在哪里,但有一个基本投资逻辑,先了解未来赛道趋势,商业模式不那么完美也没关系,只要创始团队能够持之以恒,作为资本就会长期支持。毕竟就算BAT早期也经历过快要死亡的过程,老鹰基金会帮助项目融资,渡过难关。

太底层的技术周期比较长,所以更关心应用方面变现,“不管是什么时候,任何的商业本质还是离不开他最后的交易和收入的变现。”当然也不强求项目一定要尽快实现盈利,国内AI独角兽实现盈利的没几家,都有变现的压力。

刘博:早期投资看有技术背景的人

启迪之星20多年来投资策略“技术创新,以人为本”,早期投资主要有技术背景的人。

从创业角度,看技术何时能够变现。早期投资看创始人对市场机会捕捉以及对市场理解是否有亮点,启迪之星接触很多学校技术转移的项目,大学生创业一开始也没有最好的场景。高校技术转移有落地挑战,比如清华每年1万个技术都很高端,但实际真正能找到市场变现的项目并不多。

技术发展遵循技术成熟度曲线,萌芽期不一定能抓住机会,但是在曲线沉淀期,刘博希望能抓住机会。作为投资机构,技术沉淀期投资相较于个人投资人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这两年来启迪之星持续关注底层基础技术,“底层技术这一块可能个人天使投资人等不起投不起,资源也帮不起,启迪之星等十年也没关系。”

近三年来BAT等巨头重金布局AI,开放平台,投资人怎么看?

王啸:数据和算法打造壁垒

AI公司比较火、值得投资的核心原因是逻辑上人工智能公司可以产生自增长模式,就是数据产生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取更多的数据,产生自增长自循环的闭环。而大量的数据和准确度高的算法是AI创业公司的壁垒与护城河。

大公司开放了技术能力后,如果现有AI公司的数据门槛和技术门槛不足够高,会受到冲击。但凡偏向于行业做垂直应用的公司,一旦大公司开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识别率本身也不差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其定价权产生冲击。冲击大小的判断逻辑是创业公司的先发优势是否已经积累出足够的壁垒,利用大平台开放能力做出的产品达到AI创业公司提供产品的能力程度决定了冲击的力度。

比如银行行业集成商,利用大平台的技术接口,就可以拥有与AI厂商类似能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差很多,Face++和商汤科技这样的公司便非常有价值,不会产生什么冲击,如果达到80%-90%的能力,小集成商会对价格体系产生很大的冲击,这是可能面临的挑战。

刘小鹰:与产业和大企业实现更早结合

投资要避险的话,应该是帮助创业公司跟有产业背景的一些大企业实现更早的这个结合。

比如老鹰基金投资的吉特科技,为物流仓储行业、电商企业、制造业等行业客户提供轻型仓储解决方案。老鹰基金帮助其与神州数码科捷物流这类与物流相关的公司进行对接。加速产品落地,打造标杆案例,对订单和估值的攀升都有很大帮助。

老鹰基金所投项目之间也会有很多的合作,内部有一个小生态,帮助所投项目规避一些风险。

刘博:AI技术不是核心能力

大平台开放AI能力对早期投资来说是好事,大公司之所以开放平台是因为巨头对垂直细分领域没有走那么深,希望开放平台渗透到更多领域,而很多早期创业企业有能力捕捉细分场景的数据,这是创业公司的机会。

启迪之星在交通、教育、金融等领域投了很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公司,所投人工智能公司并不惧怕BAT,因为巨头根本没有他们走得这么深,实际上这些巨头都是找这些创业公司合作。

但是小团队在底层基础发展几年后,后面独立上市的机会可能有限。更多的是大平台对底层技术清晰后,进行收购。刘博认为AI技术不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能否找到场景落地,获得核心数据后优化算法。

王晓辉总结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巨头开放了很多,其实对创业公司来说反倒是好事。其开放的能力,团队不仅可以借鉴,同时也可以去规避。只要创业公司做好数据和算法的壁垒,还是有竞争力的。

附:盛景嘉成2018年下半年启动“天使母基金二期”联手一线早期基金(不超过20家)所投资的“优秀项目”,联手构建“早期优质项目投后赋能平台”,第一阶段聚焦B2B、AI、新消费三大领域,利用合作共享模式,建立完整赋能体系,助力优秀早期项目尽快完成A轮融资,帮助其定模式、定产品、找客户等,开设独角兽预科班,拥有资本赋能、流量赋能、公共事务赋能、产业资源赋能这些配套的赋能体系。

THE END
0.AI+的时代要来了!基金频道再解释一下AI+投资策略,其实是更强的量化策略基金。 就是可以在大互联网时代用算法解析数据,AI策略可快速完成市场扫描和股票选择;相比传统的量化策略,AI机器学习更能在算法上进行自动进化和策略迭代,能够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 我再举个例子,传统的量化策略就像是一张粗略的地图,帮助你根据过去的经验和预jvzquC41hwteu7mgzwt/exr14284/9;/3;532B5277;70qyon
1.锦秋基金臧天宇:大模型时代,AI创业者如何掘金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力短缺将不可避免,我们预测,在AI与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相结合的领域,未来将有万亿级的市场成长空间,因此锦秋基金深入工业物流、自动驾驶等场景,投资了许多高成长公司。 当迈入大模型时代,锦秋基金又看好哪些方向呢?臧天宇介绍称,锦秋基金目前主要看好以多模态大模型作为认知和决策引擎,集成jvzquC41dnuh0lxfp0tfv8okpsov49751cxuklqg1fkucrqu1391;A79;8
2.这次没有小作文四大个股利空实锤了AI基金跌出股票感43只基金单日随着公募在TMT上的持仓不断提升,这一剧烈调整也让基金跌幅明显。6月21日,全市场192只基金跌幅超过5%,跌幅超过7%的基金多达43只,其中,华夏、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跌幅超过9%,几近跌停。 前夜四大利空突袭AI 经历了暴涨,短暂调整之后,TMT板块不久前开启了第二轮攻势,也有分析师旗帜鲜明地喊出“只要经济弱复苏,AI就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2?7449;::::5754ivvq
3.AI+量化基金收益有多稳?3年多年化收益18%的华夏基金孙蒙:季度胜率说起选基,基民们往往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各个风格的基金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但说起量化基金,很多基民都颇感陌生,闻其名而不知其意。 事实上,从2004年中国第一只公募量化基金成立至今,量化投资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近20年。 特别是在如今的AI+时代,AI策略开始展露峥嵘。 jvzquC41goisgjykxg4fc|yoqpkz0lto1Husv~sg1X5TjjwgaCxuklqgFgzbku4424917<5382917:722971:9
4.AI主题基金跌惨了,上半年“冠军”仅剩20%收益!是英伟达带不动?本周领涨的公募基金,大多是港股主题或持有港股标的。 这得益于港股主要指数,周内走出了探底回升的姿态。 而跌幅榜这边——领跌的基金大多都配置了科技股或AI概念股。而且不论8月以来还是下半年以来,它们都有深度回调。 我们知道,上半年AI行情确实强,那些一季度就重仓AI各板块以及更泛概念TMT板块的基金,都赚得不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84/9=/49532B=882=60qyon
5.下半年A股怎么走?最新研判来了周思聪:全球医药投融资规模从下行转为低位震荡向上,创新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研发管线丰富的头部企业优势明显,有望在医保控费背景下脱颖而出,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对此我们会继续积极布局。 关注AI算力、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2025年下半年的投资主线是什么?哪些板块值得关注?哪种风格可能占优? 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497728831l;8;2>19A50ujznn
6.除了英伟达,对冲基金布局了这些AI产业近期,公布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的季末持仓报告发现他们都减持了美股七巨头的股票,转而投向更广泛的AI产业链,为AI发展的三大关键阶段做准备,本期视频好好聊一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投资机遇。此外,继缺电问题之后,AI产业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水。那么,哪些好的水资源股值得我们关注并投资呢? jvzquC4158qs0lto1r53:99;83876<6288:
7.公募基金AI交易员上线多家头部机构重金揽才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狂潮,也刺激国内金融行业积极牵手人工智能(AI)。近日,有基金公司推出了行业首位AI交易员,将AI技术应用于资金交易。 AI在公募行业拥有广泛应用场景,多家头部金融机构积极招兵买马,加强技术队伍。 基金行业首批“AI交易员”出炉 AI在基金行业的应用正纷纷落地。 兴证全球基金日前宣布,该公司与Qtrade联合打 jvzquC41d0vjppfp0eun0ls1pqjf/|xt1dgtg8gtqr3doy4uut5vil4fgvgjn|4223<96@:91AuvvnwUqwxdgFzrve359;a22:59=+vgovU{yj?dc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