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应用细分化场景加速突破
我们认为,通用高频场景基本完成布局,头部互联网企业对于模型的高频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Ai产业用户习惯逐渐形成,AI产业正在进入快速迭代的竞争深水区,未来AI应用有望向更细分、深度的场景挖掘,包括教育、医疗、办公等。
伴随国产大模型持续开源迭代,包括AI手机和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应用大模型落地,我国AI在政策推动与产业落地进程中加速应用突破阶段。
持续推进包括先进制造,重点关注工业智造相关的AI应用落地和数字化应用,相关受益标的包括能科科技、赛意信息、云鼎科技、索辰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等;边缘AI平台: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
2、当前观点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行业智能化升级关键阶段,信息通信作为新一轮科技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三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创新技术赋能的产业升级应用,前者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包含低轨与低空经济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和高速互通的数据流通基础设计,后者主要包含AI赋能的边缘端侧升级和工业化智能升级。
3、风险提示
1、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
1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1)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清洁能源和海洋开发等领域。
其中数字经济领域,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能,在办公、社交、消费、娱乐等领域探索应用元宇宙、虚拟现实、智能算力、机器人等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全空间无人体系,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更好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发展需要。
2、截至九月移动端AI应用用户规模达7.29亿,AI应用进入细分场景
根据商业智能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截至2025年9月,全网57.4%用户已经养成使用AI应用的习惯,移动端AI应用用户规模达7.29亿,其中,应用插件(In-App AI)类整体规模达到7.06亿,三季度复合增长率9.3%。
AI大模型进入快速迭代阶段。具体到应用,2025年三季度月活跃用户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10%的应用有八个。在月活跃用户规模复合增长率前十位的应用中,原生App占据五个席位,且均属头部互联网集团旗下,例如蚂蚁集团旗下的AQ、抖音集团旗下的豆包爱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3.4%和15.7%。统计显示,仅仅2025年1月到9月,头部互联网集团共完成182次模型升级。具体来看,百度、阿里、腾讯、抖音前三季度大模型更新频率分别为3.8天/次、4.6天/次、6.6天/次、8.0天/次。
我们认为,通用高频场景基本完成布局,头部互联网企业对于模型的高频升级,不断提升用户体验,Ai产业用户习惯逐渐形成,AI产业正在进入快速迭代的竞争深水区,未来AI应用有望向更细分、深度的场景挖掘,包括教育、医疗、办公等。
除此以外,AI在行业端应用也在加速突破,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在工业制造、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应用加速突破,包括具身智能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各行业领域。中国企业研发的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可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协同作业。
我们认为,伴随国产大模型持续开源迭代,包括AI手机和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应用大模型落地,我国AI在政策推动与产业落地进程中加速应用突破阶段。
持续推进包括先进制造,重点关注工业智造相关的AI应用落地和数字化应用,相关受益标的包括能科科技、赛意信息、云鼎科技、索辰科技、三旺通信、映翰通等;边缘AI平台: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
3、当前观点及推荐逻辑
当前时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行业智能化升级关键阶段,信息通信作为新一轮科技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重点关注三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创新技术赋能的产业升级应用,前者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网络、包含低轨与低空经济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和高速互通的数据流通基础设计,后者主要包含AI赋能的边缘端侧升级和工业化智能升级。
目前重点推荐算力相关领域,包括:
1)算力&通信基础设施
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
无线通信&服务器等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华西通信&计算机联合覆盖)等;
相关配套服务商:英维克(液冷)、新雷能(电源),受益标的包括高澜股份;
算力第三方租赁: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数据港、网宿科技等,受益标的包括润泽科技、宝信软件等。
2)光网络升级
光模块及光放大器: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德科立;
激光器受益标的:源杰科技、长光华芯。
3)边缘算力
边缘安全厂商网宿科技,边缘节点厂商优刻得、首都在线,混合云青云科技,边缘端侧AI模组厂商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等和边缘计算高算力SoC类芯片厂商。
同时,推荐产业方向明确,贴合趋势热点和有订单催化,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板块,包括:
1)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相关受益标的:
5G-A通感一体化中天线及毫米波产业链中兴通讯、通宇通信、灿勤科技等;
短波超短波、无线中继产业链相关厂商海格通信、烽火电子、七一二、海能达等;
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海格通信、上海瀚迅、铖昌科技等;
北斗产业链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
IMU产业链华依科技、芯动联科、理工导航等;
激光雷达产业链炬光科技等。
2)产业智能制造相关受益标的:
数字孪生相关厂商能科科技、赛意信息、云鼎科技、索辰科技;
工业交换机厂商三旺通信、映翰通等。
能源互联网相关厂商金卡智能、威胜信息等;
控制器相关企业拓邦股份,云会议相关企业亿联网络等;
3)信息安全相关受益标的:
综合型安全厂商紫光股份(新华三)、奇安信、深信服等厂商,硬件厂商包括星网锐捷等;
专网领域包括海能达、海格通信、七一二等短波通信设备,铁路领域的佳讯飞鸿等。
4)液晶面板:TCL科技(华西通信&电子联合覆盖)等。
4、风险提示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华西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