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2时,双方都没有严厉的手段惩罚对方,黑棋应该脱先。黑7和白8,在布局阶段都是价值不大的棋,应该脱先。图中双方下得太缓,这个变化不应出现在实战中。
如果黑棋已经下完了黑3,白4时,黑棋的正确下法是通过黑5断和黑7打吃取得先手,然后抓紧脱先,局部大致两分。
黑3拆二,看似正着,实则速度过慢,应该脱先。黑3后,白4保住角地的价值巨大,是值得使用一枚先手的地方。
白6大跳与左图的小跳相比,大跳的效率更高,而此处的黑棋并没有严厉的惩罚手段。因此,白6是值得推荐的好手。
白2拆是缓手,几乎没有给黑1什么压力,黑棋可以立即脱先。黑3的棋形怪异,白4应在黑3下方贴起,黑棋无趣。进行至白8,变化实际上已经结束。黑9是缓手,在布局阶段价值太小。这个变化从白2开始就不应该发生。
左图中,黑3如果不选择脱先,可以选择本图中的小飞,至黑5还原黑棋目外飞压的变化。此局面双方都可以满意。
黑9是缓手,右图中的压是更好的下法。至白16,黑棋没有实地,白棋棋形舒展,黑棋不能满意。
这个变化虽然很长,但其中的下法都是一条线的推理,不难理解。至白28,是双方可下的局面。
里拉老师对于这个变化的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除了白10和黑11的效率稍低之外,其他的下法都很好。
白10尖和黑11大跳是优于左图的下法。这个变化可以作为合格的AI新定式。
里拉老师认为白6稍亏,因为棋形上有被冲断的弱点。
白6小飞虽然在二路上,但棋形舒展且坚实。针对白6,黑7选择用镇来巩固自身的棋形,要优于在边上夹击白2一子。至白8,双方的棋形都不错,是个两分的局面。
白14是很著名的“愚形好手”,就是看起来很丑但很有用的下法。里拉老师认为白14丑而且效率低,应该在白22的位置虎,或在黑11下一路靠出。
白14虎是白棋的最佳应对。与传统变化中黑15挡下不同,黑15的最佳下法是向右小尖,看起来很灵巧的一手。至白24,双方都可以满意。
里拉老师认为白8是缓手,白8后双方各不吃亏。如果白8下得好,黑棋是吃亏的。
白8原地起飞才是最好的下法,黑棋吃亏。如果黑棋立即冲断,白棋只需要在二路打吃然后爬二路即可。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黑3直接进角不妥,局部的正确下法是在黑5下一路飞压。
这个定式因为双方和平相处、各取所需而闻名。能够达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双方下得都太缓了。只要白4积极一点,黑棋就会吃亏。
白4下飞,占住角地,然后双方就都没什么好下的,各自脱先即可。仔细想想,两颗黑子在较为空旷的地方下成小尖这样局促的形状,确实很亏。
白4尖顶不好,给黑棋借力。黑5小飞也不好,应该在白4上一路扳,快速定型然后争先手。双方纠缠在一起后,白8撞厚了黑棋的棋形,是俗手。最后形成了白棋落后手,黑棋很厚的局面,白棋稍亏。
白8是好棋。白棋的棋形比左图舒展很多,而且没有白8和黑13这样白棋吃亏的交换。至白10,局部两分。然而,黑3白4黑5都不是好棋,这个变化不能算作AI新定式。
黑5在角部纠缠,最后落得后手。里拉老师认为黑13太小,又不得不下,黑棋的整体效率较低,局部吃亏。
黑5的正确下法是尽快出头,然后夹击白2一子。这样黑棋的棋形舒展,效率也要高很多。
这个变化是“六超“后期的定式,在前AI时代已有讨论。黑棋吃白角是收气吃,又落得后手,黑棋不能满意。
黑11是追求效率的下法。白12对黑棋进行封锁后,至黑21,黑棋仍然是收气吃白角,仍然是落得后手,但右边白棋未能封锁黑棋,左边黑棋又有引征黑17一子的机会,黑棋的处境要优于左图。这个变化可以作为黑3后双方的最佳变化。然而,黑3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下在白6的位置飞压,这个变化出现在实战中的概率是非常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