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大拆分”迎接时代

3月28日,阿里巴巴CEO张勇提出了公司最新组织结构:“1+6+N”。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并分别建立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对各自经营结果负总责。

其中,“1+6+N”中的“1”为阿里巴巴集团,“N”为阿里健康、高鑫零售、银泰商业、盒马、夸克等,“6”为:

-成立云智能集团,张勇兼任CEO;

-成立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戴珊(苏荃)任CEO;

-成立本地生活集团,俞永福担任CEO;

-成立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蒋凡任CEO;

-菜鸟集团,继续由万霖担任CEO;

-成立大文娱集团,樊路远(木华黎)担任CEO。

这次调整的核心方向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个垂直业务都逐渐拥有完整的公司架构——从董事会到技术团队,并且,“单独面对资本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张勇说。

新的架构类似于Google在2015年设立了一个控股母公司Alphabet。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将成为阿里云智能集团、阿里淘宝天猫商业集团、阿里本地生活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阿里菜鸟集团、阿里大文娱集团等6个子公司的控股公司。

新架构下,张勇、戴珊、俞永福、蒋凡、万霖、樊路远等6位CEO都需要转换自己的身份,从职业经理人切换为创业者。即使没有使用“自负盈亏”这个词,张勇也已经把他们第一次推到了承担压力的最前台。

2023年的这轮架构调整,在阿里巴巴的组织变革中不是最激进的。2012年7月,据说是马云为“退休”做准备,对阿里实施了“一拆七”,建立事业群制。5个月后,阿里又宣布进行公司历史“最艰难的一次组织、文化变革”,将阿里系原7个事业群拆成25个事业部,目标是为了刺激小团队的创新力。

“拆”完的第三年,阿里又宣布了旨在实现“one company”的架构整合方案。CEO张勇提出“大中台”概念,称其为阿里生态体系的发动机,以支持更多年轻管理团队在“业务小前台”的敏捷决策。

现在,如张勇所说,“1+6+N”是阿里巴巴创办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多元治理”是大公司的一道长期命题。10年来,阿里的组织架构上演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完整循环,从中可以看到技术大公司内心的“矛盾纠结”:一方面,公司要紧紧抓住技术大潮的每一轮关键变化,扶持由年轻一代管理层领导的业务创新;同时,它还在考虑如何维系所谓“价值观”,在24万员工中做到“人心不散”。

2023年3月

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

01

2013年-2015年:拆分

2003年,淘宝交易额不到一亿元,2012年,淘宝交易额成长了一万倍,首次突破一万亿元。

初尝长大滋味,马云在2012年底对阿里巴巴提出了第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调整前,阿里巴巴分为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七大事业群(当时称为“七剑”),以及支付宝、阿里金融两家独立子公司。

调整后,马云要求“七剑”中每长出一个新的、独立之后能改变所在行业的垂直业务,就尽快分拆。按照当时估计,淘宝旅游(飞猪的前身)、淘宝无线(即“手淘”)等业务都可能不久就要独立。所谓“淘宝无线”,就是淘宝的移动端(相对于PC端)。通过独立淘宝无线,阿里巴巴曾希望更好地掌握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流量”。

彼时,移动互联网正在经历科技创业大潮,各种To C的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阿里也已经注意到了集团内部业务条线的快速扩充。大淘宝拆分后,紧接着将逐步分拆的是金融和数据平台,分别对应小额贷和支付宝、阿里云等业务。

但阿里巴巴之后10年的发展路径,距离马云2012的拆分思路相差得有多远,你已经看到了:除了囊括小额贷和支付宝的蚂蚁集团已经从阿里巴巴中完成拆分,其余业务都仍在阿里巴巴内部“孵化”。

02

2015年-2022年:整合

2015年,阿里巴巴开始实施“中台战略”,把中台支持部门——主要是技术团队在全集团打通、聚集在一起。

“中台战略”与阿里巴巴2013年之后做了多起收购有关,UC浏览器、高德、优酷土豆、虾米音乐等新业务都是在这段期间被阿里收购的。2017年后,它又继续收购了银泰商业、饿了么、高鑫零售等。

“中台战略”是张勇上任CEO后烧出的第一把火,初衷是减少重复造轮子,代价是各业务的独立竞争力下降了——它们没有像马云2012年想象的那样茁壮成长、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颠覆者。

2021年12月,阿里巴巴将“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但事实表明,这次“升级”只有概念,没有更进一步的行动,除了一些人事调整,比如2021年12月,任命戴珊为阿里巴巴国内电商业务负责人,蒋凡为海外电商业务负责人。阿里在同期财报中,将原本的“商业”拆为4个分部,分别为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和菜鸟。

当时,阿里巴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被新崛起的对手拼多多抢去一大块:2021年,拼多多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2.4万亿元,阿里巴巴剩下8.317万亿元。与此同时,抖音的直播电商也在崛起。

本地生活方面,曾任阿里巴巴本地生活负责人的王磊最喜欢讲的话术是“站在6楼打2楼”,比喻加入了阿里“生态”的饿了么从1楼一跃到了6楼,美团仍然在2楼。然而一系列中台“赋能”后,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份额,从收购前的大约50%跌到了2022年的30%。

那段时间,由于阿里为扶持饿了么对抗美团、为抵御拼多多而加大对淘特、淘菜菜等业务线的投入,导致季度经营利润一度出现超过30%的下滑。阿里从集团层面,一直在向各个创新业务线供血,但结果是,这些在集团内部获得资源照拂的业务,放在各自领域与外部对手PK时,基本都没有赢过。

作为对照,字节跳动在2021年11月的架构调整中,已将原先的中台能力分拆至各事业群,各自为政,对相互之间的协同强调得并不多。

03

2023年:再拆分

中台战略曾是张勇在刚接管阿里时提出的。8年后,他否定了8年前的自己。

已经有足够多的事实表明,协同效应是个伪命题,它只是“大公司病”的好听点的说法,也是让公司从优秀变平庸的捷径。

促使张勇“拆分”阿里巴巴的直接原因毫无疑问出于业绩压力。戴珊所主导的“中国商业”部分(淘宝和天猫)一直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而剩余的国际商业(蒋凡)、本地生活(俞永福)、菜鸟(万霖)、云计算(张勇)、大文娱(樊路远)部分,都连年亏损。3月28日启动的分拆意味着,这些亏损业务未来不再能靠着戴珊的淘宝和天猫养活。

淘宝和天猫自身也有增长和盈利的双重压力。2016年到2020年,中国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在零售总额中占比增加了一倍多,从20%增长到44%。不过,阿里巴巴在其中的份额从2019年的61%下降到了2021年的52%,剩下的一半电商市场由京东(20%)、拼多多(15%)、抖音电商(5%)和快手电商(4%)分食。

2022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在引以为傲的销售节日结束后,已经不再公布GMV。盈利方面,2020年-2022年,阿里巴巴中国商业部分的营收从3520亿元增长到了5927亿元,增长接近一倍,但这部分的利润却不增反降,从1746亿元减少至1722亿元。

PC时代,阿里巴巴是本地创新的代名词,打败eBay和亚马逊,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全球的声量。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在各个垂直领域四面环敌,如果不是在云计算和金融领域的投资,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毫无故事。

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被同行蚕食份额的事实证明,靠花钱收购、制造垄断无法应对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来的商业挑战,不是把原有业务转型就能解决的。手淘的成功转型,不意味着拼多多这样的低价电商不会找到生存之地,也不意味着抖音那样的直播电商不会崛起。技术革命注定会孕育出新一代的信息流和新的产品生态,只有仍然保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公司才能抓住其中的机会。

AI时代已来,张勇对阿里巴巴的“分拆”是在吸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发展教训,迎接下一个时代,他不会是唯一一个需要这样做的CEO。

THE END
0.奥创光年联合创始人兼COO杨海:AI时代的市场策略变革|新质生产我们公司也会提供很多AI的能力,包括创建品牌内容大脑、内容资产管理、AI生成,有很多都是不错的工具和产品。对我们来说,在全链路中,包括新品研发如何做,线上如何进行整合优化,线下如何做好转化提升,甚至今天有大的集团品牌都会跟我一起来讨论我们能不能一起创造新的营销范式,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营销变革会改变最多的jvzquC4158qs0lto1r539B5272;67>;2:58
1.在AI时代,我们能向500年前的晋商学什么?|吴晓波季度讲堂3月7日—3月9日,全新升级的“吴晓波季度讲堂”春季课即将开课,主题是《中国经济3000年》,吴老师将带领学员前往晋商源地祁县,回到历史学习破解中国式商业难题的方法,以及晋商500年穿越周期之道。 在算法主导的AI时代,企业家们常陷入一种矛盾:既要拥抱技术变革的“快”,又需面对人性与周期的“慢”,结果一面追逐技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73:<257xjvor
2.AI时代,智慧课程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课程评价机制改革破局之道AI推动教育变革:智慧课堂建设推动课程评价改革破局之道 智慧课堂如何建?课程评价如何改?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课程评价机制的滞后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11月30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郑州组织的“AI时代智慧课程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课程评价机制改革破局之道”观点论坛在郑州jvzquC41yy}/elk0qtm/ew4[QEYFH8Gtcpiig|4\jgth|qtw1Pkxu872463246541:965:>0ujznn
3.AIGC时代,“人”的核心价值在何处?创造力浪潮时代AIGC时代的设计教育革新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变革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无论我们是否已全然领悟、欣然接受或成功调适,一个不争的事实是:AI时代已经悄然开启,深刻地重塑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AI时代的设计”如何巧妙地架起“产”与“学”的桥梁,以及如何培育出引领未来的数字化设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3727>7a3ejf49k222622:=hig4ivvq
4.AI时代的浪潮:个人发展指南ai时代如何自我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探讨AI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技能提升的策略,帮助读者在AI时代中找到自我定位,实现持续成长。 1. AI的崛起与变革 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深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是几位技术领袖对AI的看法: 比尔·盖茨:AI的进步正在引领自互联网以来最大的一次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与技术的jvzquC41dnuh0lxfp0tfv87523e8;?=7:7?0c{ykenk0fnyckny03=7485676
5.理响中国·作品选登:人工智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及风险挑战顺应形势把握住人工智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可以带动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整体跃升,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人工智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人类从农耕文明到今天智能时代,均以科技工具出现重大变革为时代标志。当前,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社会应用突飞猛进,正在给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6/425eql2kpe}tkzz778745?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