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生存指南策略:怎样做好安全和自控算法斯金纳ai时代生存指南

在智能世界,算法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甚至决定我们的生活,但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技术的局限和风险吗?本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数字技术,并为我们提供掌控自己生活的策略和方法,以避免被人工智能掌控。

点击一下鼠标就能找到真爱?

一项针对19000多名已婚美国居民的经典研究发现,与线下认识的人相比,在线相识的夫妇婚变概率更小,并且对婚姻的满意度略高。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通过婚恋算法在网上约会的人并不比在其他网站上认识的人更满意。 另外,美国最近的研究报告称,在网上认识的夫妻的分手率(婚姻和非婚姻关系)较高,而德国和瑞士的经典研究报告称,无论是线上相识还是线下相识,夫妻对他们关系的满意度都没有差异。 虽然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但很多报告称,在同性伴侣中,线上相识的比例更高。而且在线约会可以将教育、种族和民族背景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是线下约会很难做到的。 然而,这一比例更高的原因似乎主要是网上认识的夫妇更年轻。

在线寻爱是否能比线下寻爱带来更多的满足和稳定,目前尚无定论。总而言之,除非你在幸运的5%之列,否则不妨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下班后与同事会面、参加派对、旅行、遛狗或参与当地的在线社区活动上,散发你的个人魅力——这可能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径。丘比特之箭可能会击中意想不到的人。

约会平台的一大贡献是为用户提供结识不同人的机会,而不是找到真爱。人们只有真正见面,才有可能找到真爱。个人资料中的自我介绍,以及从这些资料中计算出的相似性、互补性和重要性原则是匹配算法的基础,但不一定是成功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爱情算法经常失败。

如果每个人都在11分钟内找到真爱并退出,网站就几乎没有利润了。这就是许多机构往往只强调自己提供了认识新朋友的机会,而不是寻找到真爱的原因。能够接触大量的潜在伴侣是让用户继续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一种方式,就像超市提供100种芥末和果酱来吸引客户寻找和购买一样。因此,许多用户将他们的约会资料设计得像购物网站上的商品海报一样精美,并通过滑动屏幕来挑选对象。在他们的世界里,真爱意味着不停地寻找最好的那个人。

一项针对波士顿和圣迭戈5000多名在线约会服务订阅者的研究发现,20多岁的女性公布的体重一般比这一年龄段女性的平均体重轻5磅,比30多岁的女性轻17磅,比40多岁的女性轻19磅。 但在男性中没有发现这种体重差异。女性还更喜欢将年龄设为29岁、35岁和44岁。 相比之下,男性倾向于夸大收入。这是有原因的,当男性声称收入为250000美元而不是低于50000美元时,回复的女性人数是正常的3倍。男人也会对婚姻状况撒谎:很可能1/8的男性客户是已婚状态。 负责测评的研究人员使用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其中的水分。但在调查中被问及这一问题时,超过一半的美国客户会公开承认他们在约会资料上撒谎,这一数字高于英国。

一些在线约会服务商似乎也在使用诡计。它们公布的客户数量远多于实际,并坚持认为这些客户都非常满意。而且约会网站上有很多骗子和犯罪分子,还有不少人的资料就是假的。

还有一些就是官方做的聊天机器人,约会网站本身就是在利用骗子引诱客户。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在线服务商Match利用虚假爱情广告欺骗数十万消费者。

人工智能最擅长什么:稳定世界原则

稳定世界原则表明,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对于稳定情况下的问题,机器用不了多久就会比人类解决得更好。例如,一款程序可能会在任何有明确规则的游戏中战胜人类。然而,对于不稳定的情况,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如果未来与过去不同,那么总是收集和分析过去的大数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复杂算法在哪些方面可能成功,以及在哪些方面人类是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在定义越明确、越稳定的情况下,机器学习就越有可能超越人类。

人类行为进入该领域的那一刻,不确定性就出现了,预测也相应变得困难。如果没有明确定义,或情况不稳定,或二者兼而有之,人工智能可能会陷入困境。不仅是寻找合适伴侣,在预测下一次大型金融危机方面也是如此。

一个数据点可以击败大数据

大数据在哪些情况下有用呢?如前所述,大数据在环境稳定、数据可靠以及有理论可以指导搜索的情况下表现最好,可以应用在天文学和对过去数据的分析(如电子健康记录)中——除非算法被玩弄。在可能发生意外变化的情况下,大数据的表现就不那么乐观了,人们只能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如大海捞针般寻找。例如,预测流感的传播、货币汇率、处境危险的儿童或一般的人类行为。

在统计学中,大数定律描述了一种情况,即数据越多,预测越准。根据该定律,实验进行得越频繁,结果的平均值就越接近真实情况。例如,第一次接触轮盘赌时,你可能会在投注7后拥有新手的运气。但是,重复下注的次数越多,你获胜和失败的相对频率就越接近真正的获胜机会,也就是说你的运气会在某个时刻消失。同样,汽车保险公司会收集大量数据,根据司机的年龄、地区或汽车品牌,计算出司机发生事故的概率。赌场和保险业都依靠大数定律来平衡单一损失。然而,只有在运行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才会生效。

吸引用户的心理效应

操作性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条件反射)的逻辑简单而强大:

行为→正强化→行为频率增加

这逻辑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蕴含着深刻的世界观。外部条件,即从人或机器那里得到的正强化,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教授向教室右侧移动,并不是因为他想如此,而是学生们通过点头影响了他的行为。

行为消退的速度由学生控制:如果每次教授站在教室右侧时他们都点点头,然后突然停下来不点头,那么很快地,教授也不会在教室右侧待很久。外部控制的消失称为消退。但是,如果教授向右走动时学生只是时不时地点头,那么他的行为会持续更长时间。该方法被称为间歇强化。这表示对期望行为的强化是不规则的:不是每一次,也不是每隔二次或三次,等等。强化是不可预测的。有时行为会得到强化,有时则不会。

行为→间歇强化→增加行为的持久性

(1)固定比率表:一个行为在它恰好发生X次后得到强化;

两个可变的强化方案生成了稳定的行为率,其中可变比率时间表则生成了最快的反应率。固定间隔时间表导致最慢响应率,并且在强化之后,行为消失了,而且重新拾起该行为习惯也需要花较长时间。

间歇强化是构建持久行为的方法。

如何让用户沉迷

答案是编程设计出间歇强化。以下是工作原理。

第2步:识别可以建立和控制该行为的正强化。社交媒体网络没有食物颗粒、饮料或拥抱作为强化手段,但它们可以使用另一种奖励:社会认可,还有当人们被群体接受时所释放的多巴胺。因此,社会认可是使用户在网站上花费更多时间的潜在奖励。

第3步:将强化分割成微小可数的单位。只有社会认可作为微小而独特的单位出现时,比如斯金纳实验中的食物颗粒,才最能吸引用户。

将智能手机关闭,是否会影响注意力?

同一实验的新版本表明,关闭智能手机也无法让人更加专注,单单是手机的存在就足够对人产生影响了。实验结束后,学生被问及他们是否认为智能手机的位置影响自己的表现时,绝大多数人认为没有,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已经被手机控制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智力活动受到最大影响的,正是那些表示如果没有手机,自己连一天都无法正常生活的人。

该实验表明,单单是让移动设备出现在校园里,即使没有启动,也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除非上课时需要用到这些设备,否则将其放在别的房间才是最明智的学习策略。

即使在静音或关机状态下,智能手机也会降低专注力,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问题。

在美国,一项由500名成年人参与的调查中,2/3的人表示,他们晚上睡觉时,把手机也放在身旁。几乎一半的人表示宁愿放弃性生活,也不愿意一年都没有手机。绝大多数人(3/4)认为自己沉迷于手机, 结果导致持久的分心状态,无法全神贯注于其他活动,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你需要专注于其他事情,那么请将手机放远一点。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

安全和自控

多任务处理会降低注意力

一项研究对比了常常进行多任务处理和不怎么进行多任务处理的人,发现常常进行多任务处理的人更容易被无关信息分散注意力,记忆力更差,并且在任务之间切换的速度也更慢。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执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额外任务会降低原任务的完成质量。练习一心多用并不能推翻注意力基本法则,也不能塑造超级任务执行者。

自动化处理常规事件,人工处理意外事件

自动化系统越先进,经验丰富且细心的人工控制就越重要。

GPS系统也陷入了类似困境。在驾车或步行方面,GPS非常管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时常依赖GPS,就会影响人们空间推理能力的发展,包括导航能力和形成环境心理地图的能力。 如果一直使用GPS,大脑就不会努力构建周围环境的认知地图。人们不知道河流或湖泊在哪里,或者分不清南北。如果手机电池突然没电了,我们就找不到与朋友约好见面的餐厅,而且因为没有记住朋友的手机号,我们还会迷路。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如何返回住宿地。

如要打破恶性循环,就需要在学会使用GPS技术的同时,不忘锻炼自己找路的技能。有些人只在寻找新的地点时使用GPS,平时则依靠自己的空间记忆。有些人在驾车使用GPS时,会将音频关闭。

试着借助方位感寻找熟悉的位置,可以调动思维,使之保持活力。漫不经心地听从诸如“立即转身”之类的音频命令,并完全按照吩咐去做,不利于培养方位感。可能大家听说过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有人只是去取一些杂货,却跑到了离目的地数百英里远的地方。 一项关于伦敦出租车司机的著名科学研究表明,培养方向感会改变大脑结构。 这些没有使用GPS的出租车司机,在学着自己导航时,大脑的运行方式也有所改变。大脑就像一块肌肉,是需要锻炼的,如果不用,就会生锈。

真假难辨

什么人们会相信虚假新闻呢?通常的答案是,人们很愚蠢,对证据并不感兴趣,只是希望自己的观点得以证实。有时可能是这样,但还有一个基于基本心理学定律的更有趣的解释:

重复效应:一种说法被反复提及的频率越高,就越显得可信,不论是真还是假。

政治类新闻想要证实人们的偏见时,重复效应是可以发挥作用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也适用于证实中立的新闻和一些琐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复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人们不知道真假。一般来说,人们对某个话题了解越少,就越容易受到重复效应的影响。有关未来的预测总是不确定的,此时不断重复就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起到说服的作用,也可以影响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社交媒体中,虚假新闻的泛滥往往始于谣言,并通过他人的转发继续散播。结果,人们可能会常常听到相同的消息。与此同时,重复效应发挥作用,让消息每次听起来都更可信,直到人们100%相信。

判断可信度的妙招

假设有一个新网站联系你,而可供你调查该网站的时间有限。该网站可能会要求你报名签署与呼吁降低最低工资、提高烟草税、大麻合法化、反对同性婚姻相关的请愿书,为他们的事业捐款,或者只是要求你宣传一些新闻。如果你想知道该网站是否值得信赖,可以参考专业事实核查员使用的四个规则:

横向阅读。在阅读完网站上的所有内容前,就尽早离开该网站,进行横向阅读。意思是,我们只需大致浏览一下内容,就可以转到其他站点对其凭据和主要目的进行背景检查。

尝试克制点击的冲动。当你得到搜索结果时,不要点击第一页的第一个条目。用已显示的信息列表搜索与网站可靠性相关的细节,即扫视整个首页(甚至更多页)的结果,这样在首次点击时就能点击到正确的页面。

反复阅读。在对网站背后的组织有了更多了解后,请回头仔细阅读文本并了解其意图。

快速找出网站幕后之人的方法,就是先转到网站上的“关于”页面,然后离开该网站在其他地方搜索相关组织的名称,查找独立来源,然后从那里继续搜索。这一步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来源和相关组织,例如它们是如何与政党或社会事务保持同步的。“克制点击的冲动”需要对网站的结构有所了解,比如搜索引擎上显示的第一个结果不一定是关联性最强的。占据搜索结果首位的,可能会是一个在线团体(例如MMRantivaxxers),而不是更可靠的内容。变相的广告也可能位居搜索结果的榜首。用户的首次点击,可能是“决定搜索命运的”点击。第一步点错,可能就此走上歧路。所以,在点击之前,我们总是要三思而后行。

未来人工智能会干掉哪些职业?

不要迷信多巴胺,平静才是你的高阶生产力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快节奏生活,大脑正在受伤!如何通过排毒重返快乐之路?

真正改善健康的因素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时刻中

下面是200多期的直播目录,用来查询以前的直播内容,可以关注视频号:生活黑客、读书方法,后在直播回放中找到最近半年的直播内容

近期直播过程中,发现大家还是有不少在100天行动践行的问题,在注意力、时间管理上的困惑,因此想收集下大家在这方面的问题。本身在践行100天行动的同学,也可以加上来,聊聊你的感悟或者困惑。

关于warfalcon公众号

②4年进入有道云笔记最有价值公号top10

③6年占据印象笔记收藏服务总榜top1

④知乎同名帐号,回答被130万+人收藏

加入一百天行动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内容,将我们「设为星标」吧,在阅读文章时,也别忘了随手点「在看」,星标+在看,就可以增加你成为warfalcon常读用户的几率了:)

点击公众号「warfalcon」,按照以下操作就可以设置为「星标」啦~

喜欢记得点在看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AI时代,我们何以为人?因为AI模型已经能够理解我们的自然语言,甚至进行文字创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人工智障(如小度、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只要模型足够大,数据足够丰富,通过NLP模型和强化学习,经过人迭代和优化,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无限逼近真实人类语言的、甚至通过图灵测试的AI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实现从感知、jvzquC41yy}/lrfpuj{/exr1r1?e8n<285h93<
1.科技世代与人类未来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智慧|现代汽车|墨子|哲学【论坛第7期话题】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智慧 “科技世代与人类未来”论坛第七期首次尝试书评形式推出,以段伟文研究员的《信息文明的伦理基础》新书为对象展开分析评论。首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段伟文研究员对此书做出介绍,然后由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永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闫宏秀教授和复旦大学的杨庆峰教授做出评论,以北南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6:V6FXU273:S;Y90jvsm
2.王晓明|何以树人:AI时代的人文教育《上海文化》:刚才我也是往积极的方面来说,AI时代是不是有可能给人文教育一个红利。事实上也有一个相反的可能性。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就是说,人文学科就是给有钱人读的;只有那些富足优越,不要求孩子读了书、很快去赚钱的人家,他们的子女才适合去读人文学科。就像去年,湖南省文科状元,一个家境贫寒的女生,报了jvzquC41yzy/ujxu0qxh0ls1428419;281i7;:8c76;66A4rcik/j}r
3.破解AI时代的焦虑——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协同创作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创造。 这是用 Google DeepDream 算法生成的作品: image DeepDream 网站的首页,已经为人机关系的新时代做了注脚: image 艺术家们一直在尝试探索人机关系,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image 上图是一位叫做 Dragan iLiC 艺术家的项目,人充当机器的笔刷,由机械臂控制着人去jvzquC41yy}/lrfpuj{/exr1r1:b2?7f5e8ggl
4.郝景芳:AI时代,人类如何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郝景芳|人工智能|新浪教育郝景芳:AI时代,人类如何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 11月27-28日,由新浪网教育频道主办的新浪2017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举行。本届盛典围绕“教育之变”主题回顾教育年度热点、展望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聚焦教育消费、教育+科技、在线教育、教育投资、教育公益、国际教育等多个领域。jvzquC41gf{/ursc0eun0ls1n1813@233/891mte/klzrjyj|8?83?=30unuou
5.人类将制造出超越自己的强人工智能,但怎么控制它?——《AI新生从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到霍金,众多企业家和科学家都曾表示担心AI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威胁。真的有一天,人类会成为自己发明的机器的受害者吗?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之所以能控制地球,是因为人类的大脑比其他动物的大脑要复杂得多。但如果AI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我们要如何掌控这个世界?智能是一种权力,我们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6.3:2241814<98;2
6.AI治理:人工智能时代的秩序困境与治理原则学术前沿人类正在步入一个由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三重叠加的数字时代。“三者共同标志着人类新时代的三个侧面,共同构成了新的社会时代。网络侧重于描述人类社会乃至与物理社会广泛连接的状态,大数据侧重描述新社会状态下的内容形态和数字本位状态,人工智能则描述了新的社会创造物和广泛的机器介入jvzquC41yy}/tvqv0eun0ls1427919<461;35B>30unuou
7.AI时代生存指南八AI时代该怎么学 九AI时代该学什么 十AI时代人类该如何存在 个人小结 参考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AI就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计算机程序。太主观,不可取。 AI和人的大脑思考方式是一样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有点启发于大脑构造,但99%无关,是更适合计算机的方法来实现的学习方式,有别于人类大脑。人类对大脑的理解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 jvzquC41dnuh0lxfp0tfv8qo62?0c{ykenk0fnyckny09A8475<6
8.AI时代的人类自处之道与人机关系重塑|Felix'sCodingLife接受并积极适应这一变化,是我们在AI时代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更值得关注的是,康波周期本质上描绘的是新技术在人类社会的扩散过程,每一轮康波周期的时间跨度都在缩短,本轮AI驱动的康波周期进程尤其迅速,这提示我们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技术变革的信号,并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二、从工具到伙伴:重新定义人与AI的关系 jvzquC41dnuh0vtpmggz7hp1cxuklqg13hd9B7h;/7bc92:2:8.;B>4/e999Afg:;i73
9.《花雕学AI》AI时代来临,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给你50条生存指南:5000天凯文·凯利预见到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将在接下来的5000天中塑造我们的生活。他提出了关于科技与创新、人生与财富以及未来乐观主义的见解,并给出应对AI时代的生存建议。他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提倡面对失败的积极态度,并预测了AI将如何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结构,包括镜像世界和区块链技术的作用。他还讨论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687;6528ftvkimg8igvcomu86526=56:6
10.36氪领读|生命3.0:当AI超越人类智慧,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关心人类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黄金新时代”的大讨论。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机器人公司开始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在全世界各地冒出来。虽然这些公司造出的机器人,没有一个能与人类智能相媲美,并且大多数看起来压根不像人,但它们对经济却造成了极大的扰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们逐步取代了制造、运输、仓储、jvzquC4158qs0lto1r529;7865<56=69
11.吴恩达教授阐述人类在AI时代生存的重要技能33:11人类在AI时代生存的重要技能 43:14人工智能治理 54:4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工智能。 文稿整理 01人工智能与人区别 主持人:非常感谢你抽出时间和我对话,能够请到你来我的节目是我的荣幸。那么,我想从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开始。作为一位人工智能专家,你认为AI能够爱人类吗? jvzquC41dnuh0lxfp0tfv8ffoctt1jwvkerf1mjvckrt1:948;?75>
12.如何在AI时代生存?告别平庸时代如何在AI时代生存?告别平庸时代 - Average is Over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无聊,而退休还遥遥无期,不得不开始思考两个问题: 如何保证自己今后几十年的职场竞争力?小孩以后从事什么职业? 《告别平庸时代 - Average is Over》一书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jvzquC41zwkrk~3eqo566?>3;2:188>429848;
13.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今日全球首发,为此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尤瓦尔·赫拉利在书中指出,我们正身处人类历史发展的危急时刻。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已经在深远地影响、引发人类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可能很快会脱离我们的控制,进而主宰人类社会。 jvzquC41zwkrk~3eqo592;8533?9:88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