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如何构建竞争力若你的孩子正上高中,那有点需要注意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就已经上了三年的“少儿AI编程课”,我问有什么用没有,他摇头,“也没啥用,但又怕让儿子失去了机会,花钱化解焦虑吧。”

这大概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的想法,不管孩子怎么想,主要是看自己怎么想,然后以“我为你好”的名义去卷教育。

有次去开家长会,一个老师就严厉批评了这种父母的心态,“你们这样做是害了孩子”,他表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因材施教,“给十来岁的小孩报十几门辅导班、培训课,真有必要吗?”

后来听说某家长每天晚上逼着孩子背唐诗宋词,要求一个学期必须背下来,结果导致孩子上课都昏昏沉沉,累得偷偷掉眼泪,老师看着心疼,劝家长别太逼孩子,对方还觉得老师多管闲事。

其实,承认自己是普通人很难吗?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很难吗?

嗯,真的很难。

当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已经基本是落后于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了。

我跟AI领域的交流,他们说自己什么也不懂,“都是边干边学”,有个人说自己大学专业根本与现在的工作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好处是一切都是新的,“有初学者的心态”。

从互联网到AI,知识已经彻底平权了,人不能跟AI比记忆力和知识含量,人的优势是提出问题,进行创意性工作。

按照黄仁勋的意见,能不能提出好的问题就意味着认知能力的高度,这是AI时代生存的必备技能。事实就是如此,“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这样的人就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前提是你能够从更高的维度看事物,从更好的角度认识事物,从而推动自己和事物的发展。

除非你的孩子是天赋异禀,那一般来说高中就是适合构建未来竞争力的阶段——初中和小学阶段还太早,而到了大学又有些迟了。

我这是找了一堆人才得出的结论,总体来说就3点需要特别注意的。

首先是重视“数理化”,特别是数学,这是基础的基础。有个科技企业的大牛告诉我,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全球通用的和宇宙的语言。

如果对数学没有基本的认识,没有数学带来的逻辑训练和抽象能力,那在以后需要学习AI方面内容的时候可能就很吃力。

至于物理,“数学为舟楫,物理溯天然”,物理是数学的语言。没有人违背物理定律,在企业界马斯克就以推崇“第一性原理”闻名,他喜欢用物理思维的方式去看问题,像做工程一样做企业。

物理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化学则侧重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只要孩子在高中把数学、物理和化学打好基础,那以后不管学什么都容易一些。

当然有的孩子确实感性思维,那选文科也可以,AI时代一定是文艺繁荣的时代,文学、艺术、体育等都是AI无法取代的领域。

其次,大家不妨想一想10年后AI智能体会“抢占”多少工资岗位?

美国的科技公司都在这样做,其他国家的科技公司呢?答案不言而喻。从亚马逊的事来看,少了10%左右的人,业务竟然基本没影响,甚至提高了效率,这就值得我们警醒。

如果你现在还想要孩子学做软件工程师,靠以写程序代码为职业,那就不是好的方向了。除非他有这方面的自然才能和热情,可以做到顶级,任何领域只要进入头部那就很安全,可以有选择权。

所以我的意思,没有什么百分百的“铁饭碗”,最主要是让孩子的禀赋、兴趣和社会需求进行匹配,归根结底,每个人都需要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发展自己。

高中三年是打基础,大学则是探索方向,至于以后的职业,老方说AI时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人只有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能够前途无量。

最后,早一点发现、培养孩子的动机。

我的体会是,“三岁看老”有道理,很多人在小时候就已经心里种下了一个“种子”,他以后要成为什么人,走什么路,有什么样的命运,都跟这点有关。

一个人有哪种动机,就要看他的兴趣是什么。我在现实中看到过很多人过上了世俗中的优渥生活,可精神还是抑郁,这就是“意难平”。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找到自己在天地间位置的人,很难有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感。

成就跟动力有关系,动力的大小在于动机,所以古人说发上等愿,志存高远。

因此,父母的责任就是重视孩子的动机,及时发现和引导,不要被环境和世俗的压力扭曲了。

THE END
0.“AI原住民”来袭,教育如何应变“这代孩子不仅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也是人工智能的‘原住民’。他们对这些工具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也更容易掌握和创造性使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殷飞认为,作为AI时代的文化反哺,孩子们教成年人如何玩转大模型开发等是情理之中的事。“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也应该打破固有思维,谦虚地向孩子们学习。jvzquC41yy}/l|jpgyy/exr1pg}t1‚|142862<4v42862<76a::7;?6:0unuou
1.AI时代,如何守护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新闻频道原标题:AI时代,如何守护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输入关键词,豆包、DeepSeek等短短数秒内就能生成一篇文采斐然的优秀作文、数字翔实的论文……这类生成式AI的运用,会不会让中小学生产生依赖,以至于逐渐弱化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今,人工智能正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实践。不过,在提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同时jvzquC41pg}t0lhvx0ipo872475178731CXUKRszMV>:z]vX{gx{nrO[m4;17;60ujznn
2.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智能时代发展趋势,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创作与智能生成能力为创新驱动,以提升学生核 jvzq<84yyy4xjjju0et0kwkq13629885858/j}r
3.【策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规指引新时代AI教育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针对人工智能的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针对生长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小学生,如何让他们适应智能社会、提高人工智能素养是当下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5月1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这两项指南jvzq<84yyy4hiƒh0|l{/gmz0ep532;:128911l:63:;b59;785>0rjlg0jzn
4.让AI成为孩子们有力的“臂膀”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或技能。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方式也要因时而变 新学期,不少小学老师都在吐槽,“这作业咋有一股浓浓的AI味?”语文教师徐爽表示,她在学生寒假的周记作业中看到了AI的痕迹,内容空洞、表达模式化,后来询问了学生发现果然是AI生成的。多家媒体报道称jvzquC41pg}trjugt0ng5?:0eqs0jowd1ygq1ltpvgtu1;5472804?4eqpzfp}d6;:?797mvon
5.AI浪潮下如何守护中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新闻频道现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影响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中小学场景中,人工智能正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不过,在提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同时,怎么杜绝“代劳式”使用也是重要课题之一。 中小学生怎样用好AI?如何在拥抱AI的同时,保持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正在举行,总jvzquC41pg}t0lhvx0io1;5471661:;1CTZJ6~iWwZWMyVw{ih?kIw[m47663?3ujvsm
6.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AI家长应多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AI工具,比如一起用AI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能监督,又能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在孩子使用AI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内容,了解AI的输出是否正确;定期沟通,交流使用感受,了解孩子是否遇到问题,是否依赖AI;根据孩子的使用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孩子调整使用方式。 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da<;882920qyon
7.AI时代,小学生最该掌握的5项硬技能—顶端新闻正如未来学家凯文・凯利所说:“AI 就像电力,它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在 AI 浪潮席卷而来的时代,小学生若想在未来立足,需要掌握新的硬技能。教育家杜威曾强调:“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本身。” 培养适应 AI 时代的技能,正是让孩子拥抱当下、赢jvzquC41yy}/frsizktxgw3ep1jfvjnn13;6FA5G267C;=H93DK7;B<54;9:295G:
8.如何引導中小學生用好AI幫手?隨著AI工具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使用AI輔助學習。然而,不少老師發現,有些學生的作業“AI味”越來越重,有的孩子甚至使用AI寫作業已“頗有心得”。 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從各學段使用規范、教學應用場景等方面都做了詳細指導。如何結合這份指南,讓AI真正成為學習的jvzq<84ue0vfqyqg0eun0ls1DKM61w71428619:4:1i46>689/:24=6;;9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