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统”时代来临:与人类协作共生新形态逐步显现财富号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迎来爆发式增长,从ChatGPT到DeepSeek-R1,生成式大模型推动全球AI浪潮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一种由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人类生产生活所形成的“大系统”正在逐步成形,引发广泛关注。

“无身”与“具身”AI双轨并行

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可追溯至1950年图灵提出的“无身”与“具身”两条路线。“无身”智能指无需物理实体的AI,聚焦计算和数据处理,如语言模型或算法系统;“具身”智能则需通过物理载体(如机器人)与环境交互,强调感知与行动能力。

无身智能因无需复杂载体,受益于大数据和计算能力飞跃,发展迅速。尽管当前大模型还做不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程度,但是可能距离并不遥远,Google DeepMind的报告称AGI可能在2030年前到来。

具身智能的发展则更为波折,受限于计算能力、传感器技术和机器人硬件,早期进展缓慢。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具身智能与物理世界直接交互,天然适合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系统,其形态正向无人机、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形机器人等多样化、自主化发展。今年4月,北京亦庄举办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8月,“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同一地点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展现出机器人技术的显著进步。

AI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改变传统体系的运行模式,无身智能的计算能力和具身智能的物理交互能力,使系统间的互联性和动态演化能力显著增强。

从大模型到大系统 系统融合进入新阶段

如何描述未来AI融入各类系统后的形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复杂系统传统上以“体系”(System of Systems, SoS)描述。国际系统工程学会将体系定义为:“体系是一个由独立系统组成的集合,这些独立系统被整合成一个更大的系统,以提供独特的功能。独立的组成系统通过协作产生整体行为,而这些行为是单个系统无法独立产生的。”Maier在1998年提出了体系结构的五个关键特征:运行独立性、管理独立性、地理分布、涌现行为和演化发展过程。

体系在多种领域广泛存在,航线网络和城市交通就是典型的体系。随着AI在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必然会带来额外的非线性与涌现现象,显著加速体系演进。这些变化是体系概念提出之初和发展中都不曾遇到的,给未来复杂系统的分析与管理带来挑战。

针对AI在复杂系统中与人类的广泛共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提出“大系统”这一新概念。“大系统”(Big System)是在从大数据(Big Data)到大模型(Big Model)的发展基础上,由于AI的爆发性增长产生的复杂系统新形态,通过人类及传统人造系统与AI系统的协作与共生,共同服务于大系统的使命与目标。“大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泛在共生性:高智能AI系统,无论是具身化的实体系统还是赛博空间中的智能体系统,在大系统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及非AI系统紧密互联。

复合涌现性:人类与AI会强互联,产生持续、大量的交互与协作,能够产生更多无法预测的行为与现象。

多向驱动型:AI可以协助人类实现大系统的目标,而人类对AI的需求也会反推AI快速发展。

加速演化性:大系统的AI可以实现远超传统系统的进化能力,实现大系统整体能力加速演化。

当前已经有部分系统初步具备“大系统”的雏形。2025年3月,优必选Walker S1机器人在工厂完成协同作业测试,此次测试涉及多种复杂场景和工业任务。在应急使命2025演习中,无人机与地面应急救援力量协同,突破传统救援方式的局限,提供全新思路与方法。

大系统面临多重挑战 可控性是关键

当前,各国各地区已经在积极探索AI监管,例如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对不同层级与危险度的AI实施不同力度的监管。近些年来,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专项行动的开展,展现了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正加速推进。对于“大系统”,更需确保可控性,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可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要达到这一目标,至少还需要应对如下的挑战:

AI对于人类行为的理解偏差。AI行为在复杂任务中可能偏离人类指令,同时AI对于目标的实现路径也可能与人类设想不同,可能以与人类利益相冲突的方式追求其目标。

AI行为的不可解释性。AI的决策过程对人类缺乏透明度,人类对其行为逻辑的理解存在客观困难,进而影响人-AI系统的协作和大系统目标的实现。

“大系统”的动态涌现与难以预测性。“大系统”中AI与其他系统的交互高度复杂非线性,同时AI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难以预测。

外部攻击风险。“大系统”有着高度自主、高度互联的特点,一般节点被渗透攻击的风险与识别难度激增,而重要节点被破坏的影响都将不可估量。

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将人类与AI的关系比喻为“饲养虎崽”,强调必须在其成长过程中确保可控与安全,才能实现长期共生。

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增强“大系统”的可控性与安全性,构建出符合人类利益的“理想”“大系统”:

加强持续监管。为确保“大系统”的可控性,对具有较高智能水平的AI持续监管至关重要。对于具身AI(如机器人、无人机),因其物理交互能力,应实施注册和监控机制。非具身AI虽无实体形态,也需通过行为审计、权限管理和定期评估等手段监管,防止AI提供虚假数据或决策等风险。

推动技术创新。“大系统”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实现对其量化描述、设计、管理和评估。通过模块化、自适应的架构提升其鲁棒性,通过建模非线性行为进而预测演化趋势等。新技术即便无法完全反映“大系统”的复杂性与涌现性,也比被动地应对更有利。

促进全球合作。“大系统”是人类与另一种智慧类型协作并共生的全新挑战,可能会超越以往的技术变革。因此,开展全球合作,建立跨国交流机制,在国际组织中设立对于人工智能建设与监管的相关标准,共享案例、标准、技术与经验等尤为重要。有必要密切关注各种场景中的“大系统”案例,从社会影响、伦理风险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确保技术进步不偏离人类利益。

“大系统”不仅是技术融合的产物,更是人类与智能体协同演进的新阶段。未来,如何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系统安全、可信、可持续,将成为全球共同课题。

THE END
0.AIPC时代来临,零刻SER9HX370真的贵吗?AI PC时代来临,零刻SER9 HX370真的贵吗? 前言 AMD在COMUTEX 2024(台北电脑展2024)上发布了面向客户的第三代Ryzen AI处理器——Ryzen AI 300系列,其中包括AMD Ryzen AI 9 HX375、HX370、365三款,其中HX375和HX370的显卡都是AMD Readon 890M,显卡核心数16,CPU都是12核24线程,最高频率5.1GHz,支持AI,jvzquC41yy}/srsifct/exr1rqyu1;<965?
1.蓝羽对话阿里影业李捷:中国电影将进入新时代!电影策划AI时代来临 助力中国电影跨越式发展 蓝羽:阿里影业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科技的基因,一直以来也在强调内容加科技,未来怎么样更好的用科技来赋能内容的创作? 李捷:我们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到底能够为电影的生产和制作带来什么?我们在过去几年,包括未来我们肯定会加大一个投入,就是 AI在电影的制作特效后期方面的一些这样jvzquC41yy}/3B570eun1wjyu1814>552:529:<5:34tj}rn
2.AI大模型时代的来临,革新行业与职业发展人工智能行业革新AI大模型时代的来临,革新行业与职业发展 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模型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AI技术之一。它不仅正在革新各个行业,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内容创作和客户服务等,而且还成为了未来商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模型的影响力 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能够理解jvzquC41dnuh0lxfp0tfv8gwi{oo{rs1ctzjeuj1fgzbkux136695<:84
3.恒生指数公司联手数码港,AI指数计算时代来临!科创人工智能ETF市场普遍对替代前景持乐观态度,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2022年超过400亿美元,预计2030年突破1500亿美元。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兼具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20%涨跌幅与中小盘弹性助力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6/:6/275eg}fkn/ooh€nuou?62B9560j/j}rn
4.机器人与AI“相恋”“人与机器共存时代”将来临?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人工智能的加入,让机器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机器人2.0时代”已来临。与传统概念的机器人不同,智能机器人和人类的生活、健康、文化、教育等等,关系越来越密切。 他认为,机器人发展正处于“从机器向人”进化的转折点上,“机器人与AI(人工智能)刚刚开始约会,相互促进jvzquC41pg}t0lhvx0ipo872395238571CXUKWMrVYLrU9XRrkuYUVI6r3=239:0ujznn
5.AI时代如何构建数据飞轮随着AI时代来临,以缓慢的知识循环为基础的数据飞轮,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企业亟需一套全新的收集与使用数据的方式来激活数据飞轮,提升数据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文/王子阳、朱武祥、李浩然、阮申豪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国务院印发“十三五”、“jvzquC41yy}/unr0vuooiqzc0gjv0ls1kplp1:693196:9=0jvs
6.AI大模型时代来临:传统程序员如何转型,零基础如何入门大模型?很多人认为,没有基本能力培养,靠AI生成,自己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很难再提升水平。 也有人认为AI同样给了普通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AI帮助完成各行各业基础护城河的构建或跨越,反而可能激发真正的学习兴趣。 刚刚在上海落幕的由FPSB China举办的首届养老金融财富规划大赛让我们看到AI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团队赛创新引入养老jvzquC41dnuh0lxfp0tfv8Ytd9622:71ctzjeuj1fgzbkux137:5;;::2
7.AI时代来临,第一个“下岗”的会不会是前端开发者?玉伯前端消亡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顺便分析一下现在那些热门的AI编程工具的优势,以及我们前端程序员未来该如何应对才能不被淘汰。 一、“前端要消亡”?这个预言会成真吗? 玉伯的观点确实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他说:“传统编程是手动档。在 Cursor 辅助下编程是自动档。用 Devin 的感觉是自动驾驶。”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9:?7:61gsvrhng1jfvjnnu1757=6:229
8.AIAgent时代来临!5分钟彻底搞懂Agent,抢占人工智能新风口!那么,Agent 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与我们熟悉的大模型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进化关系?为什么说它才是驱动下一波 AI 生产力革命的终极引擎? 老泡将用 5 分钟的深度解析,带你彻底搞懂:Agent 的定义、工作原理、核心应用,以及它所开启的 AI 新时代。 要理解 Agent 的革命性,我们必须首先清晰界定它与LLM之间的关系。它们jvzquC41dnuh0lxfp0tfv8qkdcovr8ftvkimg8igvcomu867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