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做一名有温度的“摆渡人”

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刚刚批阅完两个班的作文,窗外已是夜色深沉。作文本上,一名学生写道:“老师,最近我用AI整理了屈原的生平,它连《离骚》里每个字的出处都列得清清楚楚。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屈原非要选择投江?”这句话像一记钟声,在我心里久久回荡。

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意识到:AI时代,教师不应是被技术取代的“知识搬运工”,而是要做学生成长的“摆渡人”——在智能工具的浪潮中,带他们渡向有温度、有深度的人生彼岸。

记得上学期讲《红楼梦》时,课代表小婕用AI生成了一份人物关系图,精美程度让全班惊叹。但我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林黛玉活在今天,她会发什么样的朋友圈?”教室里突然安静了。AI能分析判词典故,却解释不了少女心事;能列举考证观点,却替代不了对命运的唏嘘感叹。那节课,我们抛开所有技术辅助,就着窗外淅沥的春雨,聊青春、聊孤独、聊生命的选择。下课铃响时,好几个孩子的眼睛是亮的——那种光,是任何屏幕都给不了的。

也许作为教师,我需要做的是技术时代的“人文守望者”。AI能三秒生成教案,一分钟整理考点,但它永远无法感知哪个孩子需要一句悄悄的鼓励。上周五傍晚,我在教室看见小宇坐在课桌前发呆。问他怎么了,他说:“周末,AI给我推荐了30篇励志文章,可我还是不想学。”我放下书,坐在了他对面:“那咱们先不谈学习,说说你篮球队选拔的事吧。”半小时后,他主动说:“老师,其实我是怕考不好让爸妈失望。”——也许,再精准的算法都抵不过一次用心的陪伴。技术越发达,人的温度就越珍贵。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思维的“点火者”。现在学生用AI查资料、解难题轻而易举,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恰恰需要“不便捷”的打磨。我常在语文课上开展“挑战AI”活动:让AI先写一篇作文,学生再来评析、改写、升华。有次议论文训练,AI交出了一篇结构完美、论据齐全的范文,却被学生指出:“论点太安全了,像温开水!”孩子们集体动手修改,加入了自己的尖锐质疑和鲜活案例,最后呈现的文章有了棱角、有了心跳。这个过程,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他们明白:真正的思考,是在无人可替代的荆棘路上踏出足迹。

作为班主任,我尤其注重要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守护人”。青春期的心事,从来不是数据能测算的。班里有个成绩优异的男孩,突然连续请假,AI学习系统显示他“知识点掌握度下降27%”,但我知道,他父母正在闹离婚。那段时间,我每天陪他在操场散步,听他说家里的琐碎争执,说他的害怕和无助。后来他在周记里写道:“老师,谢谢您没有和我分析‘情绪管理模型’,只是告诉我‘哭完了记得吃碗热馄饨’。”教育最深的奥秘,永远藏在这些看似“低效”的温情时刻。

当然,拥抱技术不等于迷失其中。我鼓励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但更坚持一些“笨功夫”:要求他们手抄感动自己的句子,面对面展开辩论,甚至偶尔关闭所有设备,纯粹用声音朗读一首诗。当教室里响起磕磕绊绊却真挚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当有学生红着脸说“我还是更喜欢纸书的味道”,我就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数字化。

最近班里有孩子打趣:“老师,您会的AI都会,您不怕失业吗?”我笑着回答:“AI能写出漂亮的评语,但写不出我记住你三个月前的那次进步;能生成百万份心理问卷,却不会在晚自习后塞给你一颗润喉糖。”真正的教育,发生在知识之外的那些瞬间——是眼神的交汇,是默契的微笑,是失望时的轻拍,是成功时比你还激动的欢呼。这些,AI永远无法复制。

夜深了,我翻开明天要讲的《赤壁赋》。AI用0.3秒总结了苏轼的生平成就,而我将用45分钟,带领孩子们回到那个月夜,听一位诗人如何在与自我的对话中获得超越苦难的力量。技术的洪流奔涌向前,而教育的本质依然如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THE END
0.广州日报数字报6月7日,全国高考开考,备受关注的作文题在语文考试后揭晓。广东高考作文采用新课标Ⅰ卷,关注互联网与AI时代的问题与答案。广州日报邀请了来自广州各学校的师生、评论员等同做“下水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哪篇是你的心水? 搜集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魏丽娜、吴波、刘晓星 jvzquC41i|jbku~0fcpq7hqo1vd1qyon1814=2281691ltpvgtuaA;:a:<15<90jvs
1.专题26福建省福州市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检作文“AI时代,我的愿景愿AI的“翻译”让世界成为真正的“地球村”,让每种文明都能在对话中焕发新生。站在2050的门槛前回望,AI时代的真正意义,或许不在于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什么,而在于它能帮助人类成为怎样的自己。愿我们以AI为“星火”,点燃的不仅是技术的火焰,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让智慧在创造中燎原,让情感在共鸣中流淌,jvzquC41yy}/|}m0eun1|thv1;55A;3;44ivvq
2.阅读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5非连题目的主题是全覆盖的,除了议论文和说明文,它还涉及到广东地方文化、机器人、基孔肯雅热、革命文化、AI或航天、环保、跨学科等,话题多选取社会热点,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其次,文本还勾连名著、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非连文本的情境化命题,本质是让语文“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语文的价值。提jvzquC41yy}/|}m0eun1|thv1;57?>65;4ivvq
3.坚定投入健康应用用AI让专业服“务普”:惠||可及“面向新的AI时代,我们也在思考,AI是否能帮助他们做些什么?我们认为,AI双向赋能可以带来服务专业化、自动化、个性化的代际升级,蚂蚁将在AI健康应用上坚定投入,让每一个普通人看病更简单、生活更简单。” 他介绍,在保障合规、安全和伦理的基础上,蚂蚁在今年6月底推出了面向用户的AI健康管家AQ,具备主动追问、主动jvzq<845i0rvcw3epeitv7hp1dkbp893258`;A940jzn
4.何为“好的故事”?作家学者热议新课标Ⅰ卷作文,AI这样回答→考生如果编拟一个“故事”,那么其主旨就要突出该“故事”的力量。在紧张的考场里,考生可能容易犯写了故事、忘了“力量”的错误,会导致主旨意义不够鲜明突出;如果分析议论“故事的力量”,这可能与考生平时较多训练议论文的“关系”更加紧密,完成佳作的把握相对要大一些。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295d9@;686:/j}rn
5.用人工智能写2024年高考作文我们才能在被定义和自定义之间找到平衡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AI写作范文 标题:历久弥新:文化与精神的恒久传承 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长河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和深邃的思想精髓。它们如同历经沧桑的古树,不仅根深蒂固,更在岁月的洗礼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探讨“历jvzquC41dnuh0lxfp0tfv8ggcwzjh~qogous{8ftvkimg8igvcomu86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