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是党长期执政的经验总结

(天津大学法学院, 天津 300072)

1. 政治安全的科学内涵

政治安全的内涵是指国家制度安全和国家政权安全两个层面。其中,国家制度安全为本,国家政权安全为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曾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维护政治安全的核心在于保障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全体人民的郑重选择。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其落脚点和着力点体现为对“两个维护”的贯彻落实,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于领导核心,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2]这充分证明了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2. 人民安全的科学内涵

在依靠人民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新形势下实现和保障国家安全的真正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体,能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乎国家安全的成败。只有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始终把人民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才能真正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不可战胜的力量。

“人民”在宪法意义上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从“人民安全”的主体分布范围来看,既包括国内公民,也包括海外华侨以及广大爱国者。无论是保障人民安全,还是依靠人民保障国家安全,都带有明显的内向型特征。

3. 国家利益至上的科学内涵

4. 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的科学内涵

“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的内涵是指三者之间相互依托、相辅相成,通过彼此间互相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三者有机统一”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国家安全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理论着力点和实践落脚点都在于“有机统一”,与要素简单叠加的机械统一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三者有机统一”所倡导的是把“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框架内考量,并将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一体设计、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共同致力于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三者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削弱,只有遵循“三者有机统一”的内涵要义,以三者为共同抓手作整体化推进,才能有效激活并充分发挥出“1+1+1”大于“3”的价值功效。

1. 历史逻辑: 一以贯之的坚持

理论的实现贵在坚持。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既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我国在国家安全领域一以贯之的历史逻辑。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和军事施压,毛泽东同志对外组织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等军事行动,捍卫了新中国的政治安全。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全。所奉行的和平共处、独立自主等外交政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重大外交活动,极大改善了外交环境,彰显了对国家利益至上的有力维护。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我国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确保了政治安全,有力维护了人民安全。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转折。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弘扬全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者有机统一”理论,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安全的行动指南。“三者有机统一”理论在重大问题的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当前,大国关系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西方敌对势力并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政治图谋。只有始终如一、毫不动摇的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才能维护好党的执政地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夯实加强国家安全治理能力、完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2. 实践逻辑: 始终以政治安全为先

“三者有机统一”理论旗帜鲜明的将“政治安全”置于首位。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和核心地位,影响并决定了其他各领域的安全,政治安全须臾不可或缺。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负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负有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神圣职责。如果没有政治安全,其他安全领域来之不易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如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两极霸权之一的苏联轰然解体,其解体的原因正是由于政治安全领域的不稳定因素长期累积并在短时间集中爆发所致。又如,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政治安全的有力保障。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虽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交织、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叠加、一般风险与重大风险共存的复杂局面[5]。将政治安全置于首位来推动国家安全的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敏锐的时局洞察力、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突出政治安全为先,绝非否定或弱化人民安全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人民共建共享共治的伟大事业,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6]无论是政治安全还是其他类型的安全,归根结底维护的还是人民安全,所保障的始终都是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因此,维护以执政党执政安全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安全,与维护人民安全,无论是在动机还是宗旨方面,都是一致的。

3. 内在逻辑: “铁三角”的总体架构

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三者之间呈现出“铁三角”的总体架构(见图1)。所谓“铁”,是指其体系结构牢固坚不可摧;所谓“三角”,是指三者之间彼此支撑、相互依托。其中,政治安全的核心在于对“两个维护”的有效落实,具体体现为党的执政地位和习近平同志全党核心地位的巩固。列宁曾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7]以“两个维护”为核心的政治安全,在“三者有机统一”的“铁三角”体系中居于顶端位置,对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发挥着领导作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是“铁三角”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支点。其中,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脱离人民安全去追求政治安全无异于本末倒置。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共同决定了,国家利益至上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安全服务。抛开人民安全的国家利益至上,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反复证明,放弃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将成为空中楼阁。更为关键的是,“铁三角”的稳固体系和常态运行,离不开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用以维系“铁三角”体系的核心力量,更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基础性保障。

图1 “三者有机统一”的“铁三角”逻辑关系

1. 增强忧患意识,将维护政治安全置于首位

政治安全是“三要素”的根本所在,是实现“三者有机统一”的关键。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8],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也是推动“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武器。建议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安全忧患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强化政治担当,增强忧患意识,带头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二是继续全面深化反腐败斗争。现阶段,“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9]。要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与反腐败斗争的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尤其要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清除党内政治隐患,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厉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对基层“微腐败”专项治理,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三是深入推进政法机关教育整顿。政法机关负有防控各类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重大责任。深入推进刮骨疗毒式的全国政法系统教育整顿,要旗帜鲜明地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深挖严打黑恶势力“保护伞”。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推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切实见到成效。

2. 贯彻新发展理念,将人民安全贯穿始终

人民安全是“三者有机统一”的主体依托和目标指向,其实现至关重要。首先,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民安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防风险与稳增长的辩证关系,积极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加速下行等因素对我国发展带来的冲击。全面抓好“六稳”工作,打好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的攻坚战,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续防范外来风险,确保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次,要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把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作为维护人民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依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平台作为载体,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宣传教育,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释放更多维护人民安全的“正能量”。进一步激活人民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地位,细化落实全民安全责任制,倒逼公民、机关和企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主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切实提升反奸防谍、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人人共建共护、共有共享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3. 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上升为处理国际交往的最高准则

4. 用足法治手段,为“三者有机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化“三者有机统一”的法治保障,首先应当健全完善国家安全领域的专门立法。一是调整立法宗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国家安全法》的修订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将“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写入《国家安全法》总则部分,并确立为国家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二是做好立法修订,遵循“三者有机统一”原则,对现有的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作出系统评估清理,对存在空白漏洞的要及时填补,对存在制度冲突的尽快协调修改,对缺乏配套法规支撑的要进行补充完善。三是加快重点领域的立法,结合我国“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制定国家安全立法五年规划,尽快制定或完善5G、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战略技术的研发应用、军事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并及时配置用于反制相关国家“长臂管辖”的法律武器。

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如椽巨笔绘就了“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的国家安全规划新蓝图。全党、全国上下应秉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以及“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耐力,坚持政治安全为根本,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利益至上为命脉的指导方针,恪守“三者有机统一”的科学逻辑,日积跬步,砥砺前行,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THE END
0.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和()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和()。A.核心地位B.基础地位C.支柱地位D.保障地位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387<68n8656::c@>ecehb3j6feh
1.打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测试题(249题含答案)答: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226-227页) jvzq<84crr4837hp1rxjp}3rjrEdqwygpvoe?B6694;
2.特别关注:习近平新国家安全观习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以发展为根基,在发展中谋安全。在习总书记有关国家安全的系列论述中,经济安全一直居于优先地位;在总体安全观中,经济安全为基础。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体制转轨遭遇既有格局的惯性阻挠,发展转型面临创新能力的刚性瓶颈,地方债居高不下,房价百姓怨声载道……太多的难题,诸多的纠结,累积出了不jvzq<84pgyy/jww0ep5tj|1ctzjeuj131745><:35>189545:692
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党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jvzq<84u0gtbgj3gfw4dp8m1z|mdz‚|ufz5{zmy14283/:5/48548<990jznn
4.2022年二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近期学习提醒(六)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jvzquC41yy}/j~j0gf{/ew442480396:1e75:>;c36<35;4rcik/j}r
5.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jvzq<84ngcjft|3rgqvmg7hqo0io1PG1p3532;6134641l69:4?2/<74;:=787mvon
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资料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jvzquC41zeh/emz0gf{/ew4kphu0395:136937mvo
7.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做出新的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指明方向,体现出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极端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对外开放,极大扩展了安全治理的范围,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3486314802>857;;97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