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虽然公共危机管理现在越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崭新课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已经建立起应急管理体系仍然缺乏系统性,有待完善。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公共危机管理:

一、正确认识公共危机管理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机转化成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的管理。”[2]

由此可见,政府危机管理属于公共危机的一部分。政府作为既定的区域范围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对控制和应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突发事件导致的公共危机负有直接的责任。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

首先,危机管理以保持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产品为目标。

其次,由于危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所以公共危机具有可预防性且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开放的;另外,当危机突发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出应急处理,所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处置时有应急性,而且要求政府在处理危机时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

最后,在突发公共事件和逐渐增多的趋势的当今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是有不确定性,相应地,其预控和预案也具有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公共危机管理还要受公众的监督和约束。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公共危机的管理还具有综合性和国际性。

二、公共危机的管理与应对

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政府必须时刻做好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依法对突发公共事件采取预防、处置及善后措施及时加以处理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解决危机,要求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机制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主体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应对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责与责任。总的来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可分统一指挥、政府职权划分、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几个方面。”[3]

政府做应急管理工作时,要切实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本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并采取先进的监测预警机制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公共危机的管理的机制

1、预警机制

关于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而且有很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对于突发事件这类特殊情况,无疑早发现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毕竟,预警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步和主要环节。

2、 决策机制

由于危及决策具有时间紧迫、信息和资源有限的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要求在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迅速地做出正确决策。因此公共危机决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权力集中原则、结果优先、短期目标优先原则、强制原则和勇于承担风险原则。

3、应对机制

可以说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公共危机,它的基本应对流程是相似的。第一,建立应急处理小组,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第二,迅速调查情况和收集信息,作为应对决策的基础;第三,综合分析、果断决策、有序应对、控制和隔离。公共危机和应急处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部分。其实施目的,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危机状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4、善后机制

“恢复与重建,调查与评估,学习与进步;是公共危机善后机制的基本内容。”由于公共危机对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会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消失,危机平息后,必须采取措施消弭其造成的威海,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哲理的重建不仅包括物资方面,而且包括心理方面,使公众重燃对生活的希望,树立信心。

三、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飞速发展态势,相应的,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存在缺陷。致使当时场内人员高度聚集,组织混乱、疏散不力,很多人盲目逃生,缺乏自我救助以及救援设备安装不合理。所以,政府加强危机管理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而且急需全方位、多角度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对此,政府可以采取如下几种举措:健全的应急体制,加强专业协作,应提高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就地消化”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职责;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政府应抓紧建立综合性、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集成网络,为做好应对和处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

此外,政府还应抓紧建立和完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综合利用;全面整合资源,加强应急保障。各级政府应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社会应对网络。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拓展】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组织以政府为核心,通过现代风险和危机精神以及危机管理理念的指挥,依据法律原则采取公共危机管理法规、应对紧急事件处理方案,在社会各方组织和群众的相互协调合作下,来对危机事件进行预测、预防、控制与处理,以达到避免、减轻、弥补公共危机的目的,从而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安全。公共危机管理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环境有着不可抗力、不可预知、不确定信息、极具挑战性等因素下会出现各种公共危机不同程度的可能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正视这一方面的事务。二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公共危机,这是了解公共危机的前提条件。三是公共危机的处理不仅要靠政府与相关部门的主导,同时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士有序参与、共同合作。公共危机管理呈现出七大特征。一是紧迫性。由于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而且时间很紧迫,急需处理,突然性使得社会面对极大的负面因素,难以有效采取应对措施。二是长期性。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其通常并非偶然和孤立的,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很多,危机管理的时间较长。其三是不确定性,事前事后对危机事件的预测和判断也往往是不确定的。其四是链条效应。通常危机会引起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触及到方方面面。其五是权变性。危机发生的诱因很多,对于发生过程中所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其六是心理约束性。一旦发生危机,人经常表现出忧虑、恐慌、害怕等心理。这些心理状态会约束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其七是博弈性。在危机面前,双方都在一个相互博弈的动态过程中。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1.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从社会的稳定发展来看,重视危机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因此,必须从更高的审慎标准来看待危机事件,否则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2.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当今公共关系是一个越来越紧密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联性愈加强烈,因此,更需要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提升危机意识,借鉴其他国家危机管理的案例,取其精华,以求达到减小危机的影响范围与影响时间,更有效地预防社会发生系统性的风险。

三、公共危机的诱因

1.主观原因。如果管理部门对社会公共环境缺乏一定的认知度、适应能力不够,往往无法对危机的出现做出一个比较及时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危机管理意识不够,对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关注度不高,在管理上效率不高,导致出现了不必要的疏忽和脱节现象。

2.客观原因。自然灾害因素往往难以预料,有相对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会引起盲目和一定程度的恐慌,导致公共危机的暂时发生。例如,经济泡沫和间接性的通货膨胀使居民购买力下降,出现暂时的市场低迷,公共危机管理底气不足等现象。

四、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

加强“全局化”观念,对传统公共危机管理的弊端进行有针对性地避免,架起“全局和局部、中央和地方接洽、整体和部分”的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在统筹全局、宏观决策的背景下,充分考虑危机可能发展的各种因素,注重借鉴公共危机事件所具有的波动性、范围性、全球性。创新构造知识型、有需求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由于相关部门公共管理系统至今存在部分漏洞,要有效改进其处理危机事件的效率和能力,就必须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建立一个有知识和有需求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当前情况下,公共危机管理依然是以有关部门为主导,多方面公众共同有序参与、反馈配合的,但为了经济与公共管理事业的稳定发展、迎接美好未来,有关部门亟需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适时将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兴事物更好地融入危机管理模式中,并且尝试倾听大众的反馈与心声,促进集民智、顺民意的发展局面。

THE END
0.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1. 员工安全: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健康,jvzquC41|s4{jjtrkp4dqv4swgyukxs1;4=62B:1
1.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知识竞赛题「含答案」答:(1)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集中性学习宣传活动。 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jvzquC41yy}/qq6220ipo8pcqunj1yjkzwt04A;75;4ivvq
2.国家安全知识百问9、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什么时间首次提出的?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贯彻原则。 10、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jvzq<84yyy4{||n0eqs0uryg/fguc8xd|z5ivvq14284199145528A6578>527mvon
3.国家安全教育百问,这些知识你要知道!9、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什么时间首次提出的?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和贯彻原则。 10、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jvzquC41yy}/zlh0gf{/ew4fym~y{8ili|=31uqzz6>09=79725jpmjz0jznn
4.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健词】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改进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的整治和建筑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当前建筑安全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8;/j}rn
5.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核心要点: 要针对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实际,确立三个理念:一是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增强公共安全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从实现社会善治出发,引导社会成员确立共同防控风险的理念,打造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三是针对日常管理简单、粗放问题,倡导数据文化理念,推进公共安全jvzquC41pg}t0:75934dp872375238531CXUK:9685>69<696;97;7xjvor
6.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精品(七篇)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在构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时,绝大部分的文献倾向于将政府视为一个整体,而忽视了其内部的复杂结构,因而其研究多注重政府与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而对政府系统内部的“府际合作”问题关注和研究不够。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政府在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结构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政 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6=33<3jvor
7.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专家文章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通常提示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接种过乙肝疫苗,但需结合其他乙肝标志物综合判断。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标志物,主要有IgM型和IgG型两种,IgM型阳性可能提示近期感染,IgG型阳性则多表示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单独出现时,可能属于既往感染后的恢复期或隐匿性jvzquC41yy}/dxmg0et0c{ykenk0xrjy13<4:<>0jvsm
8.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 单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00292《市政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16.4)》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 问题1选项 A.决策体制 B.执行体制 C.责任体系 D.监督体制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jvzquC41yy}/gmzekv/ew4vkm{039<435850qyon
9.公共安全风险识别范文导语:在公共安全风险识别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原则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在建筑领域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对于在建筑工程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4=5:7mvon
10.立昂技术是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系统服务商和以视频为核心的解决方立昂技术是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系统服务商和以视频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在通信和公共安全领域上的卓越成就,以三大基地为中心,面向全国,辐射中亚。公司现已成为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企业之一。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结合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必将使公司在公共安全领域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空前高度。 “十三jvzquC41iwhb0|npc0io1ngya99398a549537mvon
11.美政府非核心部门临时关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问: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是大事还是小事? 答:说大不大,毕竟只是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军队、边防、公共安全等核心部门运作不会受冲击:邮局还开门,警察还执勤,老人还可以照常去领退休金。况且,美国社会的自治能力颇强,各种非政府组织也能量不小,即便政府暂时不能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整个社会运行、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也不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po142741:5/23565=79424tj}rn
12.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梳理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67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P67 12.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lk{okjslk|nfppjk1i:3@670jznn
13.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大潮正在到来要么智慧杆是把通讯、环境监测、信息发布、能源、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所有东西都集中在一个杆上。智慧杆设立以后,社会治安好了很多,因为5G、云和大数据接触,对人流和人的分析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已经在深圳试点,这已经不是梦想,一个智慧杆几乎可以把现在所有的探头全部替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jvzq<84yyy4937hp14632ƒy14281/:613;5dqwygpve:;<>6964ivv
14.公共安全的定义范文学界通说认为不特定性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名的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笔者在上文中也阐述了认为不特定的多数才是公共的核心内涵,因此,要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能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所评价,首先需要对不特定性的存在进行认定。对不特定性的界定,我国刑法学界较为权威的观点认为不特定是一种客观的判断,不依行为人主观有无确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72=/j}rn
15.公共安全教育教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公共安全教育教师的核心能力要求 摘要:公共安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办成社会满意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全面提升相关教师的职业综合素养是关键。文章从分析上海市青少年公共安全教育的总体要求出发,以及作者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实际经验体会,认识到公共安全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分层教学能力、信息化jvzquC41yy}/dj~ycvii0ls1lkgp{~qwpyko1jsswctkkjt{wn{oyns135;76@3jvor
16.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这既意味着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等主体共同参与其中,也凸显了建设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管理共同体的价值导向。在实践中,建设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管理共同体应坚持“一核多元”。 “核”是指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就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谋大局、定政策,定期发现、jvzq<84o0cwte7hp1pkxu87245631;51e3<98@>0jvsm
17.所谓(),是指国家安全管理主体在履行国家安全管理职能过程中对于卫生应急治理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安全服务,个人是主要的承担者和响应主体,是卫生应急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力量。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展商与观众之间需要形成匹配关系,包括数量匹配、目的—绩效匹配、()? A. 价格匹配 B. 目的匹配 C. 信息透明度匹配 D. 地理位置匹配 查看完整题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3g:;b:>k27::8elfc;;8:d@ic55g5gj3jvor@hvBdf9l47jkfe5l32n77ehhb:>i4hd9dcmg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