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孙明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者:孙明春    责编:石尚惠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目前,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我们对实现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战略目标也充满信心,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政府的重视与政策的支持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同时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在去年11月召开的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提出,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这一系列的政策信号展现了中国政府发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重视与决心,也预示着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历史表明,中国政府有强大的执行力,擅于把握机遇,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作用,展现了“AI+医疗”(如红外线测温、机器人外呼筛查、影像辅助诊断、健康码及接触者追踪、智能机器人与无人配送车等)技术模式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社交隔离”成为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手段,无接触新经济模式(如远程协同办公、智慧教育、智慧支付和无人驾驶等)也在疫情催化下快速发展。这些事例验证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也预示着人工智能产业正面临崭新的发展机遇。

技术的积累与产业的协同

人工智能属于交叉性学科,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同时,它也是一个研发投入高、技术周期长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专业门槛很高,要实现商业化盈利需要漫长的培育期,还需要跨产业的协同,因此往往存在“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境。

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指标已跻身世界前列,整体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根据今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过去10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迅速上升,十年累计达39万件,占全球总量的74.7%,居全球首位。虽然中国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但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这三个层面都有了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基础设施的积淀,应该已经跨越了“鸡生蛋、蛋生鸡”的发展临界点。

随着中国在今后几年将主攻方向侧重于补齐基础层短板,尤其是致力于突破智能芯片、高端元器件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中国有望较快实现人工智能的全产业链布局,届时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的发展都将进一步加速,有可能出现指数型成长。

庞大的内需市场与广泛的应用场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望在2030年前后跃升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备,人工智能技术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不只是在新经济领域、新商业模式和新生活方式,而且在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于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有足够深度,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数据积累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不但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而且有助于研发人员利用大量且优质的数据来提高算法与模型的准确度,并不断迭代更新,增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价值。一旦人工智能企业实现商业盈利,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将更加可持续,产业的发展更将势不可挡。

强大的融资能力、愈益便捷的融资渠道与退出机制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融资活动持续快速增长,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仅家庭部门的银行储蓄存款就高达90万亿元人民币,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融资活动也愈益活跃,给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目前,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市值稳居世界前列,在新股发行(IPO)市场也名列前茅,甚至超过美国。尤其是2019年A股开设了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以来,不但IPO的速度大大加快,数量大大增加,而且估值也较主板明显提升,这不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投资者(VC、PE、pre-IPO等阶段的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退出渠道,也给潜在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更充足的激励。

另外,两地监管部门也在研讨尽快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港通”交易中,令海外投资者可以更便利地投资此类具有高增长潜力的股票,对活跃科创板股票交易、维持市场活力和融资功能都很有裨益。2020年7月,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建设成立“科创板AI产业工作站”,旨在培育优秀人工智能企业,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上市公司并购整合1。过去两年,人工智能企业在机器视觉、AI芯片、语音语义识别、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出现了IPO融资高峰。相信未来几年,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将上市募资,为行业发展筹措更多长期资金。

务实、包容、灵活的监管体制

鉴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给经济、社会、伦理等领域带来的风险与挑战,监管者的态度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管制太严,很多技术应用、商业模式都可能无法落地,许多发展机遇会被扼杀在襁褓之中,行业参与者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但如果管制太松,则有可能导致行业野蛮生长,参与者良莠不齐,损害消费者或更广泛的民众利益,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显然,监管者需要在行业发展与风险管控之间取得平衡,才能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务院在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其战略目标是:(1)到2020年初步建立“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2)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3)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这样一个“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表明,中国政府在人工智能监管体系的建设中采取了一种务实、包容而又灵活的监管态度。

目前,中国政府已陆续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分析报告》等文件或报告,以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十四五”规划提出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强调要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并积极参与数字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202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旨在加强数据保护、规范个人信息数据使用等,标志着中国在数据安全方面的立法进入倒计时。

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采取了渐进、平衡、更具弹性的监管安排,既能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又能填补监管空白,避免监管套利,有利于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孙明春

AI进化速递丨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AI是宇宙演化的必然下一步,人类应以勇气、自豪和冒险精神来迎接它。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百万亿元,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现有人工智能企业2200余家,企业创新能力活跃,产业生态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在这股AI革命浪潮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凭借其独特优势助力中国金融AI的发展,并在全球金融科技竞赛中巩固自身地位呢?

THE END
0.2024中國AI大模型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展望五大產業趨勢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夏曉倫)伴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演進,AI大模型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 3月26日,人民網財經研究院、至頂科技聯合發布《開啟智能新時代:2024年中國AI大模型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於AI大模型產業發展背景、jvzq<84mr|m/rntrng4dqv3ep1HJI>4p31814=4254=0e=5643:.697263;30qyon
1.AI电力系统前景展望当前,AI应用已从消费、互联网等C端领域,向电力AI电力系统前景展望 当前,AI 应用已从消费、互联网等C 端领域,向电力、交通、农业等B 端传统行业加速渗透。AI大模型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持续突破,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对于电力行业,一方面,AI技术更迭加速在源网荷储管理、功率预测、信息化开发等电力运行管理方面渗透应用,持续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jvzquC41zwkrk~3eqo55:?;24394687:27>76@9
2.2025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路径分析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docx消费者对AI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研究在深入探讨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路径分析与前景展望的背景下,消费者对AI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消费者的接受度成为推动AI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数据、方向以及预测性规划四个维度出发,全面分析消费者对AI产品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98;6340nuou
3.2024年中国端侧AI行业规模现状及未来展望(附市场规模、产业链及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端侧AI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jvzquC41yy}/j~fqp0ipo8hjcptfn8ytgpj0397844
4.三年桃有花:人工智能领域三年研究热点分析与趋势预测对AI领域未来发展的展望 如表6所示,基于这些AI相关项目的关键词数据,排名最靠前的是STEM教育体系(STEM education)和交叉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且相比其他关键词的热点优势较大.可见这两个领域和AI的融合正在逐渐深入,且有广阔前景.教育和AI的深度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jvzq<84ukcy/|sz0gf{/ew4424:02=731e;87:5c4;664@51rcmf0qyo
5.202520252030民办人工智能教育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展望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目录 一民办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3 1. 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3 近五年市场规模及复合年增长率 3 预测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分析 4 2. 市场细分与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9:8<8:90nuou
6.人工智能行业动态: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展望人工智能行业动态: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展望 【免费下载链接】VibeVoice-1.5B 项目地址: https://ai.gitcode.com/hf_mirrors/microsoft/VibeVoice-1.5B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们jvzquC41dnuh0lxfp0tfv8lkvdrpih5245:0c{ykenk0fnyckny03>98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