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AI智能眼镜领域迎来了资本市场的又一次狂欢。据南方财经记者朱治宣报道,自2024年以来,该领域已完成惊人的23轮融资,多家企业更是获得了亿元级别的资金支持。这一系列动作,不仅预示着智能眼镜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AI眼镜产业正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消费端爆发:双十一销售额暴增,市场需求井喷
智能眼镜的变革,正通过消费端的数据直观地展现出来。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智能眼镜品类成交额同比飙升25倍,其中Rokid增长超7倍,雷鸟创新增长超80%,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绝对亮点。影目科技旗下INMOGO3智能眼镜在京东开启首销,主打“防窥双目显示”和“AR+AI生态”,并支持双向对话实时翻译,更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阿里巴巴的夸克AI眼镜,通过双旗舰芯片和深度生态联动,将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淘宝识物等功能无缝融入,打造了无需动手的“生活服务中枢”。京东科技与Rokid联合推出的JoyGlance购物应用,更是将“所见即所得,所说即所付”的未来购物场景变为现实,标志着AI眼镜在构建商业闭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资本市场热捧:头部企业领跑,全产业链布局
资本市场的热情,从2024年高达23轮的融资事件中可见一斑。市场呈现出“头部领跑、全链布局”的清晰格局。Viture获得1亿美元的大额融资,影目科技以超1.5亿元人民币领跑国内品牌,多家企业获数千万、超亿元的融资显示出资本对头部品牌的信心。雷鸟创新年内完成3轮融资,理湃光晶、亮亮视野等核心光学模组及技术厂商也均获2次投资,表明资本正沿着产业链进行深度卡位,从品牌到核心技术,无一遗漏。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AI核心能力建设、供应链拓展以及线下体验场景的落地,加速推动AI+AR终端走向主流。广东作为智能眼镜制造大省,拥有全国最多的相关产业链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为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前景展望:从“信息显示”到“智能理解”的跨越
AI眼镜的真正革命性,在于其完成了从“信息显示”到“智能理解”的跨越。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2024—2029年)将达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艾媒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智能眼镜将成为人与AI链接、互动的核心中间件,未来几年将走向大众市场。中金公司预测,2028年全球AI/AR眼镜出货有望达到3500万部,AI眼镜有望搭载显示模组以提高交互效率,并通过双芯片、双系统架构延长续航时间或增强空间计算能力,有望打造全新AI终端交互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你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AI眼镜将如何更好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带来更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