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七月底在 Twitter 上发布,仅用了四天,就达到了 100 万用户;发布八天后,达到近 300 万用户。
这个网站的功能很简单,输入自己的 Twitter ID,它会抓取你的主页内容,来自动生成性格分析报告;或者输入某两个人的 Twitter ID,可以生成「速配」报告。
而这样的一个网站,搭建却只用了不到 48 小时,背后的主要功臣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 Wordware - 最酷、也是最轻盈的 AI Agent(AI 智能体)搭建平台。
在 Twitter Personality 爆火之余,Wordware 也成功出圈了。
它迅速获得了一大批 AI 开发者的支持,直接包揽了产品挖掘平台 Product Hunt 的每日最佳、每周最佳... 如果热度再持续几天,也许有机会拿下年度最佳。
Wordware 自称是最高效的 AI Agent 搭建工具,可以把 AI 应用的开发和迭代速度提升 20 倍。
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吹的?我们去试了试。
一般来讲,搭建 AI Agent 的主要工作包括这两个:设计提示词和编排工作流。
而 AI 工作流的编排,目前常采用「画流程图」的形式:在画布上先对每个工作节点进行编辑,然后再把节点之间进行串联。
在最初使用时,流程图画布的形式很直观,上手不难。但是使用久了,发现画布有些硬伤。
比如操作繁琐,基本离不开鼠标拖拽,无法沉浸式地专注于逻辑和提示词编写。再比如,有时会因流程图太大,画布渲染卡顿而影响了操作,或者是巨型流程图缩放后内容看不清,降低了寻找特定节点的效率。
相比之下,Wordware 的使用清新脱俗。
打开 Wordware,它的 AI Agent 编排界面,则更像是一个 Notion 文档。
新手期短暂适应过后,就会发现:这种编排方式,极大提升了 AI Agent 的建造效率。
文档从上往下编写,对应的就是 AI 工作流的推进顺序,容易理解。而需要插入不同的 AI 大模型节点时,也只需要编辑节点相应的提示词,然后插入对应的模型选项即可。
同时,Wordware 还支持了丰富的插件选项,包括模型选项、子流程插入、图片生成插件、逻辑语句、变量等等,使用「/」就能唤起。
但尽管有如此丰富的 AI Agent 编排能力,最终编排完成后的项目文件,仍然清晰、优雅。
下面的动图,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个超火的网站 - Twitter Personality 对应的全部提示词和逻辑编排,非常简洁明了。
很多开发者都非常认可 Wordware 的这种设计思路,说明它的确击中了 AI Agent 开发中的痛点。
正如上文提到,如果用习惯了流程画布式的 AI Agent 开发界面,使用 Wordware 的文档式编排界面,需要适应。
因此,Wordware 官方也给出了多种场景的 AI Agent 样例供你参考。
点进任意一个 AI Agent,都可以通过 Playground(实验场)在线试玩它,感受它的设计思路。甚至还能直接看到它的所有项目文件,包括工作流和提示词。
不过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免费体验期间,邀请他人在 Wordware 体验你的 AI Agent,会「直接暴露」相应的提示词。
因为此时,任何用户都能通过 Playground 页面的「Make your own version」(创建你的版本)功能,将 AI Agent 的全部开发文件复制到自己的空间。类似于 Github 的 Fork 功能。
如果不想让用户直接通过 Playground 访问,你可以只用 Wordware 的 API,自己套一个前端网页。Twitter Personality 就是这么做的。
或者,升级到付费版本,也可以把自己的 AI Agent 设为私密,避免项目文件暴露。
这也算是 Wordware 的商业化巧思,免费用户一边体验产品,一边开源自己的项目,如果用户想要长期商用,则「保密性」这个卡点可以刺激付费。
整体而言,Wordware 对免费用户的功能开放程度还是非常慷慨的,建议充分试玩之后,再决定是否付费和长期使用。
那么,不妨试一试?像写文档一样,「写」出一个自己的 AI Agent。
AI 破壳儿
寻找 AI 融入日常的最优解,让 AI 成为更多人的好助手。每周更新实用、审美优良的 AI 工具和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