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tore数据库>
投融资数据库>
跨境电商数据库>
B2B电商数据库>
零售电商数据库>
服务电商数据库>
物流科技数据库>
金融科技数据库>
详见“电数宝”>
专业台矩阵
原创内容矩阵
数字刊物矩阵
(网经社讯)不用发工资,不用交社保,不用担心跳槽,还不用休息,一次投入,终身受用。看到这段话,我估计所有的直播电商老板眼睛都亮了。这就是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广告语。
实际上虚拟数字人直播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呢,这是一次技术革命还是割韭菜的新把戏?
如何识别一个生意是不是割韭菜,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它的底层商业逻辑是不是合理。如果说有一个生意可以不操心、不费力,花个小钱就能躺在家里赚大钱,那么这种生意靠谱吗?当然不靠谱了,很明显就是骗人的。数字人直播就是这样的生意,符合了所有要件。
他笑着和我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自己的数字人直播间卖不了货。”
“那你还教别人?”
“那我不是为了赚学费吗,再说我不行,也不代表都不行,万一有行的呢,哈哈。”
不过他现在也不干了,按照他的说法是割不动了。他说前段时间有一帮外地人去义乌搞会销,就是卖数字人,结果来了一帮警察,把领头的带走了,当成传销诈骗处理了。
杭州这边搞这个生意的也有好几个挺大的团队,以前都是干微商的大网头。设计的分佣模型极其复杂,和我说了两遍我硬是没听懂,看来我是智商堪忧,玩不明白他们那套东西。有一点我看明白了,产品对他们来说不重要,关键是销售模式。据说去年有团队靠这个数字人直播生意赚到大钱了。
这个生意就是抓住了人们想做直播电商又不想花心思的懒惰心理。都想着反正钱不多,不好用就不好用,试试看。既然你都觉得不好用了,那好吧,如你所愿。
这个生意最有意思的是,它可以不停的迭代。因为技术在革新,会让韭菜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之前的人是韭菜,自己买的产品技术革新了,就不是韭菜了,所以这个韭菜可以一茬一茬反复割。
就靠着那些做套壳的小科技公司和某音掰手腕,那不是笑话吗?所谓平台无法检测出来本身就是扯淡,就是吹破天我也不信。所以说,数字人直播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典型的割韭菜。
我再详细说几个他们的套路吧,防止各位老板踩坑。先不说技术咋样,他们的销售方法挺绝的。
还有卖软件的,一个模型一个月几百,一年几千,咋卖的都有,我有次都差点动心买了。当时想做短视频口播IP,他们可以做换脸配音,的确省心省事,如果我当时想偷懒试试,也就掏钱了。
还有卖硬件的,一万多块一套设备,我没搞清楚啥设备,不过销售模型是用直销模式,他们那个团队以前就是干微商的。
总之五花八门,套路一个比一个深。其实这已经说明了一个道理,这玩意没用。简单想下就知道了,现在真人直播间费尽心思,绞尽脑汁都赚不到钱,弄个数字人就搞定了,躺着赚大钱,这可能吗,这不是傻么!
有人说,搞带货不行,本地生活好用,千万别信这个鬼话,我没见到哪个老板真靠这个赚钱了。这都是那些卖数字人的编的,要真是好用,他们早就自己干了。
说到底,数字人直播之所以不好用,就是和直播带货的底层逻辑发生了冲突。直播电商是依托于优质短视频以及直播内容,加上主播的个人能力相结合的商业模式,主播必须能够和消费者充分的互动才行,否则也就失去了直播带货的意义了。
不过AI技术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短视频剪辑,直播间搭建的辅助工具还是非常有效的。至于数字人直播带货,这个就没有必要尝试了,说得再好听也没意义,这个智商税就别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