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战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报》11月9日刊发栗战书的评论文章《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章详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与主要内涵,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原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时代潮流诞生的,也是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和成熟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时代特点、直面时代课题,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展现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正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这一判断首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比如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党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重大变化,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等等。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这一判断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当前和今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这一判断同时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有必要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和精心谋划。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宏伟新蓝图,同样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这一判断还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同样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也充分考量了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这一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之后5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THE END
0.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7)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3?02@751e:17<6/53862:;30jznn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坐标,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进行战略决策的历史依据,也是凝聚社会共识、动员社会力量的历史基础。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就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 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802=721e:17<6/54:169750jznn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收录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类动态报道、理论分析、评论综述等内容,包含重要论述、思想体系、理论学习、评论综述、中央精神、习近平文汇、学习图解等栏目,力求全面系统深化对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刻把握其理论特质、科学体系jvzquC41fczb0yjqrnk/exr0ep5qf8}lru~0kwigz0nuou
3.2022年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重要考点公务员考试网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期(2017—至今)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新变化。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概括,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jvzquC41yy}/j~fvw0ipo872445149<146=23=>0jvsm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这一主题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jvzquC41yy}/s|yjgqxz0ls1nn}y1;53;/681::1ea724=<74:820qyo
5.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之一,那么“全面”和“强国党章明确规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任务”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fxDkf?=39A=
6.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党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jvzq<84fcpmkkjs0rguqnn3eqo4dp8s314629863395d6::3:;33;?:485?/j}rn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原则、内容与方案[摘 要]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坚持从整体性角度理解“三进”的总体架构和多维面向,厘清“三进”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与具体方案,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引领作用。 jvzq<84yyy4k{k3ep1xnvƒhi1z}z1€zy18149561v81495627e43=6:90nuou
8.人民日报: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jvzq<84qrktjqw3rgqvmg7hqo0io1w6142791972:1i2298/4;>23B<30jznn
9.刘儒、陈舒霄: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到20世纪初叶,中国人已强烈地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艰辛探索了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铸就了中国奇迹。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jvzq<84fy|€c0ovw0kew7hp1ktgq862445:8>;0jvs
10.全面开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时代新闻频道准确判断历史新方位,认清新时代的内涵和使命,及时制定和部署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成功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把握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的根本依据。 jvzquC41pg}t0lhvx0ipo872395228771CXUKA_wwlrzLp_RM6mdWJgj43=22;: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