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等高三八省T8第二次联考作文“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导写+精彩标题+优质范文5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ChatGPT横空出世,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接踵而至,很多文字从业者受到冲击,但是那些优质的原创作者依旧无法取代;Sora即便威胁影视工作者,但是无法淘汰那些有无限创意的人。所以与一般人和智能机器人相比,未来你最大的优势应在于:如果你是编剧,要能写出构思更为巧妙的剧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要更有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保姆,要更有情趣更懂生活……
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新青年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作文题紧扣现实热点——人工智能,具有思辨意识。
从句末符号看,材料第一段可分两层。
第一层是两个并列关系的转折句,两个“但是”提示我们,分号之前的重点在“那些优质的原创作者依旧无法取代”,分号之后的重点在“无法淘汰那些有无限创意的人”。也就是说AI的发展固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挑战,但优质的原创与无限的创意无法取代。提取关键词应是“优质原创”“无限创意”。
第二层“所以”一词提示我们这一层与上面是因果关系。再看内容,一般人与机器人相比的优势在于:“如果你是编剧,要能写出构思更为巧妙的剧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要更有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保姆,要更有情趣更懂生活……”这显然是在举例说明前一层提出的观点。从编剧的巧妙构思、模特的不同气质、医生的人文情怀、保姆的生活情趣看,一般人独特的创意、鲜明的个性、有温度的情怀、有情趣的生活,是冰冷的机器人无法比拟、无法取代的。这与第一层提出的“优质原创”“无限创意”内涵是一致的。
材料第二段“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新青年的思考”,与后面的写作任务“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是紧密相联的。“何去何从”提示我们要重点思考,身处AI时代、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逃避不了、缴械不成,那能做的就是提升自身。从哪些方面着力呢?命题人的举例部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而省略号又提示我们远不止上面例举的那些,可开动脑筋、拓展思维。
综上分析,这次作文虽然涉及的还是近年来极热的科技话题,但侧重点需要放在“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上,而且要尽量从命题人提供的“原创”“创意”“个性”“人文情怀”“情趣”等方面切入。但又不能抛开大背景AI时代来谈,需要谈AI背景下“创意”“情感”等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助手ChatGPT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利与弊的并存。ChatGPT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方面,我们需要从它身上看到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从好的方面来看,人工智能替代人力,无疑会提升工作效率,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生产力的提升也是必然的,社会经济在经历短暂的停滞后,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
ChatGPT的出现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目前我们已知的包括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和隐私受到侵犯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能需要开始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人工智能未来可能会对人类的控制权构成威胁。在没有一致的全球立法监管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失去控制,尤其是在“后人类”时代,这种失控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事实上,已经有报道称,有人利用ChatGPT生成的攻击程序来对抗国家的网络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会对现有的生产和就业秩序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在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时,我们应当保持理性,避免对其潜在威胁进行过度渲染。正如李开复所指出的,尽管人工智能具备显著的效能,但它依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毕竟,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的情感,因此不具备同情心或创造性等特质。ChatGPT等AI产品虽然能迅速回应查询,但其回应的基础是庞大的人类知识库。这些基于数据整合的工具,本质上是对现有信息的汇编,而非真正的创新。这就如同单纯堆砌马车并不能构建出火车,数据的堆砌也无法产生独立的创新思维。
人工智能更适合替代那些不涉及情感和创造性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它促使人类进行自我反思,激励我们学习和掌握那些AI难以替代的技能,以避免被技术淘汰。至于隐私等问题,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社会将自然形成应对策略。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深入思考,不盲目乐观,也不陷入反科技主义的悲观情绪。相反,我们应该在充分分析正反两面后,得出既理性又公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