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ChatGPT的回答:
托马斯·库恩将“范式”定义为共享科学社群的基本理论、原则、价值观和方法,它们构成了该社群研究的框架和思考方式。这些范式可以指导科学家们选择研究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和解释结果,从而使得科学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化和有效。库恩还指出,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间和实验结果的积累而发生变化。当新的证据和理论出现时,原有的范式可能被挑战和颠覆,从而导致科学革命的发生。因此,范式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和驱动力。
所谓范式,其最根本的概念是指认知一个事物的理论、视角、方法和价值。看待不同类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范式。新范式,可以理解成要以新的理论、视角、方法、价值去看待事物。只有革命性的新事物出现,才会需要新范式。
1.2 新范式的出现
1995-1996:互联网出现,信息无处不在
2022-2023:AI出现,知识无处不在
下一个:AI机器人,行动无处不在
让我们回到科技和人的关系上,本质上,科技是人和客观现实互动的技术媒介,包括认识现实,理解现实,改造现实。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个观点是:“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个媒介不限于媒体,而是一切技术,人和客观现实交互的都叫媒介。比如,交通工具是人脚的延伸;影像是人类眼睛的延伸;现在的AI,则是人类大脑的延伸。换个角度去表达,工具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类生物体的延伸。从这个角度去看,那么:
信息范式:就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人类就打破了信息的时空限制,比如我们可以即时了解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新闻。是人类感官延伸。
AI范式:就是AI大模型的出现,具备了思考能力,人类可以让AI处理复杂的信息任务了,是人类大脑的延伸。
下一个,应该是更智能的机器人,具有行动能力,直接可以和物理世界交互,比如开车、耕田。
Excalidraw制作(工具地址见文末)
1.3 新变革
新的范式,会带来新的变革。从人类史角度来看:
采集时代:人是动物状态,靠本能驱动;
农业时代:体力为主,简单工具;是农业经济,社会代表职业,农民;
工业时代:体力和脑力并用,机械出现,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代表职业,工人;
信息时代:脑力为主,体力为辅,信息化工具出现,服务经济、体验经济。社会代表职业:码农,设计师,分析师
AI时代:AI大模型出现,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人类则以创新为主,依然是体验经济;社会代表职业:创业者,科学家
机器人时代:自主行动能力的机器人出现,人类只剩下动脑子,其他则可躺平。
这是未来,不知道出现何种社会形态,毕竟当人类不需要思考和行动时,人类的社会价值如何体现是个问题。这是全新的问题,如果人类不再有生存和繁衍压力,不再有疾病和死亡,我们当下的很多价值就被消解掉了。
如果从杠杆角度去理解,那么采集时代就没有杠杆,采到了就吃,采不到就饿着。农业时代,开始加了杠杆,但也是低杠杆,农民依然只能果腹,只有中心才会积累财富。工业时代,人类开始系统加杠杆。信息时代,杠杆更大,AI时代,人类则以创新为主,简直是用意念控制杠杆。
1.4 新范式的动力引擎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AI大模型具备哪些能力?主要有四大能力。
可泛化:即AGI,通用人工智能,有涌现能力
可对齐:通过RLF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 ,即以强化学习方式依据人类反馈优化语言模型。
多模态:文字、图像、音视频等
获得性,门槛变低,我觉得这是其中最重要,一般大众都能获得(中国例外),不需要复杂的技术背景和经济能力。
关于多模态,我想起物理学家惠勒有句名言:万物皆比特。指的是宇宙没有实体,物质即能量,能量即物质,1,基本粒子,2,基本粒子形成万物的方式;也就是说,万物即0和1。本质上是粒子/元素/零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构/组织的方式。
02
新时代
2.1 宏观格局
首先,意味着拐点出现,生产力、效率开始指数型增长。
其次,会对每个行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第三,对每个人的职业也会产生影响。
第四,对社会带来重塑,教育、科研、文化,多个层面的影响。
2.2 中国机会
不展开
2.3 OpenAI生态快速形成
从后端(芯片、数据、云、边缘计算、服务器)到引擎(大模型、API),再到前端(ChatGPT、插件),以及商业模式和投资生态。
2.4 海外产业快速发展
资本热捧,技术快速更新,产品井喷
03
新机遇
3.1 技术驱动创新内在的“人+事”机会空间
这儿比较复杂,不展开。
人:深思熟虑,行动导向
机会:系统性探索把握好机会
产品业务机会
产业变革机会
能力开发机会
3.2 大模型成为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
3.3 新的外部环境
马太效应加剧
国际化格局
知识产权结构
社会关系
总的来说,AI带来的新机遇里,依然遵循传统的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则——马太效应,但是大厂之下,依然有机会。另外,也面临着知识产权如何处理、政府如何监管的问题。
3.4 新的职业趋向
研发者出现,面向市场,把握人类重大需求,本质上是工作从供给端向需求端转移。
总结
人类经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当前处于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时代,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是信息范式,那么ChatGPT的出现则带来AI范式。新范式出现了,因AI的可泛化、可对齐和多模态能力,革命性的力量也会相应带来新变革。
从宏观角度来说,生产力和效率会指数级上升,社会行业、个人职业、教育、文化都会被新力量形塑。从竞争角度来说,OpenAI生态快速形成,海外相关产业飞速发展,但中国依然有机会。从机遇来说,大模型作为数字化基础,会带来新的机遇。对个人来说,运用大模型能力,面向市场挖掘需求的研发者职业将成为趋势。
1、【腾讯文档】陆奇-奇绩创坛·上海-0422
近期的一个思考,之前发了推,今天整理发出来:
从2022年11月底算起,ChatGPT掀起的这波AI浪潮已经持续近半年了,国内媒体、开发者社群、自媒体以及对新技术敏感但没有技术背景的人,无人不谈AI。不过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对没有技术背景的人来说,AI变成了谈资,无比喧闹之下其实是焦虑和茫然。
我也没有技术背景,但对新技术足够敏感,很早体验了midjourney,也第一时间注册了ChatGPT,体验后发推、写文章甚至还做过线上直播分享。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人来说,我有两点思考和建议:
一、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AI用起来,探索如何提高效率;
二、对于还未获取AI技术的人,先想办法获取。
以上思考基于这个体认:如果没有结构化的认知框架,对一件事物的本质缺少认识,对其各个面向缺少了解,获取再多的信息也没有用,芜杂的信息只会加重认知负担。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