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事故背后是一连串被忽视的“小隐患”:车主违规改装电动车、使用网购超标电池;天井内违章搭建、堆放可燃物;而居民楼的自动感烟报警系统失灵,物业管理混乱、处置迟缓。
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安全漏洞层层叠加,最终酿成了这场惨烈的大火。
▶起火
▶火势变大
仅过了四分钟,4点38分,火势变大并伴有滴落物,大量黑烟冒出。正值夜间,无人发现火情,错失初期火灾扑救时机。
▶浓烟大火随天井蔓延
由于放置电动车的架空层与小区居民楼一楼走道、一楼门厅和采光通风天井之间未设置有效防火分隔,烟气、火花迅速顺着走道和天井蔓延。
大火随着烟气从天井一路蔓延至楼顶,随后,多个住户家中有黑烟冒出,甚至部分住户家中已经过火。此时,居民已错失最佳逃生时机。
▶阳台放置可燃物 火势再次蔓延
监控视频可见,其中一位住户家中冒出巨大火球,火焰越烧越大,很快突破外窗玻璃。
由于这户居民的阳台上堆放大量可燃物,易燃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使火焰蔓延至附近多户,引燃室内可燃物。火势迅速一户接着一户横向扩散、垂直蔓延,很快形成立体燃烧状态,最终导致该居民楼多个住户家中处于浓烟和烈火之中。
多种因素叠加
加剧火情
事后调查发现,涉事车主在实体店购买不带电池的空电动车,随后自行在网上定制了车架和电池,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使用超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而居民楼内自动感烟报警系统未启动,导致熟睡的人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火情。等到发现火情时,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此外,住户在采光通风天井内违章搭建平台并堆放可燃物;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管理混乱,初期火灾处置不力。这些因素均导致火势蔓延。
如何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
选择正规合格产品
安全使用电动车
电动自行车应在小区集中充电桩充电,充电完毕应及时拔掉插头;
不可飞线充电,要用固定插座一座一充;
充电时间切勿过长,连续充电超12小时或充电器不合格,很容易导致短路并出现火花;
不擅自改装修理,改装、修理电动车(如加装音响、照明灯改装等),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电动自行车应在小区集中充电桩充电,充电完毕应及时拔掉插头;
不可飞线充电,要用固定插座一座一充;
充电时间切勿过长,连续充电超12小时或充电器不合格,很容易导致短路并出现火花;
不擅自改装修理,改装、修理电动车(如加装音响、照明灯改装等),容易造成线路超负荷,引发火灾。
安装烟雾报警器
烟雾报警器全称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当探测到火灾的发生,它会迅速联动火灾报警控制柜,自动发出警报声响,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迅速逃生和扑救火灾,避免人员伤亡和火势蔓延。尤其建议有独居老人和幼儿的家庭安装此报警器。
电动车起火如何应对?
牢记“黄金30秒”
电动自行车起火后,30秒内毒烟可覆盖整个房间和楼道,极易引发伤亡事故。来看看入户充电的电动车如何在短时间内燃烧殆尽。
尝试灭火
在“黄金30秒”内,如果发现火势尚在可控范围内,应迅速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切记严禁用水基灭火器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灭火处理,否则极易发生触电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