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媒体中的应用科技创新有色金属新闻中国有色网

AI,即人工智能,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AI技术已经深入中国报业,应用也越来越广,涵盖了内容生成、版面设计、个性化推荐、虚拟主播、版权保护、广告优化、内容审核与校对、多语言翻译和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报业的生产效率和内容质量,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便捷的阅读体验。

AIGC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与世界互动、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方式。AIGC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单一模态,而是能够跨模态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从而在新闻报道、内容生成、媒体融合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AIGC在媒体中的应用包括:

一是多模态内容生成与理解。AIGC能够将文本和语言与图像、音频等其他模态的数据结合起来,实现更深入的文本理解和生成。例如,将图像描述转化为文本或将文本转化为图像,改进图像和视频的分析和注释,以及将文本转化为语音或反之,以改进语音识别和合成。

二是媒体融合与创新。在媒体融合中,AIGC技术的应用催生了一场技术革命,不仅使视觉、音频和交互媒体领域迎来飞速发展,也为媒体融合提供了新的创新机遇。例如,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AIGC应用集成工具Scube,赋能两会报道,集成了多种AI能力。

三是文化传媒行业的应用探索。AIGC在文化传媒行业的应用探索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游戏等多个方面。例如,小说作者可以通过ChatGPT模型提供新故事概要、角色设定等,AIGC工具补充细节描述,提升写作效率;图像创作门槛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创新水准拔高;语音合成丰富音频产品种类,交互式智能创作丰富音频、音乐创作风格。

AIGC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信息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媒体融合和创新,还为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AI在媒体稿件校对方面的应用

AI在媒体校对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为媒体内容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AI在媒体校对中的应用点主要有以下9点:

一是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通过构建深层神经网络模型,AI系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结构,准确捕捉语法错误和不合逻辑之处。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智能校对系统可以从大量文本数据中学习语法规则和惯用表达,不断优化自身,使纠错能力更加智能化。

二是错别字和语法检查。AI能够快速识别文本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提供精确的修改建议,大大提高校对效率。

三是内容一致性检查。AI可以帮助确保文档内容的一致性,防止信息自相矛盾,确保媒体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是文档比对。在版本更新或多人协作的场景中,AI能够自动高亮显示文档之间的差异,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六是网站巡检。通过自动化工具,AI可以及时发现网站的死链接、速度问题或其他潜在问题,确保网站的稳定运行。

七是精准的内容审核。采用智能识别技术,可以高精度地审核音视频、图片中的违禁内容,提高效率,扩大覆盖面。

八是强大的内容识别。支持对音视频、图片内容进行智能识别,降低媒体制作中的人工成本。

九是智能化的内容分析。AI多种元素检索功能,为音视频内容高效生成特色标签与封面,提升个性化推荐场景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然而,AI技术在媒体校对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如对文本深层含义和复杂情境的理解有限、生成的建议修改内容可能缺乏真正的创造性和个性化、涉及伦理和隐私问题等。因此,在使用AI进行媒体校对时,需要关注其限制和挑战,确保技术被负责任地正确使用。

AI在读者分析方面的应用

AI在读者分析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读者行为、兴趣爱好以及阅读偏好的深度挖掘和个性化服务上,具体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五是内容排版与可视化建议。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了解读者对不同排版和格式的偏好,AI可以提供内容排版和可视化的建议,帮助媒体从业者选择最适合的排版方式,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六是数据可视化。将复杂的读者数据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使媒体机构能够更快速地理解读者群体的特征、需求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AI在读者分析方面的应用为媒体机构提供了深入了解读者、优化内容和服务的机会。通过智能推荐、情感分析、行为分析等手段,媒体机构可以更精准地满足读者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数据可视化和市场细分等应用也为媒体机构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AI给媒体或社会所带来的风险

AI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越来越多地呈现在面前,但我们要牢记,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要充分展现它有利的一面,也要充分避免它不利的一面。AI对媒体或社会不利的一面可以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

一是虚假信息泛滥。AI技术可以轻松生成大量的内容,包括虚假信息和不实消息。这些虚假信息可能在媒体平台上传播,并迅速蔓延,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恶劣影响。例如,一些AI生成的文章或新闻可能由于算法偏差或数据不足而包含错误的信息,误导读者。

二是舆论操控。AI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和算法,识别人们的偏好和趋势,并根据这些信息产生定制化的内容。这种个性化的内容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观点和决策,甚至可能操纵人们的情绪。例如,社交媒体平台上的AI算法可能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推荐符合其观点的内容,从而使用户陷入信息的“过滤气泡”中,加剧意识形态的偏向和认知的局限。

三是隐私泄露与数据滥用。媒体平台依赖于用户的个人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而AI技术可以迅速分析大量的数据。然而,这些个人数据的积累与滥用也引发了隐私泄露的风险。未经充分保护的个人数据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对用户的个人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四是失业风险。AI在媒体领域的应用可能导致一些传统职位的消失,如新闻编辑、内容创作者等。虽然AI可以提高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但也可能导致部分从业者失业。因技术进步而被淘汰的工人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技能升级,就可能难以适应新的就业岗位。

五是伦理和道德挑战。随着AI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例如,AI生成的新闻是否应该被标记为“机器生成”?如果AI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错误或偏见,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六是信息真实性检验与辟谣难度增加。尽管AI技术可以用于辅助真实性检验和辟谣工作,但由于虚假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AI技术的局限性,信息真实性检验和辟谣的难度可能会增加。

七是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风险。AI的发展可能加剧媒体行业的收入分配两极化。掌握AI技术的媒体机构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未能及时适应技术变革的媒体机构则可能面临收入下降的风险。

AI给媒体或社会带来的风险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从技术、法律、伦理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应对。

综上所述,AI为媒体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如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等,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如信息真实性问题、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等,媒体机构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任飞

技术支持热线(7X24小时):13522111285 内容支持:010-63941034 ;运维支持:010-63971479 (手机)13520882137

THE END
0.人工智能发展前景8篇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Decision Support System)是由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在网络教育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则使得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更加明确,帮助决策者建立起完善的决策模型,提供多种备选方案,同时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优化、比较、分析,从jvzquC41yy}/kofdkcu/exr1jcuxgw4634?90qyon
1.数智金融·新质同行!CIFS2024第五届中国证券基金与资管数智峰会山西证券-山证科技总经理林永峰主要从数字员工的理解、债券交易场景、收益、展望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大数据和AI技术在数字员工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字员工在金融行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力。 冯冲 画简信息科技 首席运营官 演讲主题: VTicket,打造AI时代IT服务管理“新玩法” jvzquC41pg}t0n2yqtqt0wjv0et0ejygiqxz:971pg}t3::7724ivv
2.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张凯斐(1).pdf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_张凯斐 (1).pdf 3页内容提供方:anma 大小:139.79 KB 字数:约1.22万字 发布时间:2020-09-26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24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_张凯斐 (1).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4?4:2291396482642960ujzn
3.首届中央财经大学应用心理新年论坛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30余位校内外行业专家及学术代表,共同围绕“数字时代的心金融与新健康”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心理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前沿应用。本次论坛结构多元,内容丰富,分别围绕“经济心理+投资”与“心理健康+AI”两个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开幕仪式 开幕式由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党委书记、MAP教育中心副主任孙敏jvzq<84uur4dwoj0gf{/ew4kphu039;813796B3jvo
4.智能时代的发展(精选5篇)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及交通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车牌字符识别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从复杂的背景中准确地提取、识别汽车牌照、车辆类型等信息,在交通控制和监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所以,汽车牌照的识别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工程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7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