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影响。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特点。
知识构建:
基础知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1.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影响:
(1)生产力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生产关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国际上: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
1.电的应用: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2)交通工具: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3)影响: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2)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易错易混】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机器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机器是发电机和内燃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电力。
思维提升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
(1)背景:
①政治基础: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②经济基础: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③技术基础: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④市场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⑤资本基础: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商品输出与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2)特点:
①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新科技的研发及应用几乎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③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工业逐渐取代轻工业成为主要工业。
2.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3.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高涨,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经济: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社会生活:汽车、电灯、电报等传入中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4.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我们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迪?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2)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善于把科学转变为生产技术。
(3)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努力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