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图层隐藏设置!掌握正片叠底、滤色、蒙版等技巧,一键提升绘画效率与效果,新手也能快速出图!
今天来期干货~~ 新手学画总是很容易画着画着就自我怀疑。
魔女执事
量的积累我们可以慢慢来,但软件操作的“作弊小技巧”,咱们完全可以迅速上手,立刻用到创作中,实现肉眼可见的效率提升!比如最基础的“图层”和“蒙版”,用好了简直就是开挂,既能轻松实现酷炫效果,又能让你修改时不再头疼到崩溃。
今天,我们就来捋捋几个看似基础、实则能让你效率与效果双飞升的神奇设置!
# 提升创作效率 快速出效果 #
图层绘制演示
画布显示结果
图层是任何绘画软件都会使用到的一个基础概念,它就像一个透明的“塑料板”,当我们拿起画笔在上面画画时,画笔会在板子(图层)上留下痕迹,那么,无数的板子叠在一起,就会把画笔的部分重叠显示,放在上面的板子会遮盖住下面的板子。因此,最上方图层的内容会被优先显示出来,并且遮盖住下方图层的部分内容。
1.图层的属性
(你的“可反悔”橡皮擦,拯救手残神器!)
图层的顺序可以随意拖曳调换,而且可以有自带的“特效”,即图层模式。当把某个图层的模式由“正常”调为其他模式时,整个图层的内容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图层模式。
正片叠底
可以理解为在下面的图层上加一层更深的颜色,常被用于绘制阴影。
颜色加深
和正片叠底一样,属于加深颜色的模式,但它只会加深画面的暗部,对于画面的亮部不会有太大影响。此模式常被用在调色环节,如整体调整画面的暗部,以加深对比度。
滤色
可以理解成在下一层图层的基础上减淡颜色,常被用于打光。
颜色减淡
和滤色一样,属于减淡颜色的模式,不过它只会提亮亮部,对于画面的暗部不会有太大影响。此模式常被用在调色环节,提亮整体画面。
叠加
兼具加深颜色和减淡颜色的功能。当用浅色叠加画面时,画面会变亮;用深色叠加画面时,画面会变暗,它能够比较明显地改变画面的对比度,常被用于调整画面的颜色氛围。
2.图层蒙版
图层蒙版是板绘软件一般都会具备的、非常方便和实用的功能。虽然在一开始理解的时候略显复杂,但一旦熟悉之后,作画的效率就会直线上升。
图层就像是一块块叠起来的透明“塑料板”,这些“塑料板”都是固定大小的方形,与画布尺寸一致。如果说画笔只改变这些“塑料板”上的内容,那么图层模板则改变这些“塑料板”本身的“形状”。
如何改变呢?
原理有点像橡皮擦,当一个“塑料板”被擦成圆形,那么画笔就只能在这个圆形的区域上色,但它和橡皮擦有一个区别:被擦掉的部分还可以再还原回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以“反悔”的橡皮擦。
在绘图软件里,图层蒙版一般有两个运用:创建图层蒙版和剪贴图层蒙版。
创建图层蒙版
选中某个图层,点击“创建图层蒙版”,图层旁边就会出现一个“预备中”的图层蒙版。此时我们用橡皮擦工具在白色的蒙版上擦除,会发现画面本身似乎被擦除了一部分。
但不用担心,我们并没有对图层的原内容进行删改,只是改变了“塑料板”(图层)的形状,此时只要再用实心的笔(如钢笔)在蒙版上绘制,被擦去的内容就会再次出现。
我一般会先用选区选中一部分内容,再点击“创建图层蒙版”,这样就可以直接隐藏选区之外的画面内容。
剪贴图层蒙版
在某个图层A 上绘制一些画面,例如,绘制一个圆形,然后在图层A 的上方新建一个图层B,点击“剪贴图层蒙版”,可以看到图层B 的左侧出现了一条小红杠,此时再在图层B上绘制时,会发现画面好像被限制在图层A 的圆形里,无法画到外面去。
如果再点击一次“剪贴图层蒙版”,会发现图层B左侧的小红杠消失,之前画的所有画面会被“释放”,不再局限于图层A的圆形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