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22年,人工智能发展之快,有些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他们从处理信息过渡到了创造内容,这些内容和真人创造一样真实,难辨真伪。他们能完成撰写邮件、翻译、甚至写代码等任务(详见拙作《未来可期|ChatGPT到底厉害在哪?百科全书版聊天机器人已诞生》)。除了文字能力,他们的绘画能力也大幅提高,通过简单的效果预设,就可以生成一幅叹为观止的大师范绘画作品。我想请澎湃科技“未来可期”专栏的各位读者,先看几幅我借助人工智能创作的画作。我分别使用了百度的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和西湖大学深度学习实验室研制的AI模型“盗梦师”。两者都是由用户输入一段简单的文字,即可快速获取智能生成的AI画作。操作非常简单,文本输入——>风格选择——>艺术家选择——>上传参考图——>尺寸选择——>分辨率选择——>数量选择,正所谓“AI一下,妙笔生画”。第一幅画的主题词——城市:无锡;场景:太湖;时间:五百年后;画面:城市天际线。
人工智能模型“盗梦师”创作的绘画作品——五百年后无锡太湖的天际线。
人工智能平台“文心一格”绘制的五百年后无锡太湖的天际线。
第二幅画的主题词——城市:无锡;场景: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画面:从看见到预见;智慧城市。
人工智能模型“盗梦师”创作的绘画作品——无锡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人工智能平台“文心一格”绘制无锡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ChatGPT关于“人工智能不会做有创意的工作”的见解。
《太空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作者:Jason M. Allen via Midjourney
PromptBase平台上开展的提示词买卖业务。
淘宝卖家的AI绘画代做业务。
曾经有一个高赞回答,显示出了人类对人工智能绘画的担忧:“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消亡。”可是,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善用技术,都成为艺术家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说:我们正在目睹新一轮艺术的繁荣。如果它真的是一幅人见人爱,广为流传的作品,即使它是AIGC作品,又有何妨?后记:本篇文章的部分图片和文字,由我和AI共同创作完成。(作者胡逸,一个喜欢畅想未来的大数据工作者。“未来可期”是胡逸在澎湃科技开设的独家专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