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惊爆科勒卫浴、宝马、Max Mara等知名商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非法采集人脸信息。
一众品牌或是道歉、或是否认、或是装聋作哑、或是顶风作案,可谓是一地鸡毛。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公共场所遍地的摄像头,但是看着摄像头“闯入”生活还是会有些膈应。
联想到月初网友又又一次看到了杨幂的“不雅视频”。
不同的是上一次是长相酷似杨幂的裸替,这一次干脆用上了黑科技AI换脸。
01
杨幂视频背后的黑色交易
Bilibili上一段将94年版《射雕英雄传》中朱茵饰演的黄蓉换成杨幂的视频迅速破圈,微博话题#将朱茵的黄蓉换成杨幂的脸# 很快破亿。
但不少网友已经有了“先见之明”。
不到200天。
澎湃新闻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App上发现,有多位卖家通过AI换脸技术制作出刘亦菲、杨幂、迪丽热巴等当红女明星的不雅视频进行售卖。
一位卖家报价:
一个明星30元,两个明星40元,三个明星50元,每个明星图片数量不同,大多数都是300张左右。此外,他还有视频100部,里面包括30多位当红明星。
另一位卖家报价:
75元套餐中有40多位女明星上百部的AI换脸视频,99元套餐则可“永久外网观看任意资源”。
当然。
这种技术、这种“作恶”都非国人首创。
早在2016年。
Fakeapp诞生之初,就把它和明星色情绑定到了一起,完成了不少人对于“女明星拍小片”的原始欲望。
DeepFace这种足以“以假乱真”的技术,在明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成人网站的“脸替”,在不知不觉间通过自身影响力招徕用户的同时,还保证了网站“高质量”的内容输出。
我们都清楚这是在犯法。
但顶不住就有人喜欢啊!
百度将近9000多万的偷拍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特斯拉的高清“监控”。
到宝格丽的“明知故犯”。
以及夫妻同住民宿被“偷拍”。
还有无处不在“女网红”到“偷拍客”。
一个个黑黝黝的“摄像头”堂而皇之的扎根在我们周遭。
我不知道摄像头背后的人要这些“画面”干嘛,直到我看见了下面这个东西。
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种小视频居然还能“量身定制”。
它的素材从哪来的?
不就是从各种非法偷拍中取材,然后在DeepFace中合成么。
至此。
从偷拍中确保“真实感”,在DeepFace中合成“高级脸”,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再加上各种叫卖的人和平台,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呼之欲出。
它们在“破坏”公序良俗的同时,正在无限放大人心中的“恶念”。
02
个人隐私对品牌有多香?
以上种种。
从社交网络到招聘平台、从知名车企到AI公司、从酒店名媛到民宿夫妻……它们至少还局限在某些空间和平台,需要“相(作)关(案)设(工)备(具)”也见不得光。
但是鉴于个人隐私数据可以直接“击穿”用户手中的设备,触及用户本身。
大数据时代,各大商场、企业和平台早已不再满足于用户画像这种上古时代的营销方式,它们迫不及待“榨取”用户隐私。
特别是人脸识别这种可以用于精准营销的完美数据,完成自己“看人下菜”又或者说是大数据杀熟的闭环。
这就解释了特斯拉、万店掌为什么都想安装摄像头,也是各种换脸APP前赴后继的缘故。
人脸数据是对于各种AI企业AI应用来说就是一座“金矿”。
2018年风靡一时的Zepeto,用户可以一键录入自己的面部,创造一个Q版的自己。
2019年大行其道的ZAO,打出“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的口号刷屏朋友圈。
2021年Avatarify上“蚂蚁”系列视频3月初创下几十亿点击,四马同糟蔚为壮观。
这些APP提供的各种“跨界体验”满足用户“触不可及”想法的同时,还能给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一不小心就形成病毒式传播火出了圈。
于是。
后来者络绎不绝。
七麦数据显示:仅2019年9月“AI换脸”app就有168款。
但它带来的问题就是:
用户的肖像权一不小心就被平台给拿走了。
根据ZAO此前的用户协议,用户在使用“ZAO”进行换脸,ZAO就无声无息“窃取”了你的肖像权乃至自由“买卖”的权利。
一个用户隐私极有可能用来做坏事,一个用户隐私根本就无法保证安全。
这和DeepFace有什么区别?
更极端一点:
换脸APP不就是“洗白”之后的DeepFace吗,不管它说了些什么,终究是一门侵权的生意?
可怕的是经历过手机APP过度索取个人隐私,用户对这种换脸APP的霸王条款缺少“戒心”。
用户脸部数据只在平台内流通,正常使用还好。
万一进入黑产被用来“喂养”DeepFace“张冠李戴”做成各种“小视频”明码标价重返市场。
兴许,你上一秒拍了一张自拍,下一秒就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换脸”制作成色情视频、假新闻采访、跟父母要钱的视频等等,被用于各类违法活动贻害无穷。
要知道。
当下这个时代,通过2块钱买来的照片进行“活化”,骗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实施犯罪了啊!
那么,此时此刻,你要“怎么证明你不是你”呢?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更何况这还是“呈堂证供”。
03
AI换脸是一把双刃剑?
在各种替身出没的影视剧、以及号称是“真人秀”的个各大综艺霸屏的同时,用户早已模糊了真实和虚假的边界。
再加上有些东西,比如漫威和DC、比如《阿凡达》和《猩球崛起》,有些视觉体验也是真人演绎不出来的。
更何况人生在世还会遭遇天人永隔的悲剧。
2013年,巧克力品牌找来电脑特效团队,以CGI的成像技术还原赫本的倩影。
2015年,《速7》中摄影团队用了替身,CGI和动作捕捉等技术帮我们圆了一个梦。
前一阵子,myheritage用类似DeepFake的技术做出了一种让老照片动起来的软件,我们可以看到亲人动起来的样子。
科技本可以如此美好。
那些逝去的人、逝去的物,注意不要挑战“伦理”下限就有可能换一种面貌和我们再次相见。
但AI换脸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有多美好、就有多恶毒。
如果说AI换脸降低了“小视频”的制作门槛,那么各种换脸APP就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并且加速了技术爆发和升级。
你能想象:
有人为了报复对象,把对方换脸在三级片中。
有人顶着我们的脸,各种招摇撞骗背上负债为非作歹。
可怕的是这些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当“颜值即是正义”深入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历过滤镜、美图、磨皮、捏脸……的洗礼,用户对科技愈发沉迷,显然没有意识到脸部信息“被采集”的危险,又或者有了意识“将错就错”,期待社会会给自己兜底。
确实。
社会已经看到了AI换脸的危害。
2021年1月起实施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但是仅靠法律约束、平台自律是不够的。
无法消灭,那就只能坚决抵制。
在我们保证自己的生活不成为其他人的“色情片”的同时,也要警惕,避免自己成为黑产链上的金主和加害者。
毕竟。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韩国N号房的创建人已经获刑34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