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游戏公司,如何做出一款千万月访问量的图像出海产品

而这家产品背后的公司名叫海艺互娱,总部位于四川成都。而了解游戏的读者,对孵化它的星合互娱可能更加熟悉,前两年在海外火了一波的 SLG 游戏《小小蚁国》的开发者。

而星合互娱的 CTO 马飞兼任 SeaArt 公司海艺互娱 CEO,后者保持独立运营。SeaArt 于 2023 年 6 月正式上线。

SeaArt 的网站访问量在近 6 个月快速增长,从 2023 年 10 月份的 438W 增长到 2024 年 3 月份的 1055W,涨了 1.4 倍。而且从增速来看,进入 2024 年之后的 SeaArt,增长速度更快。

纵观 AI 生图产品榜 Top5 的产品,虽然 SeaArt 距离前 2 个产品的访问量基数还有一定距离,但并非不在一个量级上,相对大基数的产品增速下滑有一定必然性,但作为同样为千万访问量的 SeaArt,其三位数的增速依然是非常“显眼”的。

在生图赛道增速已经显出一点疲态的 2024 年,获得如此明显地流量增长,SeaArt 应该有点子东西在身上。

访问时长和访问页面数双高

在 AI 产品榜排出的 3 月 AI 产品出海总榜中,排在 2-5 名的产品都是 AI 图片方向的,而且除了 SeaArt 外,其他产品都在 2023 年上半年其实就获得了不错的流量,算是率先吃到了螃蟹。

这一点还是,有一点意外的,我们本以为更偏刚需的修图产品,人均月访问次数会更高一些。

而其他数据,也呈现出了一些趋势性的特征。单纯从网站端来看,修图和生图对比的前提下,修图体现出受众多、但粘性不强(平均停留时间、访问页面数、人均月访问次数都低于生图)的特征。

而生图产品,相对而言,除了特别头部的产品,受众量还是小一些,但在小规模受众那里,粘性更强。

其中,SeaArt 在 3 个体现粘性的数据上,人均月访问是一般水平,但在平均停留时长和每次访问页面数上,都在 Top5 产品里排在第 2 的位置。体验下来,这与 SeaArt 相对独特的产品设计,或有一定关联。

能自我循环的内容“生态系统”

其实打开之后,我们会发现,很难以生图产品或者修图产品来定义 SeaArt,甚至公司还在去年 10 月份上线了 AI 角色聊天的功能,我们简单测试下,Windows 电脑,以“Cyberpub”为名的 AI 聊天功能会被放在一级标签上(截图如下),而 Mac 不会(截图如上)。因而我们无法确认流量上涨的具体原因,但可以从整个产品的设计,来看一下 SeaArt 的不同。

SeaArt 整体看上去很复杂,但其实顶部的标签和第一层的导航栏有很多交叉的地方(简单理解顶部是“动作”、而一层标签是“成果展示”),大致可以分为便捷 AI 工具、模型训练、工作流(ComfyUI)以及上面说到的 AI 角色聊天。而前三者,难度依次递进、使用门槛会越来越高。

落地到最简单功能,降低上手门槛

SeaArt 的落地页面其实是整个产品里面上手门槛最低的功能,在上面的说到顶部标签和一层导航栏之外,落地页就剩下 2 个部分,一个是“Free AI Art Generator with Swift AI Tools”推荐的“换脸”“AI 滤镜”“生图”等 AI 工具。而下方的 Explore 则是用户使用这些工具生成的作品展示,用户可以选择右上方的Remix,可以简单理解为#一键做同款。

被着重推荐的 SwiftAI 功能,是一系列独立的工具。官方制作的功能有 10 项,社区精选的功能有 7 个,其中有类似妙鸭相机的 AI 写真,也有文生图、背景消除等功能,基本涵盖了常用 AI 图像功能。

用户点击某个功能后,会被引导到一个独立的网页中,基本上是一个网页完成一种功能,如果需要使用其他功能,则需要跳转到其他网页的结构。如果要连续处理一张图片就有点尴尬了,需要把#1步处理好的图片,到另一个网页重新上传一遍,进行#2 种功能处理。

因而,推测和作为用户创意工具箱的 Fotor 不同,SeaArt 不是为丝滑处理图片的工作流而设计的产品。当然,如果这是用户使用的主要场景,也可能是 SeaArt 访问页面数量大的一个原因....

根据 CEO 在采访中的说法:“SwiftAI 是封装好的独立工具,面向的是更泛更轻的用户。”

落地页的主要“篇幅”给予了“广场”(Explore),这里呈现的就是用户用生图工具生成的各种图片。

Explore 采用瀑布流布局,各种吸睛图片能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这和其他做内容展示和社区的产品类似。用户在社区中看到满意的图片,就可以点击同款按钮 Remix,系统会直接将生成该图片的提示词和其他一些设置,如使用的哪些 Lora、图片尺寸等等,一键 copy 到生图工具页面当中,用户只需稍微修改提示词和参数,就可以生成类似图片了,类似抖音的“拍同款”。

而进阶一点,用户也可以添加其他 Lora,做 Remix,这也更符合 Remix 的本质。

当我们点击 Remix 做同款的时候,会被导入一个创作流页面,在这里做同款也会被保留每一次的生成记录。同时这个页面也集成了 Swift AI 的一些独立工具,但依然没有任何工作流的协同在,只是将功能放在了左侧。整个界面借鉴了 Discord 的设计,用户可以在左右两边选择功能,或调节参数,在中间的聊天机器人中输入提示词。

针对这样的设计,CEO 马飞解释道:“绝大部分用户对模型和 Lora 没有概念,但如果他们可以看到生成图片的效果,就可以进行创作了,大大降低使用门槛。”

而为了让用户看到更多的效果,这类有“作品展示”的社区,用户每次点击重新进入的时候,都会展示新的作品,但具体的逻辑、推荐什么、怎么推荐,暂时不得而知。

把专业化的 ComfyUI 做成社区,反哺工具

在用户经过“做同款”之后,产品提供高一阶的工具,训练 Lora,鉴于很多生图产品都有类似的设计,工具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特点,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而最高阶是,3 月 19 日,SeaArt 宣布上线的 ComfyUI 功能。

ComfyUI 是一个基于节点式工作流的 Stable Diffusion UI,由 GitHub 上的匿名开发者 comfyanonymous 研发,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节点和连线,建立起整个生图流程,ComfyUI 有两点优势。

一是控制精准,可扩展能力强。用户可以在可视化界面里构建工作流程,通过增删节点、修改参数,通过控制每一步流程、精准实现某些效果,而且支持随时调整;

二是复用性强。其他用户可以直接复制、下载工作流,一键使用,而 SeaArt 还提供了云上运行 ComfyUI 的功能。

基于这样两个特点,SeaArt 上线了一个在线制作 ComfyUI 的工具,并把它做成了一个 UGC“工具社区”。

其实,看到这里,大致推出了 SeaArt 的区别。相较于一直在致力于简化操作,想办法把 prompt 输入都去掉来贴合 C 端用户的图片处理网站,SeaArt 反向操作,在通过 ComfyUI“筛选”一波高阶用户,而为什么会在一个月前推出这项功能,“灵感”来自何处,用户行为观察、还是出于产品设计逻辑?真的很想问问创始人,我们下面只能做一些简单猜测。

SeaArt 中的 ComfyUI 基本是各种针对生图/修图细分场景的工作流,比如生成线稿、自动化妆、给人物图像换衣服等。用户可以像之前找图片的模式,在照片墙上通过标题和效果图找到符合需求的工作流。

有一些工作流拥有专门的界面,用户可以像使用 SwiftAI 一样,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完成整个处理过程。而其他工作流,用户需要在 ComfyUI 界面的节点中完成输入 Prompt,调整参数等处理步骤。用户在使用工作流后,可以为其进行 1-5 星的评分。

对笔者这个 SD 小白来说,在 ComfyUI 中,经常会因为忘记设置某个参数或者将提示词写错位置而导致报错。要流畅这些工具,用户需要对 SD 的运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实际体验下来,也是得出上面的结论,SeaArt 在通过 ComfyUI 筛选高阶用户。

在完整地观察了 SeaArt 的核心功能后,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款产品在通过不同门槛的功能,形成一个生产内容-消费内容的社区。

对于轻度用户来说,他们是体系中的纯消费者,落地页上的做同款和 Swift AI 是他们的主要使用场景。

而重度用户,则必然是 ComfyUI 的使用者,在 SeaArt 可以云端运行 ComfyUI 的便捷下,他们通过流程搭建、调整来实现各种目标,并开放给其他用户使用,并通过评分、使用次数、点赞等维度,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也给这些重度用户情绪价值。

而中间地带,则是一个流动空间。他们可能通过相对简单的 Lora 训练也在生产一些内容和工具。而这三部分人群都有使用的者身份,而中重度用户则通过不同难度工具,在消费的同时,生产内容。

通过工具难度等级,引入内容生产者来构建社区的模式,是 SeaArt 相对有意思的地方。但 Again,我们无法确认,这到底是不是 SeaArt 访问量上涨的原因,毕竟 AI Chat 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变量。

在 Z Potential 的采访中,海艺互娱 CEO 马飞表示,在去年 10 月份,SeaArt 的收入已经高于算力成本了,进入了“良性循环”。SeaArt 的付费点是以算力为核心的,分订阅和内购两种付费方式。

免费用户可以获得 150/天的算力,可以生成 50-70 张图片,而用户订阅之后,算力会按订阅等级增加到 300-3500/天。除了通过订阅获得每日更新的算力,用户还可以通过内购直接获得额外的算力,生成更多的图片。

从 SeaArt 达成收入高于算力成本的情况看,SeaArt 找到了一批愿意为工具付费的用户。

参考文献:

1、出海Top20的黑马团队,下场做了一个易用且免费的AIGC工具

人工通用智能(AGI)的技术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产业格局,基于此 Founder Park 决定发起一场寻找中国 AGI 创新 1% 的行动:

THE END
0.2025年雅思口语软件排名大揭秘!五大免费AI工具深度评测|可可|口语星空外语将AI技术、教育心理学和雅思口语考试实际需求完美融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效学习体验。选择星空外语,你不仅选择了一个学习工具,更是选择了一条通往雅思高分的捷径。在这里,没有枯燥的背单词,没有无效的题海战术,只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立竿见影的效果。众多成功案例证明,选择星空外语,就是选择了雅思口语考试的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5;:597a3fi64@<682622:j47u4ivvq
1.我们尝试了主流AIGC工具,出版效率究竟提升了多少?虽然这些AIGC工具还不算成熟,但是它们已经能大幅提升传统出版的效率,瑕不掩瑜。 本文是我和团队在这5个月里使用各种AIGC工具的总结和思考,主要内容如下: AIGC工具在出版行业的应用场景以及可能产生的价值,旨在让大家知道AIGC工具可以在哪些出版工作中提供辅助作用。 jvzquC41rwh/dwz0gf{/ew4l|{m21:=g45?49:f5d6672j=f;:ib99;ec;<5h7mvon
2.韩国AI聊天工具APP使用时长赶超ChatGPT聊天工具韩国排名zeta以7362万小时排名首位,其后依次为ChatGPT(4828万小时)、Crack(898万小时)、Grok AI(195万小时)、CHATIE(183万小时)等。 据韩联社报道,11月11日韩国市场调查机构“Wiseapp·Retail”(下称Wiseapp)发布的10月份韩国人人工智能(AI)聊天工具软件(APP)使用时长榜显示,韩产软件zeta赶超ChatGPT排名首位。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53?12=;a388e8@=;g2<82;f82e4ivvq
3.AI相关工具排名总结:从概念到应用场景详解ai工具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如 OpenAI GPT、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 计算机视觉工具:如 OpenCV、YOLO。 自动化与低代码平台:如 AutoML、UiPath。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如 Pandas、Tableau。 语音识别与生成工具:如 Google Speech-to-Text、WaveNet。 二、AI 工具排名与 jvzquC41dnuh0lxfp0tfv8hufp734<971cxuklqg1fkucrqu13:6::7349
4.ai平面设计软件2025排行榜免费ai平面设计工具前十名盘点随着平面设计领域的蓬勃发展,专业的 AI 平面设计工具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汇编了 2025 年十款免费的 AI 平面设计工具,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选择。这些工具囊括了各种功能,从图像生成到排版自动化,旨在简化设计流程并提高效率,为平面设计师提供强大的设计助手。 jvzquC41yy}/rqu0ep5gcz433:839=3jvor
5.有手就行?这7个AI绘图工具,强到离谱!AI在创意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AI技术带来了AI生成艺术的新时代,AI在创意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衍生了AI绘图工具。AI绘图工具是一种辅助工具,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可以使用AI绘图工具,来探索新的创意领域。同时,AI绘图工具也让人人都能成为朋友圈里的“画家”。本篇文章精选了7全球顶尖的AI绘图工具, 帮助jvzquC41rk~tq7hp1fktkpsumkrm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