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AI工具来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也不例外。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使用的AI工具,确保内容真实可信,全程无广告,可以放心食用。
1. 写作助手:ChatGPT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ChatGPT无疑是我最常用的AI工具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我续写和优化文章,还能为我提供新颖的标题建议。与一些工具不同,ChatGPT的语言风格更加朴实,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它的记忆功能也相当强大,随着交流的深入,它逐渐了解我的写作习惯和风格。此外,我最近也开始使用Kimi和Qwen3-Max。Kimi主要用于联网总结,而Qwen则是一位非常有思考能力的助手,能够提供深度的见解。
2. 编程助手:IDE与CLI工具
在代码编写方面,我主要使用IDE和CLI工具来开发一些小应用、插件和页面的内容可视化。在API方面,我经常使用GLM-4.6和DeepSeek-V3.2,这两款工具的价格非常实惠,并且性能不亚于其他大牌AI工具。最近,我还在尝试MiniMax的M2,因为它是完全免费的,性价比高。
3. 视觉创作:海报与设计
在设计方面,我最喜欢使用Lovart。这款工具提供了丰富的模型资源,包括图像、视频、3D模型以及音乐等,几乎可以满足我所有的设计需求。Lovart经常推出免费体验活动,让我可以第一时间体验到最新的模型。
4. 搜索工具:Kimi与秘塔
在搜索信息时,我主要使用Kimi,偶尔也会使用秘塔。虽然百度也是我的常用搜索引擎,但主要用于查找官方网站和最新资讯。如果在国内找不到所需信息,我就会转向其他国外搜索引擎。
5. 翻译工具:沉浸式翻译
对于翻译,我通常使用GLM免费版进行沉浸式翻译,偶尔也会用到Hunyuan-MT-7B模型来处理一些专业翻译任务。这些工具能够提供精准的翻译,帮助我在多语言环境中游刃有余。
6. 视频制作工具
在视频制作方面,我没有固定的工具,但我常用的包括万相(原生音视频)、可灵(图生)、hailuo(动作)和混元(文生)。最近,我还在尝试一些海外工具,如Veo3.1和Sora2,这些工具各有特色,能够满足不同的视频创作需求。
7. 笔记与音频整理:Get笔记
对于笔记和音频整理,我主要使用Get笔记。这款工具帮助我高效整理和管理信息,确保我在创作过程中不会遗漏重要的内容。
8. 深度研究工具
在进行深度研究时,我会使用Kimi、GPT和Gemini的DeepResearch。Kimi在中文研究方面表现突出,而Gemini则能够处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非常适合进行跨国研究。
9. PPT制作工具
10. 视觉理解工具
在视觉理解方面,我常用GLM-4.5V、Seed1.6和Qwen3-VL这三款模型。它们能够帮助我进行图像和视频的分析,提供更直观的理解。
11. 模型测试:Cherrystudio
我还会使用Cherrystudio进行一些新模型的测试,主要是通过接API进行体验。这让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上最新的AI技术。
12. 语音设计:MiniMax
在音色设计方面,MiniMax的语音生成能力非常出色,几乎无人能敌。它的表现让我在音频创作上得心应手。
13. 推荐工具:豆包
最后,我也会推荐给朋友们使用AI豆包。这款工具在处理各种AI任务时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
总结
以上就是我日常使用的AI工具,它们各有千秋,能够有效提升我的工作效率和创作质量。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你们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你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这些AI工具。无论是写作、编程、设计还是翻译,AI的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让我们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